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家长的正确心态,孩子应该在专业严谨的训练和调整中,学会抱有感恩的心和品位幸福的能力。
钢琴学习精髓在于:孩子应该在专业严谨的训练和调整中,学会抱有感恩的心和品位幸福的能力。在战胜困难中学会坚忍和勇敢。在细致读谱中体会宽容淡定。一个成功而无法感到满足和幸福的人,一个获胜却无视感恩的人,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什么是钢琴赢家?比技术的高超?比老师的卓越?比谁能把孩子练琴时间压得最多?还是比考级程度高?
按着这个思路,难道只有郎朗、李云迪才是钢琴赢家?那天下千千万万琴童都永远是仰望着的失败者吗?!
在提倡和谐双赢的现代生活,我从不这样认为!
如果咱们的孩子同样都拥有钢琴奇才史兰倩斯卡那样——孩童时期就每天练习9个小时的经历、遍求天下名师的指点,他们一样也会成为不错的钢琴家。可是咱们的孩子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机会。
可是这是孩子们需要的吗?社会需要这么多钢琴家吗?
不以进度论成败,不以高低论英雄。
钢琴学习精髓在于:孩子应该在专业严谨的训练和调整中,学会抱有感恩的心和品位幸福的能力。在战胜困难中学会坚忍和勇敢。在细致读谱中体会宽容淡定。能通过这些优秀的金子般的品质和宽阔睿智的胸怀赢得众多的朋友、家人的喜爱和帮助。
为什么焦虑?因为现代网络让我们能接触到最好的教育,因此与生活相比有了落差。这个落差让我们美化了这种可能,感觉如果我有这么好的老师,我一定能。。。。。,可是如今我却这么糟糕,我前途一定是。。。。。
一个成功而无法感到满足和幸福的人,一个获胜却无视感恩的人,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更无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
幸福,永远是人类生活追求的珠穆朗玛山上的雪莲花。有钱的人背负着破产的恐慌、有权的人害怕退休的来临,唯独有爱和幸福,才能使人舒展坐在小窝的一隅,忘却屋外的忙碌浮华,享用自己的那份气定神闲。
成功是能实现的,存折的数字也能往上涨,可是幸福的能力却是需要从美好的童年就种下这粒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