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平
【摘要】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产生不同的影响,音乐教育影响社会音乐文化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效果,社会音乐文化影响音乐教育作用的途径。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涉及到社会活动、哲学、文学、美学等意识形态,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德育思想。教育与文化本来就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教育的产生是基于音乐文化的需要,音乐文化又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所以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关键词】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文化;互动
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产生的精神文化产物,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音乐教育还是一种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文化的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其音乐教育内容的核心部分具有文化性,它作为精神的文化产物,是有思想情感蕴含其中的。从古到今,音乐艺术就不是孤立而行的,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涉及到社会活动、哲学、文学、美学等意识形态,并且音乐教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德育思想。教育与文化本来就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教育产生是基于音乐文化的需要,音乐文化又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所以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关联
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产生不同的影响,音乐教育影响社会音乐文化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效果,社会音乐文化影响音乐教育作用的途径。通常情况下我们把音乐教育系统划分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分,下面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分析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关联。
(一)音乐教育的硬件要素与音乐社会文化的联系
音乐教育的硬件要素包含:音乐教师、学生、授课教材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其中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他们担任着音乐表演者以及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社会音乐文化的传播推广是要依靠音乐教师来实现的,音乐教师会选择适合授课对象的知识材料进行授课,对社会音乐文化中存在的现象和成果进行正确的取舍,因此要求教师参与到社会音乐文化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才能推动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互动的发展。
开发每个学生音乐潜能是音乐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学生作为音乐学习的主体,需要积极的参与社会音乐文化生活,将他们所需的音乐文化反馈给音乐教师,从而提高音乐学习的要求,让学校的音乐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学生通过参与社会音乐活动,音乐教师可以间接的获取社会音乐文化的影响因素,通过音乐信息的反馈,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保持学生对音乐热爱的积极性。
音乐教材内容的编写,可以直接反应出音乐教育的本质思想,授课的过程紧紧围绕音乐教材展开,充分体现出对音乐文化存在的取舍。通常情况下音乐教材会把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音乐文化编写进教材中,还有一些会被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作为填充的部分加到学习的内容里,音乐教师对教材局限性的突破,更多的把社会音乐文化内容教授给学生,充分利用有益发展音乐教育的社会音乐文化,积极调控好二者的互动性。
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为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教学设备的缺失会严重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社会音乐文化也对音乐教学中使用的设备需求不断提出新要求,适合音乐教学的设备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音乐教育的软件要素与音乐社会文化的联系
音乐教育的软件要素包含:音乐教育的理念、音乐教育的内容、音乐教育的目标、音乐教育的原则、音乐教育的方法等。想要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性能有一个良性发展,就必须协调好音乐教育软件的五个要素。
音乐教育中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实现,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教育理念是作为一门成体系的学科被提出来,它蕴含全面的科学理念,可以引导音乐教学未来的发展。在实际过程中,应把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
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音乐教材中,教材的内容紧紧与社会音乐文化相扣,同时提取总结过去音乐生活的优秀成果,由此看出音乐教育的内容与社会音乐文化息息相关,音乐教育的内容最大化的反映出当今的音乐现状及音乐形式。
音乐的教学原则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它需要通过音乐教师来发挥其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原则来解决音乐教师中的矛盾,教学原则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通向实际教学的一座桥梁。音乐教育的教学原则指导音乐教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把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渗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个方面,学生才能正确的理解和判断社会音乐文化的现象。
音乐教学的目标是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標准,音乐目标明确了教育培养的方针、内容和方法,经过教学过程的层层分化、步步具体,逐步完成教学目标,最终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学生,音乐教育的社会文化目标也在教育目标中得到体现。
二、音乐教育对社会音乐文化的引入
(一)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文化的引入
流行音乐是社会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大部分流行音乐是商品化的音乐,所以在引入音乐教育之前要对流行音乐的内容进行把关,要分析、解构、判断,去芜存菁。音乐教育可以把流行音乐及知识融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积极开展关于流行音乐的讲座,还可以把流行音乐的伴奏乐器引入课堂。除了以上的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参加流行音乐比赛的平台,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把社会音乐文化传递给学生。
(二)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引入
民族音乐文化是社会音乐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具有浓郁的民族情感,所以将民族音乐文化引入到音乐教育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可以推动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树立平等互利的多元文化价值观。音乐教育要构建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突出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积极与外界交流,以此追求多元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2]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