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浅析海顿钢琴奏鸣曲风格及演奏分析

发表时间:2025/01/11 08:52:52  浏览次数:39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周韵

摘 要:海顿属于西方古典音乐领域著名的音乐家,因其在音域领域开创性的贡献,使得其被誉为“世界交响乐之父”。以往学术领域针对海顿音乐的研究,大多把研究的焦点关注在其管弦乐作品上,而缺乏对其钢琴曲作品的关注,尤其在其钢琴奏鸣曲方面,音乐领域对其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认为,这是目前音乐领域在海顿音乐研究方面有待加强的地方,所以,笔者以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在创作生涯发展方面的不同阶段性,就其各个时期的风格与演奏分析进行了解析,对于演奏分析,主要通过演奏技巧方面进行解析,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音乐领域海顿音乐研究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而提供有益的推动。

关键词:海顿 钢琴奏鸣曲风格 演奏分析

海顿以管弦乐创作著称于世,不过在海顿的一生中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奏鸣曲,其音乐作品饱含真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对世界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世研究钢琴奏鸣曲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拟以海顿在不同创作时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对其演奏进行分析,从而希望探讨海顿在这一领域的音乐创作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及其对现代音乐发展造成的影响。

一、作曲家生平简介

弗兰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奥地利,其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之一,对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推动和影响,其属于音乐创作方面的全能人物,在音乐创作上其广泛涉猎各种体裁形式,并开创性地发展了交响乐和四重奏,其属于西方音乐发展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莫扎特、贝多芬都深受海顿的影响,称其为音乐巨人也毫不为过。

海顿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其父是一名马车工匠,不过因其父母都热爱音乐,从小海顿就被送入教堂唱诗班,学习各类宗教音乐的演唱和乐器演奏,其最初在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学习,因其出色的演唱水平和全能的音乐表现,使得其在唱诗班中担任童声歌手、钢琴伴奏、小提琴伴奏等多种角色,这使得海顿从幼年开始,就广泛接触了多种类型音乐的表演,为其后来音乐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749年,因海顿已经成长为一个少年,声音已经不适合童声唱诗班的演唱,因而离开教堂唱诗班,开始了自由音乐人的生涯。

在著名传记作家格里辛格的《海顿生平纪事》里面,记述了海顿在这一时期的音乐生涯,因其全面而卓越的音乐才能,海顿一开始在维也纳音乐圈内从事各类演唱伴奏工作,其担任过当时著名音乐家尼古拉安东尼波波拉的助手,还担任过著名女音乐家玛丽亚娜冯马丁内斯的家庭教师,1757年海頓受雇与莫尔岑伯爵担任其乐队乐长,这使得海顿通过接触乐队指挥和管理,获得了音乐才能的极大发挥,不过因伯爵出现经济方面的困难而解散乐队,海顿不得不离开伯爵另谋出路。1761年,海顿受雇于匈牙利显赫一时的埃斯特哈兹家族担任匈牙利宫廷乐队副乐长,因其卓越的才能,在乐队乐长格列戈尔沃纳去世后,海顿被升任为乐队乐长,在宫廷从事乐长的生涯使得海顿获得了十分优渥的音乐演奏和创作条件,这一时期海顿创作了大量作品,如其著名的《大管风琴弥撒曲》、《悲痛的圣母》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海顿在步入到壮年时期后作品颇丰,并进行了创作风格的数次转变,因其全能全才的创作特点,使得其广泛涉猎歌剧、清唱剧、交响乐、室内乐、器乐协奏曲等多种音乐作品的创作活动,其创造性地使用弦乐四重奏取代钢琴,以管弦乐取代管风琴,从而创造出新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因其大量成功的音乐创作,使得其在现代管弦乐领域拥有其他音乐家不具备的重要影响,同时因其在古典音乐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其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二、海顿创作时期的划分

