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贝多芬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发表时间:2025/01/10 15:50:23  浏览次数:191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这次我想探索一下古典乐派大师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从如何对音乐作较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个角度,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然后再以不同的演奏版本,比较一下各名家的演绎手法。

    众所周知《月光》这一标题并非贝多芬之原意。作者只给该作品及前一首《降E大调奏鸣曲》合并在作品第二十七号中,同样都冠以“幻想曲风奏鸣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的称谓。在乐章的结构设计上,没有按照传统奏鸣曲的速度布局,第一乐章以慢板取代了传统的快板。诚然,像这样的创作手法,海顿和莫扎特都曾采用过,但贝多芬的慢板,不论从创作手法的发展运用或音乐构思的表现上,都要比两位前辈丰富得多,完善得多。特别是Op.27 No.2的升c小调(月光),更是在奏鸣曲中融入幻想曲风这一创新意念和手法的杰出范例。
    第一乐章的音乐意境描绘,确实有一种月夜之下朦胧、平静、温和的气氛。这就难怪被人赋予《月光》的标题,并沿用至今完全成了习惯性的“称呼”了。但是我们要对这一作品进行较深一步的理解和欣赏时,则完全不能囿于这种“称呼”。俄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1829-1894)就说过这一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完全是悲剧性的。事实上,贝多芬在创作这首奏鸣曲时31岁,他的耳疾已相当严重。当时他曾向友人表示过,他是在“孤独和悲哀中生活”。加上他与学生朱丽叶塔(Giulietta Guicciardi,1784—1856)的恋爱失败,一种哀伤、失意及复杂的内心激情,很自然地反映到这部奏鸣曲中。欣赏这部名作,首先要着眼于贝多芬在“情”方面的表达,而“景”的描绘则自然落到次要的位置上了。贝多芬在写完这首奏鸣曲后的次年初稿出版时,标上了“题献给朱丽叶塔”的字样,对这位初恋情人寄以无限思念之情。
    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以三段曲式写成,但手法自由,并注入了简练的奏鸣曲式因素。全乐章以八分音符的三连音贯穿始终。在这种固定的节奏律动的推进中,想要在旋律声部作出音乐形象对比是不容易的。但贝多芬以丰富的调性对比手法,使音乐在这种定型节奏的慢板中富有内在的动力感。另外,为了强调悲剧性的感情色彩,除了呈示及再现部有两次收句在关系大调(E大调)作短暂的过渡外,其余大量篇幅都在各种不同小调调上起伏进行,充分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哀伤、叹息等压抑的情绪。从第24小节开始的中段,显然是用了呈示部的主题加以引伸发展;接着在第28小节低音部出现了长达12小节的属音持续音(Dominant Pedal Point)升G,这都是奏鸣曲式中常用的手法。贝多芬在这一乐段中以精练的笔触,刻画了沉重、彷徨及无奈的内心世界。这些感情的表达都强化了这个乐章悲剧性的音乐效果。第一乐章结束时,乐谱标有Attacca Subito il Seguente(不中断地连续演奏)的指示。由于第二乐章的降D大调与前乐章的升c小调是同主音大小调关系,当直接进入第二乐章时,主音不变,但三级音的升高半音,骤然带来明亮的色彩转变,加上小快板的速度安排,自然地突出了两个乐章的音乐形象对比。