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乐表演的艺术审美体现
张娜(新疆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新疆石河子832003)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表演艺术,声乐表演以其深深的娱乐性、激励性和历史再现性成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强烈欢迎。在欣赏者看来
试分析合唱训练中多声部视唱的运用
魏伦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系,广东广州511400)合唱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音乐发展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合唱水平需要进行长期科学的合唱训练,更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技巧的指导。本文基于多声部
声乐技巧竖口型与抬笑肌微探
姬彬霞(河南省卫辉市群众艺术馆,河南卫辉453100)竖口型与抬笑肌是声乐训练中的两个基本技巧,本文分别从声乐技巧竖口型与抬笑肌的关系、两者与吐字、共鸣及如何在歌唱中合理的使用以及两者的区分这三个方面
浅谈国内流行歌曲的创作与演唱
马雪莱(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四川成都610021)二十一世纪以来,不断更新的媒体介质和媒体平台、不断更新的艺术潮流、不断更新的创作思想和受众审美取向使得流行歌曲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
论流行音乐元素与管弦乐编配的融合
王从军(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南阳473004)本文主要是针对流行音乐元素以及管弦乐编配的融合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了下文当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
民族声乐艺术的线性歌唱特征及其美学价值
刘纯梓(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湖北潜江433100)在我国的传统艺术审美观念里,线性歌唱的特征是最为典型的,这种线性的歌唱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识和理念,成为我国早期人类艺术的主要表达形式,虽然西方的艺术
浅谈歌曲《木兰从军》的演唱分析及情感表达
直运芳(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山西太原030006)《木兰从军》是以北朝乐歌《木兰诗》为文本依据,由刘麟作词,王志信作曲,以我国中原一带的戏曲、曲艺和民歌音调为旋律素材创编而成的一首叙事性题材的民族声乐
浅谈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
张斌(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起源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在那个囯弱民穷而四面列强林立的时代,觉醒的中国大众要求效法西方先进制度,特别是法制和学制,希望达到富
浅析中世纪的声乐艺术之《格里高利圣咏》
张红海(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本文介绍了中世纪的产生及其原因,阐述了中世纪音乐发展的特点,详细地分析了教堂音乐中《格里高利圣咏》的音乐特点与演唱价值,希望对有兴趣研究中世纪声乐艺术的
长笛基本发音与音区转换的研究
彭雪帆(广东理工学院艺术系,广东肇庆526114)长笛的发音质量是学习长笛的重要环节,然而如此重要的环节往往被粗略带过,不被重视。在我学习长笛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长笛基本发音的重要性,长笛的发音质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