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关于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作品740的技术类型划分及其训练

发表时间:2025/01/06 04:59:33  浏览次数:248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 一) 前言


     提到车尔尼, 弹过钢琴的人都应该知道, 因为只要他(她)在学习钢琴, 就必然会进行技术训练, 就必然会接触到他写的练习曲,不是一两首, 而是至少几套! 这些练习曲由浅入深涵盖了一个学习钢琴的人几乎所有的发展阶段, 无论从入门级的技术训练到很高端的———例如贝多芬协奏曲的复杂技巧, 任何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在车尔尼的练习曲中找到对他们有所帮助的、相应的技术练习内容。特别是在中国,几乎每一位教师在教授每一位学生时都会使用到车尔尼的钢琴练习曲,这使得车尔尼成为许多学习钢琴的孩子们最先认识并记住的钢琴家!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学生只知道599、849、740等等这些“数字”,但好像从来没有搞清楚谁是车尔尼!


      其实,车尔尼作为19 世纪初在欧洲非常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不仅仅是创作一些练习曲供学生们使用,其实他还写了相当多的钢琴作品和其他音乐作品, 例如弥撒、声乐作品、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以及一些歌剧和神剧,并且还改编了许多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供钢琴独奏、四手( 甚至八手)联弹等等。他是一位勤奋而且多产的作曲家,作品号几乎达到一千(而像练习曲这样的作品几十首曲子才用一个作品号)!其作品之丰可见一斑。当然,这些作品的确没有像他写的练习曲这样被更多的人接受并在舞台上大量演奏,因此最后他还是以练习曲“享誉”世界,被人们称之为“练习曲之王”,甚至有一本叫做《音乐小辞典》的书,其作者Hermann Erler在书中戏谑道:“(他)终身没有结婚,性情孤僻不和蔼,而且讨厌孩子,因此他什么也不做,只是写练习曲! ”


      当然, 真实的车尔尼肯定不是这样的, 还是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车尔尼吧。


      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 1791- 1857), 生于奥地利。很小的年龄就以他的钢琴演奏才华而出名, 成为一位非常成功的年轻钢琴家而被推荐给贝多芬, 师从贝多芬学习钢琴和作曲。当时的音乐舞台上, 充斥着大量浮夸和过于炫技的演奏风格, 这是车尔尼极为不喜欢的, 因此,后来他逐渐放弃了钢琴演奏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创作和教学上。


      谈到车尔尼, 不免会使我们联想到两个非常著名的人物( 实际上应该是三个) , 其一当然是他的老师、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 其二是他的学生, 也是伟大的作曲家但更是以极其辉煌的

钢琴演奏才华而被称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还有一位则是当时在钢琴演奏上与李斯特几乎齐名的莱谢蒂茨基( Theodor Leschetizky), 虽然在演奏和创作方面他没有李斯特那样的成就,但在教学上他却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教师, 在19世纪的钢琴艺术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这两位人物都曾经师从于车尔尼, 的确说明了车尔尼在当时钢琴教学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他所创作的这些练习曲可以说在他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说是他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因此更加得到了人们极大的重视和推崇。


      钢琴教育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不到百年,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可以说是在钢琴教育方面发展最快的国家。而车尔尼的钢琴练习曲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这是我们所有钢琴教师的共识。直到目前, 尽管以现在的钢琴技巧来看, 他的练习曲的技术特点存在着一些片面性和局限性的问题, 但我们的教学中仍然在大量地使用着他的练习曲, 甚至在有些阶段我们只使用他的练习曲! 不得不说其作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车尔尼最主要的练习曲系列有:


作品599———《钢琴初步教程》


作品849———《钢琴流畅练习曲》


作品299———《钢琴快速练习曲》


作品740———《钢琴练习曲50 首》( 手指灵巧的技术练习)


还有一些特殊针对性的练习曲, 如作品553、作品718、作品636、作品748 等等。在这些练习曲中, 作品740 是难度最高、涉及技术课题最多、音乐性最强的一套练习曲。可以说, 针对我们的钢琴教育特点( 例如比较强调手指运动的能力和技巧、重视快速音型的均匀性和颗粒性、在重量弹奏技术的运用上非常注意手指本身的作用等等) , 车尔尼的《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以下简称“740”)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极强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我们的钢琴教学中, 对“740”的使用是极为普遍的, 可以说凡是达到了(甚至很多没有达到的) 这个程度的学生, 必然会学习这套练习曲!

尽管对车尔尼“740”的使用非常普遍而且很多教师也都有一些运用这套练习曲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但在我接触到的许多地方的钢琴教师在使用“740”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盲目”地使用它。


      我们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那么判断学生出现的问题的实质原因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同时针对其问题准确地选择和使用好教材则是钢琴教师的“基本功”! 换句时下常用的话就是: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使用好教材属于“解决问题”的范畴内, 而教材就像治病的药, 我们这些“开药方”的人要充分了解其“药性”才能真正做到“药到病除”。但我看到一些钢琴教师却是在“为了吃药而吃药”, 也就是说不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和技术方面的需要而简单地布置学生按照固定的模式或规律(例如逐条或根据教师常用的一种规律) 进行练习, 这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从使用教材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相对比较“盲目”的教学过程。造成这方面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教师对这套练习曲的技术内涵和技术类型的了解不够, 同时对于许多练习曲的针对性了解不深, 而且在使用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其发挥出“药性”研究的就更少了。


       因此在这里我想在技术类型的划分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训练这两个方面对这套练习曲做一些分析和研究, 使我们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根据教学的需要来使用好这套练习曲。


       在车尔尼作品740 中, 他一共写了50 首钢琴练习曲。这些练习曲数量较多, 涉及的技术类型比较全面, 其中包含的技术课题有: 手指快速跑动、琶音、双音、和弦、装饰音、八度、同音反复以及多种技巧的综合性练习。为什么要对这套大家都常用的练习曲进行课题的划分呢? 有两个原因: 一是在前言中提到的, 要想开出“好药方”, 就一定要先对“药性”进行深入的了解, 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和“药到病除”。二是因为“740”共有50 首练习曲, 但真正常用的不过30 多首, 其中有很多都是对相同的课题而进行的重复性训练,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对其中每一首都进行逐一的介绍, 我相信大家通过对一部分具有代表性作品的研究和学习,就一定能懂得并掌握好练习曲作品740 的教学要点和弹奏特点。