过去有人根据《月光》的标题,把第二乐章附会为“月夜下仙女们的舞蹈”。这当然亦不可能是作者的真正构思。李斯特倒将这个乐章比喻为“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枝花朵”,我觉得这才是最恰当地点出了这个乐章的内在含意。“花朵”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有如困境中的一线生机或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这样去领会就更符合贝多芬具有的刚强性格及坚强的斗争意志。
    第二乐章同样以三段曲式写成,篇幅不大,起到前后乐章的间奏作用。音乐的末尾同样有“连续演奏”的指示。暴风雨式的第三乐章,以第一乐章开始的三连音升C、升C、E为依据,铺开了连续进行动力十足的分解和弦音群。作者在严格的奏鸣曲式基础上,给整个乐章贯注了无比的激情,将音乐的感染力发挥到最高的境界。这个乐章是整首奏鸣曲的重点所在,更是贝多芬许多杰作中之杰作。
    这是钢琴音乐中之精品,CD版本自然数不胜数。名家们的演绎手法也确是五花八门,各抒己见。现在根据不同时期一些钢琴大师们留下的录音试作一点比较介绍。
    1.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EMl 763765 2)
    这位著名的奥地利钢琴家于1927年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中.在德国柏林演奏了贝氏全套共32首钢琴奏鸣曲,后来在伦敦由1932年至1935间录成唱片,被誉为贝多芬钢琴音乐之演绎权威。他是贝多芬的第三代传人,对贝氏音乐精髓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由他花了多年时间所编订的贝氏全套奏鸣曲乐谱,至今还是我们深入探讨学习及演奏贝氏钢琴作品的珍贵文献。他的演奏十分重视原作意图,对原作乐谱的每一指示都经过精心的处理。弹奏技术表现出高度的控制能力,因此能弹出清晰的音乐横向线条,力度分层细致,强弱对比幅度大。在触键上特别强调歌唱性的音色处理。由于对各种不同的渐强及渐弱的处理有着细腻的分寸感,哪怕是一个小乐句都赋予生动的音乐表情。另外还特别善于营造气势雄伟的音乐效果。关于《月光》的第一乐章,由于贝多芬标的拍号为二拍子,因此有些专家认为速度标记的Adagio(慢板)不能太慢。施纳贝尔亦基于这种理解将速度定在=63偏快一点的标准上。由于他的Tem-po rubato处理得很自然,整个乐章表现得十分流畅。贯穿始终的三连音控制得均匀而柔和。而旋律的线条则富于人声化的歌唱,音乐优美而具穿透性。在这通篇的弱奏中,我们还能明显地感觉到许多不同程度的起伏进行,细致地表达了内心不平静的隐伏活动,情绪是忧伤不安的。

    第二乐章的速度处理适中,三部及四部的和声进行实在而轻盈,高音的旋律声部始终突出了优美而富于变化的歌唱性。快速的第三乐章充分表现了钢琴家全面的演奏技巧,音量幅度很大,强弱收放自如,紧张而充满激情的音乐气氛可谓扣人心弦。只是尾奏(Coda)前4小节的分解减七和弦和尾奏后第187小节的华彩式下行音弹得匆忙了些,略失一些平衡感觉;另外由于这是1934年的录音,音响效果当然会差些,第一乐章有些杂音,第二、三乐章比较清晰,当时的录音技术由于还不可能随意剪接,所以在第149小节低音E的错音也无法改过来,算是小小的遗憾吧!这首乐曲收录在套装第四张的Track 4-6。
2.威廉·巴克豪斯(Wilhelm Baskhaus,Decca 433882--2) 