海顿与莫扎特、贝多芬都属于维也纳乐派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而这其中海顿对乐派的影响是开创性的。海顿也属于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创作出的作品,也受到当时社会以及后世的认可,为研究海顿所处的年代音乐题材研究提供最为真实的资料,其创作的作品及时在现在也一直受人喜爱,尤其是海顿钢琴奏鸣曲。海顿的闻名与贝多芬之前,当时前来拜师学艺之人也比较多,其中贝多芬曾师从于海顿学习音乐,莫扎特也和海顿在音乐方面进行过深度的交流与合作,三位大师共同为古典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发展而做出了有力推动。虽然海顿在音乐成就上以管弦乐创作而著称,不过其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方面作品也十分丰富,在其创作生涯中,总计创作了62首钢琴奏鸣曲作品,其作品创作跨越了西方音乐的巴洛克晚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属于对音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位音乐家。海顿在钢琴奏鸣曲创作上依据其创作生涯的发展大致可以将其作品风格分为以下四个分期:

萌芽时期(1750-1766)

发展时期(1767-1775)

成熟时期(1776-1788)

巅峰时期(1789-1794)

三、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风格

海顿因属于创作生涯漫长的一位音乐家,由于自身的创作受到不同时代背景的影响,其风格也各有不同。因而其风格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存在一定的变化,依据其主要的变化特征,大致可以将其钢琴奏鸣曲风格分为以下几种。

1.萌芽阶段——风格

在海顿进行钢琴奏鸣曲创作的早期阶段,其写出的十六首作品主要为篇幅中等、内容精炼的作品,尽管在风格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个人特色,但总体上还是继承了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组曲特征。其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作品,主要选择以统一的乐章调性作为基调,海顿把通常一个乐章分成两个不同部分,在每一部分里面,都以具有回旋风格的记号进行标记。在其创作的奏鸣曲首乐章中,大多选择两种类型的主题风格,在作品的第二乐章,则在主题演绎上主要继续前一乐章的主风格而对其进行演化与发展,这形成了整首乐曲统一而变化的风格特征。由于海顿在这一时期主要就职于宫廷乐队,受到当时维也纳贵族对音乐喜好的影响,其在奏鸣曲创作上更多带有体现贵族音乐审美取向的洛可可风格,其钢琴奏鸣曲作品大多在特征上类似与“嬉游曲”,从其后续的作品风格发展情况观察,这一时期海顿的钢琴奏鸣曲在风格上尚未成型,还处在个人思想和情感对作品融入尚不充分的早期阶段。不过这一时期其钢琴演奏的技巧已经十分成熟,这使得其在奏鸣曲的音乐创作上具有很多成功的技巧运用,其还通过发展以往的曲式结构,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发展,这表现出海顿在音乐创作方面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经验和自己独特的思想,这为其后来成长为一流的音乐家而奠定了基础。

2.发展阶段——风格

发展阶段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由于受到当时在欧陆兴起的“启蒙运动”影响,这一时期海顿在音乐创作上开始逐渐摆脱以往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束缚,其创作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使得海顿在钢琴奏鸣曲创作上不论在风格特征,主题技巧上都有了较大发展,其更多赋予了自己的钢琴奏鸣曲以审美性和艺术性,而更多追求跟主题相吻合的技巧运用,这使得海顿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上开始逐步摆脱早期风格的束缚,而在作品中融入了更多个个人感情色彩,这也使得海顿的思想被更多体现在音乐创作中,从而使得其钢琴奏鸣曲的内容相较于萌芽阶段变得深刻复杂。这一阶段的海顿奏鸣曲作品里面,其通过创造性运用宣叙调技巧,营造出非常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悲壮氛围,海顿一改其早期作品中追求闲适、欢快的洛可可审美趣味,而在作品创作上开始追求严肃深沉的主题风格,这是海顿摆脱了宫廷音乐和贵族音乐的功利化创作述求,而真正开始把钢琴奏鸣曲创作当做个人艺术之路探索的开始。其这一时期创作的《c小调奏鸣曲》HobⅩⅥ.20(No.33)就属于带有明显海顿个人化风格的经典作品,在该作品里面,海顿选择以两段体组曲作为乐曲的结构组成形式,首乐章采用肃穆宏阔的宣叙调进行主题的呈现,第二乐章则在首乐章的风格基础上引入抒情内容,使得乐曲呈现出戏剧性的风格变幻与主题发展,海顿还在乐曲的最后乐章设置了具有冲突性的表现技巧,这使得其音乐作品呈现出丰富而富有戏剧性的审美特色,这中对主题风格进行有意识营造和演绎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作品在内容情节上具有一定的发展变化,对比强烈,极大提高了音乐的故事性。