      在这套练习曲中被大家最常选用的, 是训练手指快速跑动技巧的那一部分( 这也是我想重点讲述的) 。我曾多次听到有关专家对车尔尼练习曲单纯强调手指机能训练的微词; 也常常看到一些老师和学生在教授或弹奏他的这些练习曲时, 那种僵硬笨拙的姿态和干巴刺耳的声音⋯⋯ 但是事物都是两面的, 如果我们在训练学生手指跑动快速灵巧、耐力十足的同时, 也更强调手臂重力的运用并致力于消除不必要和多余的肌肉紧张; 如果我们在对学生加强基础的技术训练的同时, 也尽力去挖掘这些练习曲中鲜明的情绪对比和生动的音乐特性, 那么我们就不仅能用音乐带动技巧, 也更能用技巧表达音乐, 这不就是钢琴教学和演奏中的一种最良好的状态吗?


       在“740”中我把手指跑动又再划分为音阶型跑动和灵巧型快速跑动两种类型。所谓音阶型跑动就是曲目本身多有音阶型的上下行跑动, 它要求弹奏得颗粒清楚, 声音均匀, 气息绵长, 情绪高昂, 因持续跑动没有太多休息, 对肌肉的耐力有较高要求(如第5首和第17首) 。而灵巧性快速跑动虽然声音要求基本相同, 但是它的跑动长度稍短, 类似“短跑”, 因此更适于表达轻盈欢快、委婉活泼的情绪, 不需要太过于强的触键, 对肌肉耐力的需要也不及音阶型跑动(如第13首和第29首) 。当然在有些曲子中很难说是否真的只有一两种技术类型, 但为了讲解的方便并使大家在了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清楚明晰, 所以就做了这个大致的分类。


      作品740 中具有音阶型跑动特点的练习曲有: No1、3、5、17、25。下面就具体讲讲该怎样进行练习。


      “740”的第一条是相对简单的一首, 从调性上说, 它是C 大调, 没有固定的升降符号, 整首曲子基本上也只有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与和弦两种技术类型, 所以在识谱和练习上并不复杂。但弹好这条的关键在于怎样把所有的快速跑动弹得清楚均匀, 耐力十足。我们知道人的5个手指长短、粗细、强弱都不一样, 大指粗壮但天生缺乏纵向运动的能力; 二、三指结实有力,灵活强壮, 天生条件好; 四指是手指中独立性最差, 最缺乏活动能力的指头; 而五指因短小, 纤弱仅在琴键上牢固支撑就有一定困难, 如需弹奏强有力的声音就更加吃力。由此可见在进行基础训练的时候, 要把这样的5 个手指组织起来, 在较快的速度中弹出均匀的节奏, 相等的音量, 相同的音色, 甚而做出谱面所要求的力度变化, 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在打基础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科学又有效的技术训练呢? 谈到这个问题, 就要说到车尔尼练习曲作品740 的教学方法, 我就不得不提到颇具争议的有关“高抬指”的慢速练习的问题。


      2006年10月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了第一届国际钢琴艺术节, 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做了一个关于如何防止手受伤的讲座, 她在这个讲座中列举数据, 从生理、心理、感官等多种角度, 来对什么是科学的弹奏法进行分析, 进而得出的结论是, 在演奏中保持尽可能地保持手的松弛, 是更加有利并能防止手受伤的科学演奏方式。听完了这个讲座我感觉非常的兴奋, 很有启发( 回到四川后我还特意把这个讲座的录像给钢琴系的全体老师们播放) 。但是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 “隧道应该从两边打通”! 大家都知道高抬指的弹法是会造成一定的肌肉紧张的, 但我认为在打基础阶段,抬指的练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科学的训练不仅仅是看你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看你怎么用!


      首先我所说的“高抬指”, 实际上是区别于快速弹奏中手指较低触键( 甚至是贴键) 的弹奏状态而言的( 但为了阐释的方便仍沿用“高抬指”一说) 。换句话说, 我强调的就是主动地“抬指”,而非“高高地”举起手指。这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抬多高, 怎样抬, 以及抬指与速度关系的“度”, 是高抬指练习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进行高抬指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在做这种有紧张度的训练时, 则更需要强调放松, 如手腕的协调柔顺不僵硬; 手臂的松、空, 以及力量的向前贯通; 手指不能孤立和僵硬的挥动, 而是应该与整个手臂的状态相协调、适应。


      (2) 在练习时要注意抬指不可过高, 抬得过高会造成不必要的、过度紧张; 指尖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下键速度要尽可能的快, 使声音集中,但总体弹奏速度应该稍慢, 这样会利于手指、手腕、大臂等各个环节都作好下键前的准备。


      (3) 练习时要用耳朵仔细倾听每一个声音,检查声音是否通畅、洪亮、有共鸣, 如果出现声音发干、发死, 说明用力过大或过压, 有多余的肌肉紧张, 应注意下键后尽快放松, 让声音恢复共鸣; 如果听到声音发软不集中, 则应加强指尖的准备和加快下键的速度, 否则就不能达到好的练习效果。


      (4) 还要在思想上明确一个关键的问题, 就是高抬指只是一种训练方法, 是在某一个阶段适用的弹法, 而不是我们演奏的最终方式。它的目的是打开三关节, 增强手指的支撑能力、灵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进行了一定的训练量以后,要有意识的降低手指触键高度, 改变触键方式,使音色更加的柔和动听。因此在中速和快速的练习中, 我们除了应让手指趋于贴键以外, 还要注意手臂重量的传递。在基本具备了声音的清晰性以后, 声音的连贯性和乐句的感觉就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一个个清楚干净的声音, 就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 但漂亮的珍珠还需要用线来穿成一串, 才会是美丽的艺术品, 我们手臂重量的运用与传送, 就是那根重要的线, 它不仅让我们的发音更加松润, 还把停止的音符变为优美的旋律, 更让人性的光辉充溢于指尖的每一个音符。