    这位被称为德国钢琴学派典型代表的钢琴大师,在15岁举行了个人独奏会,直至85岁高龄,都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上。在他长达70年的演奏生涯中,其曲目都偏重于德国古典作曲家方面,尤以贝多芬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朴素、严谨、流畅为其最大的演奏特点,技术基本功扎实,指触敏捷而具高度准确性。他从1952年至1969年间,为Decca公司陆续录成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月光》录于1958年他74岁时,第一乐章弹得相当慢,这或许参考了德国钢琴家彪罗(1803-1894)所编订版本的速度标准J=52,实际上巴克豪斯所弹的速度比这个还要慢些,大概是J=48,比施纳贝尔的J=63当然慢许多。但从演奏效果来说,音乐表现很流畅,在这安稳的速度进行中,旋律声部的起伏更富于表情了。后来许多钢琴家弹奏这个乐章都根据彪罗所定的速度来自行调节出偏慢的Adagio。
    第二乐章特别突出旋律的歌唱性,虽然少了些轻盈感,但整个效果显得很舒展,声部层次清晰分明。第三乐章基本定在不太快的J=152,第一主题虽然少了一些紧张度,但第二主题的抒情性却发挥得不错。尾奏的高潮乐段强奏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加上踏板使用适宜,所有快速十六分音及八分三连音颗粒清楚,强奏和弦发音浑厚扎实,充分表现了钢琴家的真功夫。《月光》收录在套装第四张CD的Track 5-7。
3.伊斯·奈特(Yves Nat,EMl 7629012)
    这位20世纪初活跃于欧洲的法国钢琴家,由于热衷于音乐创作,终于在1934年告别了舞台,专心从事教学与作曲。他擅长演奏贝多芬与舒曼的钢琴作品。1953年至1955年为EMI录制的全套贝多芬奏鸣曲集,可算是他留给后人的——份珍贵资料。
    奈特与法国著名钢琴家科托、卡扎德絮及利维属同门师兄弟,都是巴黎音乐学院著名钢琴家及钢琴教育家迪莫的高足。奈特练就一身全面的琴技,他的演奏更重音乐表现。对抒情性旋律线条的处理,除了句法严谨清晰外,其音色变化的触键技巧,更是他的一手高招。而他刚劲浑厚的强奏是他演奏的很大特点。热情如火、温文尔雅兼而有之,这可以说是他总的演奏风格。《月光》的第一乐章以彪罗的慢速演奏,适度的弹性节奏处理使整个表情更富于诗意及流动感。第二乐章以偏快的小快板处理,但控制得十分稳当。第三乐章的音乐处理充满着戏剧性的冲突,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的对比鲜明。为了使这激烈的乐章增添更多的对比,他还在呈示部及再现部的小结束句(Codetta),各14小节的八分音符乐段,以稍慢的速度及具对比性的力度处理来表现。这种非一般的演绎手法,听起来十分新鲜而又可以接受。尾声的高潮段落气氛热烈,效果具慑人的威力。最后的强奏和弦,左手降低八度来弹,音响虽然沉重厚实,但确实没这个必要。《月光》辑录于套装第四张CD之Track9-11,单张编号是7610122(Refer-ences)。
4.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ff,DGG429306--2)
    肯普夫是继巴克豪斯之后又一位德国钢琴大师,都以演奏德国古典音乐大师的创作闻名于世。他比巴克豪斯小11岁,但却比巴克豪斯多活了11年,真可谓钢琴家中之寿星公。他于70岁时花了一年多时间录了这一套贝氏奏鸣曲,唱片一面世即得到很高的评价。他的演奏以朴实、典雅、高贵而自成一格。强弱幅度虽然不大,但足以表现各种音乐形象的鲜明对比。就以《月光》为例,不论是第一乐章的弱奏还是第三乐章的强奏.都突出了一个“清”字。节奏清楚精确,声部分层清晰,音色清透明净,这都是由于他演奏时特别注意手脚并重的发声效果,指触敏捷控制多变化,踏板使用层次多样化。因此,他演绎的乐曲总是给予听者清新脱俗的特殊感受。有些评论认为他演奏的贝多芬缺少“火气”,个性不突出。若与一些钢琴家如施纳贝尔、奈特、塞金等等作比较,确实使人有此感觉。但另一方面这是由于每个演奏家对事物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与角度。肯普夫弹出属于他自己所理解的贝多芬,也的确给我们这些欣赏者和学习者打开了新的思路。这肯定是有益处的。《月光》收录于套装第四张CD Track 13-15,另有单张CD编号是447404-2。