3.成熟阶段——风格

在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的成熟时期,其一方面在技巧运用上更加成熟精妙,同时也开始在一些作品中深入表现与其个人思想与音乐审美方面的追求。海顿受到18世纪以来宗教解放与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主张“个性的解放与自由”,这使得其在音乐创作上开始逐渐跟早期的洛可可风格与宗教音乐风格背离,而逐渐转向对民族性、哲理性的追求,其钢琴奏鸣曲创作在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带有宗教色彩和洛可可艺术风格的作品,但真正体现海顿音乐思想以艺术追求的,主要集中在其不带有上述两种风格的作品中。这一时期其在钢琴奏鸣曲创作上开始运用更多以往作品中从未使用过的音乐语言与技巧,在和声运用上更加具有独创性,其音乐作品所涉及到的主题内容也比以前更加复杂丰富,这表现出海顿已经在音乐创作上行步入成熟期,其作品中已经能够充分表达其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与思想。如其在1776年创作的六首作品,均属于个性色彩十分鲜明,完全摆脱了宫廷音乐风格的独立创作作品。这里面以其(Hob.XVI/29)《F大调奏鸣曲》表现得最为典型,在这首作品中,海顿通过创造性地运用了减七琶音与顿音,使得作品呈现出激昂奋进,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色彩氛围,其卓越的音乐表现力使得这首乐曲被后世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性作品。这一时期海顿还跟莫扎特之间有音乐上的广泛交流与深度合作,通过与莫扎特接触,海顿借鉴了一部分莫扎特的音乐抒情风格,并在其作品中有一定的体现,如其第56首(Hob.XVI/42)D大调奏鸣曲里面,就带有明显的抒情风格,其在慢板乐章方面很多具有对莫扎特作品的借鉴与参考,这使得其作品风格呈现出丰富细腻而富有感染力的特征。

4.巅峰阶段——风格

在海顿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其在钢琴奏鸣曲方面的创作风格开始变得更为纯熟,完全摆脱了巴洛克风格的影响而更加具有独创性,其钢琴奏鸣曲的第58首—第62首(Hob.XVI/48—52)就属于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一时期海顿已经步入晚年,其在音乐领域已经拥有了十分崇高的地位,在音樂创作上不再受制于乐队风格和当时主流音乐风格的束缚,而开始着力追求对个性思想的表达,这一时期其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作品尽管数量不如以前多,不过在内容上却是其所有作品中风格最为成熟、最具有海顿音乐艺术色彩的代表性作品。特别是其第60首—第62首钢琴奏鸣曲作品,不管是结构布局上,还是技法运用上,都已经达到了圆熟精妙的程度,这表现出海顿在艺术创作上已经步入巅峰,其创作思想和音乐情感都可以通过精妙的技巧运用与主题演绎而获得深入表达。在其第62首E大调钢琴奏鸣曲中,海顿创造性的使用了丰富的和声语汇进行音乐主题的表现,通过赋予乐曲更多的调性变化,让乐曲呈现出丰富而富有个性色彩的艺术风格,这使得这首作品表现出交响化的艺术效果,这是其以往作品中无法达到的境界。海顿在转调技巧与主题演绎方面开始追求更加大规模,结构复杂的作品表现形式,这标志着海顿驾驭复杂题材的能力已经充分成熟,其可以运用多种不同技巧而把音乐作品中或者宏伟激越,或者灵动睿智的色彩十分传神的表现出来,这使得其作品对思想和情感的抽象表现力大大提升,从而让海顿音乐摆脱开主题的限制,而带有对人本主义思想的代表性特色。