       因此不管在慢速、中速、快速的弹奏过程中, 都应强调手指的动作与手臂的重力有机地结合, 这样的训练一定是科学而有效的。


       在车尔尼练习曲作品740的第一条里, 除了注意要用适当的高抬指的办法来进行练习,并在快速运动中降低抬指高度, 运用重力传递以外, 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因人的5个手指长短强弱不一, 在练习时要多注意关心四、五两个弱指。慢练中遇到弱指触键时, 要有意识的让它们加强站立, 并把手臂重量更多的传送到这两个指尖, 使它们的声音与强指无异, 这就像体育运动中的负重训练。在相等的时间里, 弱指支撑了更多的重力, 得到了更大的训练量, 持续一段时间下来, 5个手指声音的强弱和均匀程度, 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2) 在弹奏右手和弦时, 整个手掌和指尖都要做好准备, 手指贴键, 下键快速有力, 声音明亮果断, 情绪高昂, 不弹的手指略微离键, 以确保不碰音, 使弹奏准确干净。


      同样是音阶型跑动, 在“740”的第三条和第五条里, 我们又会遇到不尽相同的技术问题, 在下期的阐释中将做详细的分析。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作品740第三首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常用的一首练习曲, 它要求在极快的速度下, 要保持手指持续不断地跑动, 并且用清晰均匀和具有颗粒性的声音, 表达出轻快活泼的音乐曲风和相当频繁的力度变化。对处于还在基础训练阶段中的学生们来说, 要完成这些要求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此这首练习曲在许多学生心中都是一道令人畏惧而又头疼的难题(即使是很成熟的学生恐怕也会“ 弹曲色变”)。据我所知, 有些音乐学院的附中还把这首练习曲作为招生考试曲目或某个年级考试的必弹曲目来规定, 对它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这首练习曲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来看看它的谱面: 首先作者所作的速度标记是Presto veloce(快速的急板); 全曲总共有4页, 长度上乍一看没有什么难度, 但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右手几乎找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方,这种从头至尾快速连续地弹奏对手指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非常严峻的考验; 另外这是一首D大调的练习曲, 除了临时的升降记号外, 本身有两个升号, 因此需要手指在跑动中不断针对黑键的位置做出合理的调整(仅仅这个因素就给学生带来比“740”第一首更加困难的训练过程); 同时再仔细看看作者所写的右手跑动音型, 我们会发现在很快的速度中, 右手除了“ 应付”黑键还要不断地进行原位与伸张、音阶与琶音、上行与下行等多种位置的变化, 这就更增添实际演奏的难度。那么针对这些特点, 学生们应该如何训练才能达到既快速清晰又流畅自如的要求呢?


      我认为在训练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方法正确的慢速练习


      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知道慢练的重要性, 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有效训练! 只有用正确的方法慢练才能产生迅速而有效的结果。至于慢速练习的方法, 我在上一章中有较为详细的阐释, 但我仍想强调4 个重要的环节:


      (1)在慢速练习时, 手指可以有适当地抬高并做积极的挥动;(2)在抬指训练中应该更加注意手臂的放松、手腕的协调以及重力的传送;(3)抬指要注意“度”的问题, 既不能不抬, 也不可过高, 以避免多余的紧张;(4)高抬指是一种积极有效训练的方法, 但最终我们的手指演奏状态应该根据实际演奏的需要来确立。


      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慢练, 可以带给我们两个好处:(1)使手指跑动更加灵巧并增加肌肉快速运动的能力;(2)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更好地体会重量在指尖上的传递过程与手臂放松的感觉, 这样就更有利于快速运动中技术的熟练与完成。


      2.强调手腕的柔韧与协调


      大家都知道在钢琴弹奏中运用手腕的重要性, 即使是对初学的孩子, 都会通过学习落起、收句、连奏等方法, 来使他们对手腕的动作和功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作品740 练习曲的第三首从头至尾都是手指的快速跑动, 为什么我们还要在此强调手腕的柔韧与协调呢? 这是因为这首曲子速度很快, 音型又复杂多变, 如果没有手腕的配合, 手指就不可能有真正完美的弹奏。


      让我们先来看看乐谱的第1和第2小节:

 

      这两小节的右手都是十六分音符的五指原位的快速跑动, 我们都知道, 人的五个手指天生就不一样, 如果手腕缺乏调节, 而只是孤立地运用手指的动作弹奏, 手臂的重量就很难传递到手指尖, 声音会出现轻飘浮浅或是发干发直, 甚至不均匀的现象, 并且在不长的时间里就会感觉小臂肌肉疲劳酸痛, 难以坚持下去。因此遇到这种音型时, 在慢速的练习中, 手腕应该按照谱例所标出的箭头方向, 做落起的协调动作, 4个音为一组, 前两个音手腕向下放低, 后两个音再慢慢向上带起来, 如此循环, 练至动作熟练协调以后, 就可适当加快速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速度的增加, 手腕动作应该逐渐减小, 在快速中腕部只需要有自然的放松和协调即可。类似的情况(如第36和37小节等) 也应做相应的练习。


      另外在这首练习曲中还经常出现各种琶音音型, 如第5小节和第6小节:

 

      在演奏这种伸张性把位的琶音时, 更是需要手腕主动的调节。通过手腕柔顺的协调可以缓解手掌在伸张状态下造成的紧张, 使手指更自然地到达正确的位置, 并有利于重量更好地传送, 以使音色呈现出统一的状态。


     手腕动作的功用除了有利于放松和重力的传送以及使音色更加完美之外, 还能对远距离的跳动或伸张起到协助的作用。如下例:

 

     在第7小节里, 短短的16个音符中就连续出现了两个大的跨度; 在第38小节中也有一个十度的伸张弹奏。遇到这样的跑动音型时, 很容易破坏手的自然状态、造成紧张和不准确地跳动。让手腕放松、柔顺、协调, 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加强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感并增加跨度时的准确性。

这首练习曲的左手比较简单易弹, 情绪轻快活泼、富于弹性, 要特别注意奏出连线与跳音的情绪对比, 这是让音乐生动鲜明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740”的第一首和第三首的详细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应该如何根据手的生理结构来建立起手指跑动的科学的训练方法; 如何从乐谱写作音型的变化中来寻找更为有利的触键方式等等。


