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浅析和声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5/10/27 11:28:32  浏览次数: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杨职远 任谦

【摘要】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和声教学尤其重视基础技能与知识性之间的相互统一,在和声课教学中将“站稳讲台、唱响舞台”视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就必然涉及到和声教学中的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问题。当前应用能力培养除了体现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方面之外,还涉及到教学评价手段运用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从和声教学的瓶颈出发,就如何在和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和声教学;应用能力;教学程序;评价手段

作为音乐理论课学习的必要基础,和声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和声学是学好曲式分析和复调配器的重要前提,这对于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从和声教学的理论性特征出发,整个和声教学中的理论运用还应当与基础技能相融合,在学会传统和声技巧的基础上予以实际运用。不少学生在完成和声教学的理论学习后往往无所适从,难以在实际应用中突出和声教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从学生应用能力着手,切实提高和声教学的实效性。

一、和声教学面临的困境

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工作分析,尽管在实际教学中关于和声课程教学已然取得一些进步,然而关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却始终没能在教学程序中有所落实。从和声教学的训练方法分析,关于和声学理论体系建设和功能思维划分方面显得较为模糊,以四声部写作为主导的方式使得高校和声教学实施在教学程序安排方面显得过于按部就班,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导致理论和实践之间相互脱节,因此在教学效果方面也难以取得更为显著的突破。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行简单歌曲伴奏时和弦处理较为混乱,理论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很难得到体现,这也使得当前高校和声教学中对于实践环节更加重视,与此同时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迫切。

二、和声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从和声教学中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分析,除了需要对应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外,和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和声听觉意识的建立也不可或缺,只有真正掌握了基本的和声理论基础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有的放矢,这其中就涉及到三行谱写作、四声部写作以及钢琴伴奏写作的内容。学生所具备的应用能力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对应的和声听觉与思维能力,这是对应用能力的集中概括。教学内容的完善是应用能力培养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充实教学内容来提高应用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声分析能力的提高可借助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展开,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则可借助对音乐织体的充实得以体现。

(二)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在音乐理论基础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与招生考试内容涉及有着一定关联,过分重视技能培养极易忽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是音乐理论教学所不可缺少的,学生由于音乐学习的学生尤其需要被关注。随着近几年键盘乐器逐渐得到普及,一些学生接触键盘乐器的机会增多,这对于和声教学而言也是重要的基础。经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后,学生对于和声学的理解有所加深,然而这仅仅是其行为起点的组成部分之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还与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及价值观倾向有着一定联系,这对于和声教学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和声教学中针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理应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三)教学程序的合理选择

对于和声教学而言,教學程序的选择也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有着密切联系,这是由于和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方法选择方面极易忽略对学生和声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系统化的教学方案构建显得尤为必要。无论是作品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还是和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其中和声分析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扎实的和声理论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完整分析;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实际音乐创作之间有着必然联系,然而这里提及的音乐创作显然是相对浅显的;至于和声思维能力培养则是借助理论知识与实际感知能力的结合达到的一种综合技能。在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过程中,和声教学应用能力培养是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考量过程。

(四)在教学中增强实践内容

和声学理论性强,书面写作内容多,需要在教学中加入钢琴演奏的和声听辩;歌曲的简单伴奏;二声部、三声部等的和声习作合唱练习;电脑作曲软件的多音色和声习作听辨等内容,使学生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

(五)教学评价手段的有效运用

和声教学中评价手段的运用其目的旨在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和声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获得的效果,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针对学生和声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集中体现在考试、键盘和声及单元测试等方面,完整教学评价体系的确立显得尤为必要,这对于教学而言也是重要的反馈过程,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技能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是当前高校和声教学的显著特征,它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能力之外,对于学生的实际演奏能力也有一定要求,能够在完成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后切实提高自我鉴赏与理解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和声课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事,它需要建立在理论课学习与经验累积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辛迪.应用和声教学的多样化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07).

作者简介:杨职远,昌吉学院音乐系,讲师,音乐学硕士,钢琴与音乐理论方向;任谦,昌吉学院音乐系,教师,音乐学硕士,钢琴与音乐理论方向。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3511203278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