四、 海顿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分析

海顿钢琴奏鸣曲在演奏过程中对于演奏者自身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运用大量倚音和装饰音与sforzato记号等,对于演奏者弹奏力度和指法以及曲调的整体协调性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演奏海顿钢琴奏鸣曲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弹奏力度的控制

海顿在1766年以前创作的音乐作品,大多是以拨弦古钢琴作为演奏乐器而创作的,所以在此类作品中,海顿大量使用sforzato记号,其运用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含义,如强调特定乐段所具有的结构含义、在演奏方面的处理要求等,其很多时候被标注为f,因而对于海顿作品的演奏而言,不能一味地生硬照搬其弹奏形式,而要认识到其很多作品中的记谱法源于以古钢琴为演奏乐器而创作的,这要求演奏者要从艺术效果上充分考虑古代钢琴跟现代钢琴的区别,并在力度控制上注意按照主题风格进行协调,而避免拘泥于形式而导致音乐效果受到不良影响。

2.倚音和装饰音的运用

海顿的钢琴奏鸣曲里面,有很多倚音、装饰音的运用,特别对于装饰音的运用,其所使用的记号类型多大几十种之多,所以怎样对其进行演奏,长期以来都是音乐界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针对倚音而言,音乐领域通常认为其中带重音的、具有延留特征的音符。通常而言,把其当做后十六节奏倚音的小音符演奏为四个十六分音符。把四分音符的倚音演奏为大音符时值的一半。在装饰音方面,演奏者要注意按照协调一致的演奏原则,在一首乐曲中遇到性质一样的装饰音,要在前后的表现手法上协调一致。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技巧的运用都要注意跟音乐主题相协调,通过这些倚音和装饰音的使用,让曲调彼此的协调性更高,让其更能带人进入意境,让其与作者产生共鸣,让人深深地体会当时作曲家的情感,并且通过技巧的使用对主题的更加鲜明,让主题更加直接,这样才能使得音乐本身的思想与情感通过技巧而表现出来,让音乐内容获得深度诠释。

3.指法的运用

对于海顿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来说,指法运用非常关键,只有合理地运用指法去进行弹奏,才能有效地表现主题,演绎乐曲风格,让乐曲的艺术思想获得深入展现。对于海顿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演奏者在弹奏时要注意在指法上进行合理地控制,目前音乐领域广泛流传的指法主要包括两处(在第29首和第56首),本文认为选择使用约纳斯标注的《海顿钢琴奏鸣曲全集》中的指法较为适宜,虽然其对演奏者具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因此在海顿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中,不仅需要演奏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对作品进行反复的训练,才能让其正常的弹奏作品。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可以熟练的弹奏,在加上对于作品风格的理解,可以在音乐表现上更加体现出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与支持,使得作品的艺术思想获得更为准确的表现,才能真正演绎出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风格。

结语

海顿的音乐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后世研究钢琴奏鸣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无论在演奏还是风格都带有鲜明的独创性,因而其钢琴奏鸣曲属于具有丰富艺术价值的音乐财富,通过对于海顿钢琴奏鸣曲风格以及演奏可以看出,创作的时代不同其呈现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对于海顿钢琴奏鸣曲的研究需要对于其不同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其演奏进行分析,从而才能更好地诠释海顿的音乐,并且通过对其音乐作品风格与演奏分析的探究,可以为音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丰富而富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马煜姗,王霞.探究海顿钢琴奏鸣曲风格及演奏要点[J/OL].黄河之声,2019(21).

[2]赵闰卿.海顿与莫扎特奏鸣曲风格对比研究[J].黄河之声,2019(13).

[3]王遒.海顿钢琴奏鸣曲:从“作者论”到“读者论”的阐释(下)[J].钢琴艺术,2019(6).

[4]杨倩茹.海顿钢琴奏鸣曲的版本差异及记谱解读——以《降E大调第59钢琴奏鸣曲》为例(二)[J].钢琴艺术,2019(6).

[5]李净伊.海顿钢琴奏鸣曲及f小调变奏曲解析[J].戏剧之家,2019(19).

[6]杜琳.海顿的“钢琴奏鸣曲”:重识与再思[J].钢琴艺术,2019(5).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