      在“740”练习曲中音阶型快速跑动的曲目还有第五首、第十七首和第二十五首。因为从技术解析到练习方法它们都大致相同, 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只是把它们不同的特点做一个简单的提示以供练习时参考。


      第五首从头至尾都是双手同时进行的快速跑动, 这既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难点! 因为单手要做到绝对的清楚和平均已非易事, 何况是两只手? 所以练习者除了需要按照前面所说的进行机能训练以外, 还需要致力于两手的平均与整齐。其实在弹奏时根据音型的长短和乐句的构造, 在四个音、八个音或者一小节上略加一点重音, 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重音的确立就


      好比给冗长的乐句找到了支点, 而对支点的强调就有助于双手动作的一致和声音的整齐。另外这首曲子仅仅在第40小节出现了一个p, 而f、ff 的标记较为多见, 也就是说整首曲子都应该保持一种比较强烈的情绪力度和触键, 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运用手臂的重量。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 手臂为主, 手指为辅”, 就是这个道理。


      作品740练习曲的第十七首是一首比较顺畅、易练的曲子, 情绪高昂有力, 强弱起伏明显,力度变化频繁, 应在练习时加以注意和体现。


     第二十五首练习曲是在降D大调上写作的, 它有五个降号, 可是降D大调五个黑键、两个白键的手型排列在弹奏时并不是很困难, 相反比较顺手, 但因为黑键较多演奏时手指应尽量地贴近琴键, 以确保触键的准确性和连贯的感觉。


     针对车尔尼练习曲作品740中, 音阶型手指跑动技术的训练与阐释, 就讲到这里。虽然我们只是对两至三首作品来进行重点的研究与讲述, 但只要积极思考、用心体会, 是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收获的。在下一个章节中, 我们将对作品740的灵巧型快速跑动的技术训练做出分析。


     在上一讲中我们对740 练习曲中的音阶型手指快速跑动的练习方法, 做了分析和讲解。在740 练习曲中还经常出现一些速度较快, 跑动距离较短, 情绪非常活跃兴奋的快速跑动, 我把它们称为灵巧型快速跑动。


      与音阶型手指跑动相比, 灵巧型跑动的特点是:


      1. 每一组音型的运动距离或运动的持续时间较短;


      2. 运动速度很快, 因此需要非常敏捷的触键动作以及轻盈松弛的手臂状态来进行有效的配合;


      3. 音乐情绪欢快活泼, 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种类型的曲子在740 中大致有九首: No.11、No.13、No.16、No.23、No.24、No.26、No.29、No.41、No.42。下面我们挑选出比较常用的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六首, 针对其音型结构、曲目特点以及训练方法来进行详细的说明。


       740 练习曲中的第十一首, 这是一首大家都较为熟悉和常用的练习曲, 它既有技术训练的价值又颇具音乐特性, 旋律动听, 情绪欢快, 很有演奏效果。学习这首曲子首先需要具备基本的快速跑动能力, 即应对手指进行慢速的机能性训练, 在这个基础上, 注意手指的敏捷调换和运动过程中腕部的柔顺和协调。要想弹好这首曲子, 着重掌握好以下三个要点:


       1. 右手的基本跑动音型

 

       这是曲子一开始出现的跑动音型, 这种音型看似简单, 但它需要在很快的速度中, 连续不断地进行手掌的伸缩运动、大指的左右调换和小指极其准确的八度高音的弹奏, 这对处于基础训练中的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在这种快速又伸张的运动中,手的各个部分的肌肉都很容易感到紧张, 紧张导致僵硬, 而使跑动难以持续。因此使手腕松软协调, 让手臂放松自如, 在演奏中就显得特别的重要。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把速度放慢, 然后按照谱例中所标的箭头方向, 作手腕的协调和放松的训练。但要注意的是, 不能因为手腕的起落动作而使手指粘连瘫软; 指头应保持积极的起落动作, 用清晰和干净的声音演奏, 同时还要注意手臂的放松和用力的通畅。


       2. 以弱指为核心的部分

 

       这首练习曲中的第二个难点, 是从第17 小节开始的以弱指为核心的连续跑动。在这个段落里, 天生柔弱的4、5 指承担了乐句里最重要的骨干音, 而且必须演奏得既明亮清晰又快速灵巧, 好似晶莹闪烁、悦耳剔透的铃铛声。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在慢速练习时我有三个建议:( 1) 指尖立住并勾紧, 坚硬和触键点缩小可以使声音更加明亮集中;( 2) 手指下键与离键的速度均快, 以使发声更为迅速干净;( 3) 在小节第一拍和第三拍的前面三个音上, 手掌做适度的左右摇摆, 这样可以减缓弱指单独支撑和持续用力时所造成的紧张状态, 以达到省力和借力的目的。


      3. 在弱指上的连续弹奏并做出渐强


      此曲的第三个难点是最后一段, 即从第47小节一直到结尾。这一段的情况与第二段基本相似, 练习方法也可以参看借鉴。这个部分是在全曲的最后, 弱指持续弹奏并做出明显的渐强, 这令很多学生都感觉吃力和难以达到。我建议在练习中, 可采用放慢速度和加大力度的办法, 利用手臂重量加倍地向前传送,来帮助手指达到全曲最强的顶点。


      在学习过程中, 加强对弱指的训练和重视, 使五指的力度和控制力相对均匀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演奏中如果仅仅用纤细的手指头与庞大的钢琴相“搏斗”, 那是完全不可能也不必要的。我们有结实粗壮的胳膊和身体的各个部位, 那都是力量的发源地,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记住, 科学的手臂重力的运用与合理的手指训练相结合, 是钢琴基础教学中进行技法训练的关键所在。


      下面说说740练习曲的第十三首。这首曲子的跑动音型就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灵巧型快速跑动。作者在第一小节就标示出他所希望的速度和表情记号:velocissimo e leggiermente (非常快速的, 极轻快的)。整首练习曲主要是由极快速的短跑与不断穿插的双手琶音组成。因其跑动距离和持续时间较短, 所以演奏起来并不是特别困难。手指跑动均出现在右手, 多由三十二分音符构成, 速度快, 乐句短, 极轻巧, 因此在弹奏时不需要用太大的力; 手指应放低尽量贴键,减少声音的敲击感, 使跑动显得轻盈流畅; 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跑动时要用一个力带动一个乐句, 这样既省力又使乐句有整体感。在弹奏长琶音时, 音与音之间要尽量均匀, 右手小指的高音是旋律音, 须弹得更明亮突出些。


