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节目中,我接着上期的话题(音乐中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听众一起来探讨民族主义音乐中的异国情调。
在音乐、绘画和文学中的异国情调显现出遥远国度里别致的气氛和色彩。不同说,浪漫主义运动大大加强了这种倾向。在十九世纪,异国情调首先表现在北方民族思慕那南方的温暖和色彩,其次表现在西方追求东方那神话般的景象。前者推动德国、法国和俄国的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转而表现由意大利和西班牙引起的灵感。在这类众多作品中,有俄罗斯作曲家的几个著名作品:格林卡的两首《西班牙序曲》、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和里姻斯基--科萨科夫的《西班牙主题随想曲》、德国贡献出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沃尔夫的《意大利小夜曲》和理查·施特劳斯的《致意大利》、法国作品有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和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值得一提的是比才的《卡门》也是这一领域中的杰作。
俄罗斯民族乐派使东方的魅力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由于俄罗斯帝国与波斯接壤,这种异国情调实际上是民族主义的一种形式。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俄罗斯的音乐。里姻斯基一科萨科夫绚丽的管弦乐作品《舍赫拉查达》及其歌剧《萨特阔》,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子》和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伊波利托夫一伊万诺夫的《高加索素描》,这些都属于东方色彩的作品,这些作品至今还风行于全球。一些法国和意大利的作曲家也采用异国情调:如圣一桑的《参孙与达丽拉》,德利布的《拉克美》,马斯奈的《泰伊思》,威尔第的《阿伊达》,以及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和《图兰多特》。
注:欣赏(参考)曲目:里姆斯基一种萨科夫:《舍赫拉查达》
《萨特阔》、《西班牙主题随想曲》
鲍罗丁:《伊戈尔王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伊波利托夫—伊万诺夫《高加索素描》
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
格林卡:《西班牙序曲》(两首)
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
沃尔夫:《意大利小夜曲》
理查·施特劳斯:《致意大利》
夏布里埃:《西班牙狂想曲》
拉罗:《西班牙交响曲》
比才:《卡门》
瓦格纳:《尼伯龙的指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