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中西方音乐思想的碰撞 ——赏析古筝《箜篌引》

发表时间:2025/04/20 07:11:25  浏览次数:60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徐 姝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箜篌引》是庄曜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一首古筝曲目,该曲取材于唐诗中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此曲打破了古筝传统的五声音阶的定弦方式,采用人工定弦方式,融汇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并且很很巧妙地传达了中国独特的韵味,带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一首优秀的现代筝曲。本文从创作背景、创作手法和创作特色方面做深入的解析,以便更好的了解这首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含义。

箜篌引;音乐交融;创作背景;创作特色

一、《箜篌引》的创作背景

《箜篌引》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筝曲走向了一个新的历程。作曲家们在古筝演奏上面不断的探求新的表现形式,挖掘新的元素以及音色,比如在琴码的左侧刮奏,增加了音响的不协和性,营造出波澜壮阔的效果;或者在突出古筝韵味的同时,左手在演奏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开创了新的双手演奏技巧。

这一时期,专业作曲家的加入也为古筝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它们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术与创作手法,尝试突破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的定弦方式,以独特的音阶调式定弦,在乐曲中注入和声复调的概念,极大的增加了古筝演奏的张力和感染力,为古筝创作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并创作出了很多个性鲜明、音乐语汇丰富的乐曲。如《幻想曲》,乐曲中大调与小调音乐色彩的明显对比,以及绚丽的和声和优美的旋律都给乐曲注入的新的生命力,使人耳目一新,陶醉其中。

严格的来说,从60年代末期起,西方音乐的多元化就更为明显,有的作曲家坚持以前的音乐风格的写作,各种流派的音乐也依然存在;但此时也出现了新的动向,即重视传统。如此一来,两者都可存在,那么新的、旧的也就没有明显的界限。萨尔滋曼曾在他的《20世纪音乐》中说道:“对于年轻作曲家来说,所有的屏障都坍塌了,分类被破坏了,任何状态都是可能的”。于是,在这个时候,没有了界限,音乐风格和音乐的类型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而音乐领域的多样化也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地球村”的概念正在形成,资源共享的时代已经开始,作曲家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广泛的资料并吸收各种养分,开放、包容的音乐环境给音乐家们不断的注入灵感,东方与西方的距离在不断的缩短,各种音乐风格孕育而生,从而形成由不同类型音乐组成的混合体,它们相互包容,构成了多元的、折中的、包罗万象的音乐文化氛围。《箜篌引》就是在这样一个音乐元素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下孕育而生。

二、创作手法

(一) 音阶排列

在音阶上,《箜篌引》打破了传统了五声调式音阶,采用了独特的人工合成的音阶。



这种别树一帜的定弦方式,奠定了全曲浪漫、多变、隐秘的感情基调。作曲家庄曜先生在传统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将“1”和“5”升高半音,产生了不协和的小二度音程,这样的音阶排列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韵味,又很自然的将20世纪西方音乐色彩融入其中。音阶中出现的不协和音程给人以紧张、尖锐、矛盾的不安感,给全曲增添了一抹奇异的色彩,如同身临秘境。

(二)多变的节奏

节奏在旋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节奏是旋律构成的“骨架”,它的作用在于能够给予乐曲鲜明的性格,任何旋律如果离开了一定的节奏骨架的支撑,也就丧失了它的表现意义。《箜篌应》这首乐曲在节奏有着极大的自由性,乐曲中有大量的自由延长记号、反复记号、和散板的标志,并且伴随着很多的装饰音、倚音、及三连音、六连音,切分节奏的运用,为乐曲增加了灵动性和跳跃性。在节拍上,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稳定性。乐曲中拍子的不断转换为乐曲注入了活力,乐曲中长音与短音巧妙的结合,营造出了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音乐氛围。重音和跳跃性节奏的出现,赋予了乐曲一定的舞蹈性,丰富了音乐的感染力。

(三)丰富的和声效果和开放性的乐曲结构

和声相当于音乐中的肌肉,它赋予音乐以功能性的发展动力,《箜篌引》中和声色彩丰富,在纵向结构上,乐曲较多的使用“非三度”的叠制和弦,赋予乐曲以离奇、奇幻的意境。在横向结构上,出现了很多未解决的音或者音程。无论是横向结构还是纵向结构,都体现了20世纪世界音乐创作多元化的音乐思想。

在乐曲结构上,《箜篌引》是属于开放式的乐曲结构,庄曜先生曾说:“创作这首作品时,并没有刻意考虑结构的问题”,这说明在这首乐曲的创作上,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作者的灵感。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作品在写作方法上借鉴了西方的作曲技巧,但整首乐曲都夹杂着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语汇,左手的按滑将中华民族乐器的细腻表现的淋淋尽致。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含蓄、空灵为上品,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意境,通过意境引发人的想象,升华人的情感。该曲在力度、音色、节奏上都表现出极大的自由,营造出空灵、浪漫的音乐气息,赋予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表现出了作者的浪漫的思想情怀。这正符合中国传统音乐所要展现的,也正是这首乐曲的精华及魅力之所在。这首作品也为后续创作的作品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以及创作方法,是现代筝曲的优秀作品,影响深远。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