      740练习曲的第十六首也是一首在教学和比赛中经常使用的、有很强音乐特性的、极具演奏效果的练习曲。


      学习这首曲子要注意三个要点:


      1.这是一首C大调的练习曲, 虽然它在调性上没有一个升降符号, 但是在乐谱中作者写了很多临时的升降还原记号, 再加上频繁的上下跑动和如绕口令般的音型结构, 就大大增加了识谱和演奏的难度。因此细致地认谱, 建立熟悉和正确的弹奏习惯, 是练习此曲需要注意的第一个要点;


       2.这是一首训练手指技巧的练习曲, 如何把它弹的既均匀又清晰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手指必须具备基本的跑动能力以外, 还要针对这首曲子的个别特点来进行考虑。前面说过虽然它是C大调, 但它有很多的临时升降记号(几乎每小节都有) , 也就是说我们几乎每小节都会遇到黑键, 而且没有太多的规律, 这就使得手指在琴键上的跑动位置以及手指触键时键面的高低, 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声音的统一和清楚均匀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因此我们需要放慢速度, 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尽量熟悉每组音型变化的位置; 有意识地训练手指灵活运动的能力; 指尖随时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论手处于怎样的伸张、收缩或绕行的状态, 都尽量把力均匀地传递到每一个手指和每一个琴键上面, 这些都是高质量演奏的重要保证;


      3. 在这首曲子中, 还有一些特别绕手, 在快速中特别不容易弹奏准确的片段, 请看下例:

 

       谱例中的片段都是一些技术难点, 通过谱面可以看出, 在短短的一个小节里, 音符经常会处于七度、八度、十度等的大跨度当中, 也就是说, 手掌动作也因此会处于伸缩和频繁变化的状态中, 再加上速度快, 要保证演奏的准确性与声音的高质量, 就非常的不容易了。那么该怎样进行练习呢? 首先要注意放松手腕, 在慢速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运用腕部的传送, 通过手腕动作的协调, 把手臂的重力运送到每一个指尖上。手腕的协调不仅能使远距离的弹奏变得方便; 还可以避免手在伸张时的僵硬和不必要的跳动; 更重要的是通过腕部的协调和重力的传递, 可以使我们的声音更加均匀通透, 圆滑连贯。


       740 第十六首的左手是伴奏声部, 较为简单易弹, 但需要注意一拍中的两个八分音符, 在重拍上只有一个单音, 而弱拍由三个音组成, 在演奏时不能强弱倒置了。最后还请注意谱面里出现的几处连线。此曲的整体情绪是欢快活泼, 充满节奏性, 但在作者标出连线的地方, 演奏者必须随之改用歌唱的感觉来弹奏, 以增加作品的变化和音乐的趣味性。


       车尔尼练习曲作品740 之23 首是一首旋律极其优美, 左手跑动轻快, 很富于音乐性的练习曲。拍的节奏韵律, 给整首曲子带来无限明快、喜悦轻盈的舞蹈感觉。请看下例:

 

       这是这首练习曲开始的前几小节。可以看出右手担负着作品的主旋律和映衬和声的弹奏, 因此在练习右手时我们需要注意三个问题:(1)声部层次。右手的声部多由和弦和双音组成, 最上面的外声部是此曲的旋律声部, 应该突出和清晰的奏出。但这个声部的音符多处于弱指上, 因此要弹出清楚的旋律线条会感觉有些吃力。在练习时应该放慢速度, 用单手有意识的体会手臂重量在弱指上的支撑与传递,同时处于强指上的内声部要控制得轻一些。(2)奏法。看看乐谱我们会注意到在谱面上作者特意地划出了一些较短的连线, 其目的是表示这些画有连线的音符和句子应该尽量弹得连贯而歌唱。可是右手并不是由好弹的单音组成, 和弦与双音位置的不断变化, 给音符之间的连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练习时要注意加强手指的连奏, 也就是说在演奏时手指要尽可能的做好衔接,只有在手指连贯的基础上, 才能用少量的踏板来进行协助。(3)乐句的划分。作者所标出的这些连线, 代表着他所希望的连贯歌唱的弹奏方法, 但从音乐表现的角度上来看, 这些连线并不代表乐句的划分与构成,如果在演奏时只是注意这些小的连线, 会使音乐陷入停滞、不流动、乐句短促零碎的音响状态。因此在演奏时应根据音乐的需要, 来划分正确的句型和段落。请再看谱例1, 在开始的段落里, 根据音乐的需要, 我们可以做以下的以小节为单位的乐句划分: 4+ 4+ 2+ 2+4= 16。在这16个小节中, 我们可以轻松地画出很多小的乐句, 但是从音乐的走向和音型结构上来说, 它们是一个大的整体乐句。因此在弹奏时应该充分地注意乐句的走向和结构。手指拉住琴键, 尽量保持声音的延续和连贯;气息绵长流动,音乐的走向始终向前。


       这首曲子的左手从头至尾都是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这是很典型的灵巧型手指跑动。在演奏时它不需要弹得过分结实有力。快速轻盈、起伏流畅是它的特点。因此在练习时应适度减少手臂的用力;手指贴近键面,不做过高的敲击和挥动;用敏锐的指触控制好音色的强弱变化和音型的上下起伏。在第33至44小节, 左手的密集跑动变为了分解八度的连续弹奏,这在快速运动中,显得不那么容易。其实我们只要抓住旋律线条并协调好手臂动作, 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练习时以两个音为一组, 手腕做“落下”和“提起”的动作,并把手臂重量挂在左手的小指尖上,把小指的声音弹得低沉并且稍重,大指略轻一些,这时你就可以听到一个清晰的低音旋律了,音乐也因此变得灵动,充满节奏感。


