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乐器学习,最重要的往往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发表时间:2025/04/22 08:38:39  浏览次数:108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关于乐器的学习,到底什么是重要的?有些人会说手型很重要,这关于孩子未来的演奏形态;有人说练琴的时间很重要,这是保证演奏水平的基础;也有人说老师的能力很重要,众说纷纭。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最重要的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样......

       1时间不重要
       有些家长总以为每天把孩子闷在琴房里硬练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不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在琴房闷足10个小时就一定能成为钢琴演奏家的。

       音乐需要一定的内涵,其灵魂就是演奏者丰富感情积淀的一种宣泄。每天单纯的硬练,哪怕练法很正确,最多也只是在纯粹的练技巧,而并不能对“音乐”有太大帮助。

        对于幼童来说,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甚至很有可能让孩子们在学琴的初期就产生厌烦心理。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李云迪在德国进修时每天的时间安排。他每天练4小时琴,其余时间散步、看书、和别人交流学习、偶尔也上上网。而只一味的跟人家拼时间、硬练、就无疑于“题海战术”。

        2结果不重要
        家长们让孩子学习音乐是梦想着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音乐家,虽然说现在带着这种想法的家长少了很多,但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要知道学音乐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的,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和练习过就不用后悔了。不要把目标定得不适合自己,也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因为那样的结果只会把自己弄得很累,而且还会产生不良情绪。

       学音乐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学会享受艺术从而享受生活,还有得到通过练琴培养出来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毅力等等。但无论为了什么而学、学成什么样了,都不要做级别和虚荣心的奴隶。

        3肢体语言不重要
        肢体语言不是单纯靠老师口头上的讲述来进行培养,比如“你头再低一些,身体再放松一些,手要做到握鸡蛋的形状”等等。

        其实这种动作要领我们只需要让学童记住就好,就没有必要一直挂在嘴边督促,那样的话即使学生勉强做出来也太生硬了。

        一切要做到发自内心的不由自主的感受所表现的肢体细节才好。也就是说等演奏者能真正了解乐曲了,能发自肺腑地去在琴上歌唱了,就有好的肢体语言了。

        4交流很重要
        艺术贵在交流,只有交流才有提高。交流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老师上课、看别人的演奏、与人聊天等等。有的琴友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与别人交流。

        比如在某个公开场合如果有人说“你也来弹一曲大家欣赏一下吧?”自己就不敢或不愿意弹了。怕比自己水平低的说自己“显摆”,又怕比自己水平高的说“差劲”,想得越多,给自己设下的障碍就越多。

        5兴趣很重要
        一个学生从新手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要培养好这个时期的基础和兴趣。这个时期不仅是教师、就连家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会让孩子培养出好的习惯和兴趣,否则会相反。

         现实中有很多情况是父母自己不喜欢,却硬逼迫孩子学。每到周末,父母要么出去玩、要么家稀里哗啦打麻将、看电视,而把孩子禁锢在孩子的小房间只扔下一句命令“练几小时”,再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孩子”。在这种状态下要让孩子喜欢和热爱钢琴就实在太难了。

        很多家长省吃俭用为了孩子不惜花钱买琴、交学费,但孩子依旧不爱学,这时家长要有必要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练琴环境和学习气氛?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