5.克劳迪奥·阿劳(Glaudio arrau,Philips 422970-2) 
    此张CD中的《月光》乃是阿劳于1962年59岁时所录,这个时期的阿劳,演奏事业还处于高峰期,因此其实力充分得到体现。第一乐章所取速度为 =44,像这样的慢速应该是很难控制的,但他弹出的八分音符三连音始终保持着均匀平稳的良好状态。在弱奏音量的背景衬托下,旋律线条的起伏虽然不大,却非常鲜明,极具深度和穿透感。在乐曲的推进中,只在中段属持续低音上的分解减七和弦的6小节的乐句中做了少许加速处理,而返回原速的过程弹得十分自然流畅。这种有限度的弹性处理,确实也给缓慢的乐章增添了一些动力。第二乐章的速度偏慢,加上力度处理缺少弱奏,整个音乐显得沉重。A段接B段Trio时,较长的停顿破坏了三拍子的连续进行,不太合理。第三乐章虽然不太快,但气势凌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刚劲挺拔的音乐性质。第二主题的弹性速度甚有分寸,音乐流畅自如,但小结束段落的14小节八分音略显慢了些,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内在的动力性。总的来说头尾两个乐章的演绎,音乐性格突出。手法细腻。第二乐章则算是个薄弱环节。《月光》录在CD第7至第9首上。阿劳亦录有《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编号是Philips 462358-2。
6.弗拉基米尔·霍洛维兹(Vladlmir Horowitz,RGA GD60375) 
    霍氏的《月光》录于1956他52岁时。这是他暂别舞台12年间(1953-1965)的录音室产品,但这个录音却是留给世人的最佳杰作,其音乐表现的感人程度及技术状态之完美堪称一流。在整首乐曲中,根本听不到他在某些现场表演中那种因心血来潮而带来的随意或即兴性的不寻常表现。在第一乐章中充分发挥了他弱奏多变的控制能力。速度为缓慢的 =42,旋律声部音色的明暗调配,美之中渗透着悲切之情,有时呻吟有时倾诉。其中以第16、18小节及再现时的第52、54小节的不协和九度音程,最为打动人心,乐句中渐强至突弱是贝多芬力度表情中常用的手法。这在再现部出现了两次,霍氏的控制表现简直绝妙,渐强只有四拍,但过程中发声效果均匀,弱音p的出现柔和明净,这种欲言又止的感情描绘,弹奏手法之细腻,真是感人至深。第二乐章突出了轻盈明快的音乐形象,声部线条层次分明。乐句对比富于变化。除了高音旋律弹出如歌般的音色外,许多跨小节的延留音更是交代得一清二楚,给音乐的推进增添了不少动力因素,听来真是情趣盎然。第三乐章速度极快,达到 =184,主部音乐充满激情,对比性的第二主题则非常富于歌唱性。在大篇幅的十六分音符快速音群中,尽显霍氏弱奏时敏捷的指触功力。只是音乐发展到小结束段(codetta)时的连接弹得不甚自然畅顺,应该算是小瑕疵。此CD收录了三首奏鸣曲。《月光》为第4至6首。
7.厄尔·威尔德(Earl Wild,Ohesky GD120) 
    被称为“超级名技派大师”的威尔德热衷于音乐创作,精通作曲法则,因此经他演绎的音乐。总是深具剖析力,经得起推敲。这张CD是他79岁时所录制。《月光》为第7至9首。他对这曲子的处理特点是力度上以一个大渐强来安排,第一乐章控制在弱奏范围,着色较暗,速度始终保持在 =58里。第二乐章色彩明快,力度变化也多了。第三乐章强弱幅度对比放轻了,速度也较快,为 =168。他在这个重点乐章中,两个主题的速度处理也有区别,第二主题的弹性节奏较多,便于歌唱性的处理,但回原速的过度是自然流畅的。威尔德的演奏曲目重点在浪漫派,但他对贝多芬作品的着笔却有着严谨的古典主义风格。此CD除演奏属高水准外,录音效果亦一流,清晰且有很好的层次感觉。
8.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Philips 438730-2) 
