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论文
  • 音乐表演实践过程中音乐理论对其的指导作用音乐表演实践过程中音乐理论对其的指导作用

    朱晨缘摘要:马克思曾说过,实践和理论是相互统一的,正确的理论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在音乐活动中,也包含着音乐实践和音乐理论的相互统一过程。在一般意义上,我们把音乐活动分成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教

  • 门德尔松两首音乐会小品的音乐形态比较研究门德尔松两首音乐会小品的音乐形态比较研究

    罗婷婷(中国音乐学院,北京100101)单簧管与巴萨特管作为同一家族不同个性的两支木管乐器,在音乐家门德尔松的笔下,将二者完美结合,使两种乐器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呈现了兼具古典与浪漫风格的音乐会作品

  •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朱超,王桂升杨儒怀先生曾对各种曲式结构类型及其所属范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量变到质变的原理提出了四大曲式结构范畴,即规范化曲式结构、变体曲式结构、边缘曲式结构和自由曲式结构。其中,变体曲式结构(1)

  • 《船歌》音乐形象的分析探究《船歌》音乐形象的分析探究

    【摘要】费利克斯—门德尔松(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是一位与音乐一起度过丰富多彩一生的优秀德国作曲家。同时,他所创造的钢琴曲不

  • 绘画对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深远影响绘画对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深远影响

    朱绍庚【摘要】门德尔松是著名的作曲家,同时也是造诣很高的画者,他极富旋律性的音乐与他的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以门德尔松的绘画创作理念,论述绘画对其音乐创作的深远影响。【关键词】绘画;门德尔松;

  • 曲式功能与形态结构互补的音乐分析 ——以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为例曲式功能与形态结构互补的音乐分析 ——以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为

    赵盈娜(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昆明650304)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多种音乐语言、音乐元素相结合的产物。对音乐作品进行的音乐分析也应当多样化、多元化。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小提琴

  • 门德尔松钢琴作品《d小调庄严变奏曲》的演奏风格门德尔松钢琴作品《d小调庄严变奏曲》的演奏风格

    郭千(蚌埠学院安徽蚌埠233000)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d小调庄严变奏曲》是作曲家在波恩为贝多芬修纪念碑募集资金而创作的,作品遵循了贝多芬在《c小调犯首变奏曲》中所开创的写作传统。一、《d小调庄严变奏

  • 无词胜有词无词胜有词

    蔡一女【摘  要】无词歌作为小型器乐曲的一种独特体裁,表现出浪漫主义的一个主导倾向,即器乐声乐化,以歌唱性的、浪漫歌曲式的曲调,抵制音乐界“市侩”们泛滥一时的庸俗趣味,使钢琴作品得

  • 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主题与结构探析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主题与结构探析

    陈星门德尔松是集指挥家、文学家、作曲家、钢琴家于一身的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他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交织在一起,作品中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旋律风格既展现了古典主义的严谨性又隐含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性[1]。《

  • 浅析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Op.14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浅析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Op.14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

    郑鑫蕾杨晓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是音乐发展的动荡时期,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在音乐风格、音乐家创作手法等多方面都发生着变化。德国音乐乐派也在同旧势力作斗争,积极创新探索音乐风格。门德尔松自小受古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7266922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