       740练习曲之29首也是一首典型的灵巧型快速跑动的练习曲, 它和第23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它的快速跑动出现在右手, 而且在许多三十二分音符的进行中还隐含着优美流畅的旋律线条。左手的伴奏音型是由简单的跳音与连音、低音与和声所构成。这首练习曲的练习重点主要在右手上,让我们先看看它开始的音型结构吧: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右手主要是由密集型的三十二分音符组成,应该把它们弹得非常的轻巧、灵活、清楚并具有颗粒感。这些音符都是密集排列,无论从音型的结构还是指法和奏法上看,都没有太过困难之处,在练习方法上我提两个小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 请注意谱面上标示的连线, 根据这些连线的划分, 每一个小节里都出现了两个小的乐句, 在弹奏这些乐句时应借助手腕的协助, 在句头和句尾做“落下”和“提起”的动作(请参看谱例中的箭头方向)。通过手腕动作的协调不仅能使这些乐句和快速音符更加流畅、有起伏, 富于音乐性; 还能够把音符中间的旋律线条勾画的明亮清晰。


       (2)这首曲子右手的跑动音型基本相同, 每一个乐句都是从右手的3指开始, 跑动至5指结束。为了能够在快速中弹奏得更为清楚均匀,在进行慢练时,需注意:当句头的音3指弹落下时,后面需要弹奏的其他手指应该同时做好下键准备并快速击键。这是因为弹奏动作的提前准备,可以使声音的质量得以保障,并提高音色的均匀程度;而快速的下键能够使声音更为清楚结实,具有颗粒感,这一点在车尔尼练习曲的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


       左手的伴奏简单易弹,主要由跳音和连音组成。在演奏时跳音应弹得短促活泼,充满弹性; 连音要尽量的柔和连贯,富于歌唱。因为右手的音型从头至尾大致相同,缺乏对比和变化,因此对于左手跳音和连音的区别,就可以表达得稍微夸张和突出一些,以增强作品的演奏效果和音乐的对比性。


        740练习曲之42首也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具有灵巧性跑动特点的练习曲。它和前面所讲到的两首练习曲相比,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拍的舞蹈性节奏;欢快活跃的音乐情绪;轻盈灵活的快速跑动等等。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的要求和练习方式都较为相同。但是针对左右手音型的构造与变化,有两个问题需要在练习时加以注意:


      (1)右手手指跑动过程中的伸张问题。请看下例:

 

      从以上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音符其实并不复杂,从识谱到练习应该都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但是仔细研究你会发现, 在每组音型交接或进行当中,我们的手都会遇到远距离的跨度和伸张,从三度、四度至七度、八度不等。这种在快速跑动中手位置的变化和移动,会给节奏的准确和弹奏的把握性造成一定的困难。手掌频繁地伸缩转移更容易使手腕和手臂的肌肉形成不必要的紧张,增加演奏的难度或造成不适之感。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仍然不得不再次提到手腕的功用。在钢琴演奏中,手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它被戏称为“弹簧”和“调节器”,它对钢琴演奏中力量的传送、音色的变化和歌唱性的奏法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对技术训练与技术动作的快速协调有很大的帮助。在练习时要有意识地注意腕部放松、柔顺, 随着音型的起伏变化做相应的动作调整, 使手的各个部位能更好地适应协调动作的伸张和移动。


       (2)强调伴奏声部中节奏的韵律感和清晰的低音与和声的关系。这首曲子左手是三拍子的节奏,音型简洁易弹,但需要注意每小节的第一拍是低音声部,要弹得稍重并强调一些,就好像是倍大提琴浑厚又充满共鸣的拨弦声;而随后的三和弦应弹得轻柔整齐并具有和声感。左手的寥寥数语中应蕴涵着优雅的节奏、变化的音色以及语气的应和。


       关于740练习曲中灵巧性快速跑动的讲解到这儿就结束了。在下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将对琶音型练习曲的学习与演奏,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讲解。


       在前面五期里,我们一直在对“740”练习曲中手指跑动的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但是在这套练习曲中还有很多以其他类型训练为目的的练习曲,如:琶音、双音、装饰音、八度等等。在钢琴演奏中,琶音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奏法,它也是手指技巧的另一种课题。在这一期里我们将对琶音的定义、弹奏方法, 结合具体的曲目要求来加以说明。


       琶音分为短琶音和长琶音。通常我们把短的琶音称作分解和弦,而把长的琶音叫作琶音,它们的演奏效果和触键方式都大致相同。总的来说,同演奏音阶相比,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当我们在钢琴上弹奏音阶的音型时,键盘排列是密集和级进式的,因此我们的手掌与手指应该处于相对收拢的状态,以适应弹奏的需要。而琶音是建立在分解和弦的把位基础上的音型,它是开放性的键盘位置,所以在演奏中手掌应保持适当的伸张和展开,手指略微伸平,用指腹的部位触键。


       (2)在弹奏音阶时,我们需要明亮、集中、均匀、富有颗粒感的声音效果,因此通常都采用非连音的方式触键。但是琶音在效果上需要相对的连贯、流畅和旋律化,在演奏中应该注意既要保持手指下键的主动性和清晰度,又要加强手臂重力的运用与传送,以达到连贯、流畅, 并使乐句富于整体感的听觉效果。


       (3)在琶音的演奏中,音型把位的伸张度与转指的距离跨度都比较大,因此给弹奏的准确性增加了困难,所以在琶音的练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注意在转指时大指的牢固支撑和在转动中手腕积极地协调与配合,这是演奏好琶音、使之均匀连贯、快速准确的关键所在。


       在车尔尼“740”练习曲中,琶音性质的练习曲大约有12首: No2, No6, No12, No14, No21, No28, No31,No43, No45, No46, No47, No50 等。我们将对其中常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三首做出讲解和分析。让我们先看看“740”练习曲的第二首。


       第二首是一首很标准、很典型的琶音奏法的练习曲。整首曲子几乎都是由琶音组成。谱面较为简单,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在写作的音型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开始的3个小节中,它是由长琶音的音型结构所组成,而在第4和第8小节中则是采用分解和弦方式写成的短琶音音型,后面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不管是长琶音还是短琶音,在弹奏时方法大致相同:


