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中小学音乐作品中的美学渗透 ——以海顿《惊愕》第二乐章为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5/01/11 08:41:51  浏览次数:39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我国从古至今就有着“以美育人”思想和文化传统,而音乐被看作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更加强调音乐的“美育”作用,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堂教学都要求体现“美育”。新版的音乐教材中更加重视音乐作品的选择,尤其重视音乐作品中各方面体现的“美”,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体验音乐中音乐要素、音乐形式、音乐形象和音乐背后的含义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本文将以海顿的交响曲《惊愕》第二乐章为例,从该乐曲的旋律美、和声美、结构美入手,分析如何让学生感受体验该乐曲中的音乐美。

《惊愕》:变奏:交响曲:美学

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作品是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媒介,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美,逐渐让学生产生对美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审美倾向。例如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海顿交响曲《惊愕》 第二乐章,通过对该作品的欣赏,了解变奏曲式,感受交响曲的美,并对交响曲有一定正确的认识。教师应充分围绕这一美学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进行该作品的音乐审美体验。

一、简述海顿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在教学《惊愕》这首乐曲时,向学生介绍乐曲的背景很重要。作为初中学生不仅要欣赏音乐作品,同时要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基本内容。《惊愕》是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作于1791年,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交响乐固定成为四个乐章,给了交响乐一个基本格式。因此该乐曲也为四个乐章,传说当时伦敦的贵族是音乐会的常客,但是他们来听海顿的音乐会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所谓的高雅品位,在那里附庸风雅,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海顿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写了这部《惊愕》。该作品的第二乐章就巧妙的突出了这一主题的特点。

二、简析海顿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特点

第二乐章之所以能从四个乐章中脱颖而出选为“人音版”教材中的第14册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海顿交响曲中最为大家熟知的一首。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该章节中充满了内在美和结构美,以及欢快、诙谐具有民间舞蹈气息的旋律美,这首乐曲采用的是变奏曲的形式,并且主题较为朴实以及简单,海顿老爹将古典主义美学中的讲究对称的结构美与交响曲形式相结合,也是他的贡献之一,本首乐曲的第二乐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简析《惊愕》的教学过程

《惊愕》这首乐曲作为七年级学生的欣赏曲目,对于学生在欣赏中有了一定的高要求,七年级学生经过7年的音乐学习,积累了很多音乐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听觉习惯和基础,并能简单的分析一些音乐作品,简述对作品的感受,因此在《惊愕》的欣赏中,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交响曲,认识交响曲的演奏形式及交响主题发展中的变奏手法的运用。从美学角度来说,初步了解交响曲的结构美,感受交响曲的音色美,由多种乐器叠加演奏的音乐效果,和声的听觉美,体验交响曲中主题变奏的不同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交响乐队基本常识,导入乐曲的学习

播放《惊愕》第二乐章的A主题音乐,从听觉上感受是哪种形式的乐曲,勾起学生对交响曲的回忆,总结交响曲的演奏形式,常规的交响乐队一般有四个乐器组组成,分别是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及打击乐组。接着观看乐队演奏的《惊愕》第二乐章片段视频,从视觉上感受交响曲的形式,加深对交响乐队的记忆。

(二)分段聆听,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和声美和结构美

1.A主题的赏析

聆听A主题音乐,模唱旋律的方式,感受旋律欢快、诙谐具有民间歌舞气息的美。

小结:作曲家运用轻、很轻,再到最后图强的力度变化方式,使得原本平稳的主题产生了让人惊愕的戏剧效果,更加突出强音的重要性,同时也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2.聆听A主题中b乐段的重复

引导学生听出加入木管乐器演奏,旋律的音色有了新的色彩,感受不同乐器合奏出的旋律美。

小结:在这段主题音乐中,作曲家分别运用了力度和音色的变化重复,使得简单的旋律有了新的色彩和听觉感受。

(三)变奏A1的赏析

聆听A1主题部分,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变奏与主题的不同,通过让学生找到新旋律及音高,感受在主题的基础上加入副旋律后的主副旋律交织,感知双旋律带来的音响感受。

小结:在本首作品中,作曲家着重运用了变奏的手法,完成了整个乐章的创作。

(四)变奏A2的赏析

聆听A2变奏主题部分,感受音响中主旋律与A主题旋律的不同。引导学生关注低音旋律的演奏。

小结;作曲家很神奇的只降低了旋律的一个音高,并且家中了低音旋律的演奏,使得整个音乐情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五)变奏A3及变奏A4的赏析

聆听变奏A3部分,听辨在演奏乐器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听觉感受。让学生了解木管重奏的音色美。

聆听变奏A4部分,关注该主题旋律中铜管乐主奏的听觉效果,弦乐六连音对主题旋律的推动作用,及定音鼓有力的强奏烘托,感受整体的听觉美。

四、总结

乐曲主题变奏的发展方式及各段交响音色的层次,让学生感受乐曲结构布局上的美、不同乐器合奏出的音色美和声美,以及变奏手法在交响曲中的魅力。

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聆听着美妙的音乐,欣赏着不同类型的艺术表演形式,丰富了审美对象,拓宽了审美范围。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了不同作品的不同创作背景,不同作家的不同创作风格,学习了音乐文化知识,体验了听乐曲带来的快乐。学生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音乐美学修养得到了提高,进而审美情趣也得以陶冶,而这正是“以美育人”的最终目的。音乐作品中蕴藏了无数不同的音乐美,作为教师应该发掘教材中作品的音乐美,并进一步了解教材外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有更多感受体验音乐美的内容和途径,将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正落实“以美育人”的音乐教学方针。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