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创作特征
马惠琦摘要:门德尔松是介于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伟大音乐家,他的早期作品充分体现了古典和浪漫时期融合的奇妙风格。本文通过论述《随想回旋曲》中回旋曲的创作特征和对主题材料的运用、延伸与发展,以及乐曲中
浅析门德尔松《e小调随想回旋曲》Op.14
【摘要】《e小调随想回旋曲》Op.14门德尔松最著名的钢琴作品之一,也是门德尔松早期作品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但仍然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严谨性。本文通过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
浅析门德尔松的《谐谑曲》(Op.16 No.4)作品风格和技巧特点
摘要: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讲求高雅的情趣、适度的表情、精湛的技巧和音乐的形式美。他用清晰淡雅的音乐语言将作品打造成精致的细腻制作。其中钢琴作品《谐谑曲》Op.16No.4时而活泼跳跃,时而清新流畅,它的
年轻而闪亮的纯粹之音 门德尔松的两部《D小调协奏曲》
文字_柳依童音乐史上有一位“少年”,他永远意气风发,无忧无虑地畅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他便是门德尔松。1809年,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出生在汉堡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一位钢琴
浅谈门德尔松《第一钢琴三重奏》结构分析
李杰(海口经济学院艺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27)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犹
刍议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的影响及意义
盛辉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继承了古典乐派的传统,也在其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音乐强调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其他类型的艺术相结合,提倡发展综合性艺术,所以音乐作品大都充满幻想色彩。本文通过对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和演奏分析
殷楠摘要: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巨匠,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则是其在弦乐领域的代表作,作品形式完整,内容丰富,堪称是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一颗明珠。鉴于此,本文从这部作品的背景谈起,就其作品的创作和
浅析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艺术特征
陈成哲(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一、《随想回旋曲》创作背景(一)门德尔松生平简介门德尔松是在1809年出生于汉堡的犹太家庭。他与莫扎特一样也是一位神童,9岁就在各种场合公开演奏,12岁便创
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探究
雷寞【摘要】门德尔松是19世纪上半叶的音乐家,其音乐作品曾一度作为新教国家的经典,被广为传颂本文以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就门德尔松的风格特性作出分析,突出了门德尔松的艺术风格,表述门德尔松的创
门德尔松作曲技法中的“悬念设置”与“真假交错”特点研究 ——以Op.30 No.
张晓露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音乐系,安徽芜湖,241008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