       手掌和手指略微伸开,并保持弹奏和弦时的那种把位的感觉;手腕松弛自然,随着音型的变化进行有意识的协调、放松和转动,以减少手掌呈伸张状态后给肌肉带来的紧张感;指尖稍微伸平,用指面的部位触键,以使声音变得柔和深厚一些;手臂的重力需要渗透到指面乃至整个琴键内,在快速又伸张的状态中,务必使重量转移传递到每一个指尖上,尽力保持声音的统一和用力上的均衡。


       同样是琶音音型的练习曲,车尔尼“740”第十二首却有着更为丰富的变化和音乐特性。请看下例:

 

      这是第十二首练习曲开始的几小节谱例,从谱例中可以看出左手的琶音音型是用分解和弦的形式写作,每拍8个音,在演奏时这些音符不能弹成一样的强弱,那样会显得吵闹并笨拙,在打圈的低音上(参看上例)应稍强调些,要把手臂的重量挂在指尖,以突出左手低音的旋律部分。而其他的音符可弹得稍微轻些,这样可以使左手的声部听起来显得清楚而有层次。但同样是左手的琶音跑动,从第17小节开始,却需要弹奏得柔美流畅,作者还特意在这一小节中书写了dolce(柔美的)的记号,意在表达此处音乐的变化和需要。因此左手跑动的触键和快速中的转指,都应该非常的轻快、迅捷。在演奏时首先要减少手臂在琴键上的重量,手指贴键,腕部松弛轻柔,为跑动位置的变化,积极的作好动作的协调,使琶音的快速跑动达到柔和、优美、连贯、歌唱的效果。


       右手的和弦声部担负着旋律的重任,应弹得情绪饱满,整齐有力,和弦的高音需要突出和清晰,它是整首曲子的旋律线。请注意在类似第一小节中出现的双符点,演奏时要把它的时值弹奏得准确适当。


       另外这首练习曲颇具音乐性,整首曲子有明显的起伏变化和强弱力度的对比。让我们来看看,在曲子一开始作者就标出vivace(活泼的)和f的情绪与力度标记。右手有力的和弦触键;需要强调的节拍重音;短促的双符点与断奏以及左手激越充满弹性的低音旋律,都营造出了一种活跃激昂、铿锵有力的音响效果。但在进入第17小节以后,左手音型的变化和右手优美的旋律,将听众带入了一种舒缓明媚、柔和流畅的音乐感受中,旋律歌唱而富于情感,伴奏效果如水波流淌,与开始时的有力情绪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当进入到第39小节时,曲子的调性发生了改变,由最开始的d小调变为同主音的D大调,这样在听觉上就产生了更为光彩、明朗、美妙和愉悦的大调性感觉,这种变化给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并一直持续到结尾。


       车尔尼“740”练习曲第十四首是一首很常用、很有训练价值的练习曲,虽然也是琶音的手指快速跑动,但它比起前面两首,有了更大的技术难度。困难之处有三:(1)全曲均为右手的琶音型跑动,期间没有任何休息或是左右手的相互交接替换,这就给演奏者的耐力带来考验;(2)速度较快,作者标记为Allegro(快板)。在琶音位置的快速跑动中,能否保持演奏的准确性,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3)全曲除了在第17和24小节中有p(弱)的标记以外,几乎从头至尾都需要用很强的力度来演奏。这就对肌肉的爆发力,特别是手臂重力是否能科学的加以运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弹好这首又快又强、一直持续跑动的琶音练习曲,在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要想跑得快,就必须多用慢速或中速的方式进行练习;(2)快速运动的准确性和持续的强音,都与手指的准备和支撑密切相关,因此在慢练中要有意识的注意手的良好支撑,保持手指在一定程度的积极挥动,并用心熟悉和体会在琶音进行中和弦的把位感,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3)要在快速运动中始终保持强奏,手臂重力的传送与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慢练时应用心体会力量在每个指尖的传递过程。音型向上时需保持住内心的紧张度,并做出渐强; 音型向下时可略微舒缓,形成减弱,好比拉橡皮筋的感觉。


       从第55小节开始的结束段中, 右手出现了两个声部,演奏时要注意对它们的音色加以区别。小指的四分音符是一条清晰的旋律线,应弹得深厚、歌唱、明朗、连贯,充满感情;其他内声部的三个音应稍弱,可以弹得柔和模糊一些。


       琶音类型的练习曲在“740”中还有几首,但它们的写作音型、训练方法都大致相同,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叙述,相信大家通过对这三首不同类型的琶音练习曲的学习与研究,一定能对琶音奏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当然要想进一步的提高与巩固,仅仅通过这三首练习曲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更多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对琶音的演奏进行训练与思考。


       在前六讲里我们对车尔尼练习曲作品740中的音阶型跑动、灵巧型快速跑动以及琶音的弹奏方法和教学要点, 进行了分析和讲解。这些练习曲是这套教材中最为常用也最具使用价值的部分。但是作为一套被使用了几百年的练习曲的经典教材, 它里面所涵盖的技术课题还远远不止这些, 它对钢琴演奏中所需要的技术均有大致的涉猎。虽然这部分练习曲不一定被大家所经常的学习或演奏, 但为了使大家对车尔尼练习曲作品740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我会对这部分作简单的介绍。这期就给大家讲讲740中双音、和弦和装饰音的部分。


       大家都知道在琴上奏出双音其实不难,它的弹奏概念是两个音必须同时整齐的发音,但如果我们只用一只手来对双音进行连续不断的演奏时, 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这最能让我们联想到的就是肖邦练习曲(Op.25 No6) ,那极高难的双音技巧,急速飘忽的跑动音型、神秘悠远的意境,让人莫不为之向往又举步维艰。而“740”中的双音练习正好可以使我们在进入肖邦练习曲之前, 就接触到三度双音的演奏,为将来技术能力的提高与扩展打下基础。