    布氏演奏的贝多芬,一向得到甚高的评价。现在介绍的双CD是于1993年将贝多芬七首有标题的奏鸣曲辑录在一起,确实有些新意。布氏演绎的《月光》,平实中见高贵的气质。但我觉得第一乐章着色过浓,有些乐段的三连音伴奏音型音量过大,旋律线条也只好相对加大音量:另外踏板使用太深以至整个发音共鸣缺少节制。整个乐章显得沉重。第二乐章速度不快,但亦有浑响过多的现象。第三乐章虽然所取速度约 =160。但由于音量厚实。发挥出交响性效果,幅度对比也大,倒弹出了气势凌厉、急风暴雨式的音乐形象,具有震撼性效果。此曲录于第一张CD第4至6首。布氏演奏的《奏鸣曲全集》编号为Philips 412-575-2。

9.范·克莱本(Van Oliburn,RCA G-D60356)
    这位在1958年23岁时获得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大赛一等奖的美国钢琴家,虽然具备上好的技术条件,但他却不走“名技派”的路子,不论弹任何作品都重在音乐表现。此CD收录了贝多芬四首奏鸣曲。《月光》的第一乐章虽然所取速度较快 =66,但他赋予旋律线条的音乐表现却真是丰富多变。第二乐章不太快,几乎是第一乐章的延续,只是时值的改变,律动不变即为一,=66,真是一气呵成。第三乐章的速度只用到J=144,但力度对比很大。气势磅礴,充满着内在的音乐激情。舒展的第二主题及其发展材料都赋予歌唱性。他的音乐塑造手法真是言之有物。唱片第1至3首为《月光》。
10.丹尼尔·巴伦博姆(Daniel Barenboim,DGG 419602-2或445593-2) 
    巴伦博伊姆的演奏充满着音乐的动感,第一及第二乐章富于意境的描绘及旋律的歌唱性。第三乐章的力度布局也甚见功夫,但在快速跑句中出现的明显错音,不知为何不去改掉它,既然是录音室制作,这种错误应该避免。《月光》在套装第四张第5至7首。
11.马里齐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lni,DGG 427770-2) 
    波氏的演奏总给人以纯净、高贵的感觉。他有高度的技术把握,音乐感丰富但不流于外表。不论在速度或力度的运用上,总是不会出现失控状况,感情的表达上也往往是点到即止,恰到好处。严谨的结构布局更呈现出稳定及平衡感觉。《月光》的第一乐章以相当缓慢的J=46为速度定位。由于他对全曲的力度处理贯注了非常细致的层次感。主线条的旋律声部表情丰富,而三连音及低音的伴奏声部在推进中总是依附着旋律作同步的起伏变化,没有丝毫的脱节现象产生。这种总的音响效果所达到的平衡,使音乐表现得更为舒展流畅。在基本以弱奏为主的乐章中,有两次明显的力度增长表现在发展性的中段里,这种笔触犹如冥思中按捺不住的激情,甚具动感。较快的第二乐章,声部层次分明,表情的处理上也不乏细腻的笔触。第三乐章以J:184的速度进行,充分表现了波氏高超的技术。音乐气氛凌厉非常。尾奏的华彩音型少有钢琴家以这样的慢速来处理。但非常动听,起到前后连接的缓冲作用,甚有意境。唱片中第5至7首为《月光》。
12.叶走根尼·基森(Evgeny Klssln,RGA09026-68910-2) 
    基森的演奏很投入,以第三乐章弹得最精彩。缓慢的第一乐章有丰富多变的表情,但左手的低音弹得太重,再加上许多低音总是出现在拍子之后,整个效果有欠稳定及失去平衡的感觉。第二乐章典雅轻快,但中段Trio的前8小节略显过火,使这短短的乐章略感失调。第三乐章速度快,达到 =184,第一主题刚劲有力,与第二主题的歌唱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发展部在左手弹奏第二主题材料乐段时,弹性速度用得太多,使这快速乐章的结构松懈下来了。尾奏前两次减七和弦的停顿延长音太短了,这反倒减弱了音乐的紧张性。
    《月光》的CD甚多,这次就以这12款稍做比较吧。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