       第10首是一首标准的三度双音的练习曲。篇幅不长,识谱较为容易,但是对于学生来说, 右手双音的持续跑动即使是在不太快的速度里面,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弹好这首双音练习曲,需要注意三点: 1.要尽量把双音弹“整齐”,我们的十个手指长短不一,粗细不均,在与键面接触发声时,很容易出现一先一后的不整齐的现象, 对双音的弹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练习时应注意不同手指的触键点, 要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手指下键的快慢速度也要一致, 才能达到整齐和均匀的效果。2.在双音的走步与跑动中, 因手指不能完全的连续弹奏, 所以经常会遇到转指的问题, 在练习时应特别注意转指的动作衔接,使声音听起来圆滑流畅, 避免音符之间的跳动或音色不均匀的现象。3.慢练是快跑的基础,要想弹好双音, 进行大量的慢速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慢速中可以让手指抬高,积极挥动,以锻炼手指机能, 加强动作和肌肉的协调与记忆。4.双音进行时大多还存在着声部层次的问题,这首曲子右手的双音就需要把外面的声部弹得突出一些, 让高声部的线条略微突出和清晰一些, 以增强声音中的层次感和旋律感。


       第34首是一首用三度双音写成的颤音练习曲,在演奏上它的技术难度更大了。我们除了需要做到在上一首练习曲中所要求的: 整齐、转指动作的良好衔接、声部层次的清晰以外, 还需要弹出快速的颤音效果:

 

       右手在演奏时需要保留住大指的长音,然后在弱指上以颤音的形式,重复连续地进行三度双音的弹奏,并且需要达到连贯、流畅、快速、均匀和清晰的音响效果。此间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有:颤音、弱指、快速、三度双音等。


       在练习方法上可进行慢速的抬指练习, 在慢速中手指快速地抬起和下键,可以锻炼手指(特别是弱指)的独立性、肌肉爆发力和双音动作中的协调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慢练的目的是进行机能性训练,因而每个音的技术动作都是独立的、不连贯的,声音听起来会显得具有颗粒感而缺乏连贯性,因此在中速和快速的练习中,应针对这个问题改变方法,让手指贴键并运用重量尽量连贯的弹奏,以两拍八个音为一组,要注意乐句的走向、音乐性和歌唱的感觉。


      “740”中的双音练习还有两首:第30首和第39首。它们主要的技术课题基本相同,演奏时可以参考前面两首的练习方法进行学习,因篇幅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复述了。


      第40首是一首从头至尾右手都用和弦的形式写作的练习曲。钢琴是和声演奏乐器,弹奏好和弦是重要的基本功。由于和弦有时常变化位置,因此弹好和弦就必须建立准确的和弦手位的概念,我们常常把它称作和弦的“把位感”。我们在演奏时,应保持好基本的手位,指尖做好准备,腕部支撑, 把力量传到琴键里,切忌用松散的手指或手掌敲打拍甩琴键。


      这是740第40首练习曲开始时的音型:

 


      从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要求的是轻快的和弦断奏,并在右手和弦上方标出了跳音记号,因此这首曲子的和弦不是沉重有力的,而应该弹得非常轻巧、活泼, 不需要太多用力;声音应弹得干净、清楚、明亮,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指尖的积极准备和灵敏程度了。节奏上每拍都是由三连音构成, 拍点的第一个音可稍重些;由4指5指演奏的外声部上有一个很好听的旋律线,一定要很清楚的弹奏出来。

 

       在“740”中还有3首以装饰音形式写作的练习曲: No.9、No.22、No.48。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美化音乐、以增加音乐的变化与美感的,它还具有各种各样的弹奏方法。因为装饰音的运用在大多数的作品中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不是音乐或技法的主体,因此这几首装饰音的练习曲,在训练中我们也较少选用,在这里我只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其中的第22首练习曲。


       这首曲子是在B大调上写作的,有5个升号,虽然黑键比较多但弹起来流畅顺手,并不困难。作者在它的开头标明了“颤音练习”,因此右手所有的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跑动,都不需要弹得过于清楚或具有颗粒感, 而是应该尽量的连贯歌唱、轻盈柔美, 类似长长的颤音效果, 对整个音乐起到修饰和渲染的作用。而它最主要的旋律声部并不在高声部的三十二分音符里, 开始时旋律在左手深厚优美的歌唱, 8小节以后旋律又在大指的中声部出现, 而后在小指明亮的高音声部和大指的中声部中变换穿插进行。整首曲子连绵悠长、轻盈灵巧, 极富歌唱性。


       尽管在车尔尼作品740的50首练习曲中,被大家熟悉和最为常用的是它的那些手指快速跑动的部分,但作为一套长期被人们所沿用且极有训练价值的练习曲来说,它所涵盖的技术训练课题是较为全面的。在上一讲中我们谈到了其中有关双音,和弦和装饰音练习曲的学习和演奏,在这一讲里我们谈谈同音反复、八度以及一些把各种技术类型综合使用的练习曲。


       同音反复又称为重复音,是一种特殊的技巧.因弹奏时手指的状态和音响效果很像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的轮指(所以也叫做轮指奏法,顾名思义,它的弹法就是在同一个音上进行重复的弹奏$ 常用的指法有)或者轮指奏法的弹奏需要颗粒清晰& 快速均匀$ 而且极富弹性% 因此在演奏时手指的动作一定要非常的敏捷灵活,下键和离键的速度都要尽可能快% 比较常用的弹法是$ 触键后手指快速离开向手心滑动或迅速向旁边让开,紧跟着第二指,第三指或第四指连续进行;声音如珠落玉盘、圆润、轻巧、快速、清晰、持续不断。当然这种奏法对钢琴本身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琴键有敏锐的反应和良好的弹性,否则也难以弹出好的效果。


       在车尔尼中的第首和第首就是这样的同音反复练习曲第首的同音反复多在两个手指上出现只在第至第小节和结尾部分有三个音和四个音的同音反复出现,此曲情绪轻快活泼、富于节奏性。在演奏时手指第一关节要随时保持良好的准备状态,触键和离键要极为迅速,使音色非常的干净并具有清晰的颗粒状,弹奏,指上的同音反复时,下键后手指应快速的向旁边移动。为后面的演奏做好准备,而弹奏和指法的同音反复时,下键以后手指应迅速向掌心滑动,使乐句和声音都具有连绵不断的感觉。另外整首曲子从头至尾在写作和弹法上都是快速活跃的同音反复,在听觉上容易使人感到单一、缺乏变化。因此在演奏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力度幅度的变化,以增加吸引力和弹奏效果。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