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诗童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扬琴曲《林冲夜奔》由我国著名扬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项祖华先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完成。是一首中国传统器乐创作与中国戏曲相融合的大型扬琴独奏曲,是我国扬琴在继承与发展中改革创新的代表性成果,堪称经典之作。尽管当下新作品日益丰富,但对传统经典曲目的演奏和传承仍然十分必要。
扬琴;《林冲夜奔》;演奏诠释;
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属于大型扬琴套曲《国魂篇》中四阙之一,曾被誉为“当代中国扬琴音乐曲库中之绝唱”,是众多扬琴曲目中的经典之作。该作品以《水浒传》中林冲为主人公,以其中第十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为故事原型,汲取了昆曲《宝剑记·夜奔》中的昆曲元素为音乐动机,采用了复三部曲式与标题音乐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融入了指套滑抹、拨片摇拨、双音头琴竹等多种新型扬琴技法,成功塑造了一位忠君爱国的英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如泣如诉,气势恢宏的英雄赞歌。
引子
采用了昆曲武场中独特的节拍与节奏型,模仿了昆曲中武场的锣鼓打击乐伴奏。其中齐竹与轮音在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中不断变换,这种由点奏到轮奏,由慢起渐快再渐慢,由强到弱再渐强的特点与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相呼应,音乐此起彼伏的变化与主人公的情绪紧密相联。演奏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乐谱上的强弱记号与力度符号,还要根据呼吸来调节乐句之间的气口使乐句更加分明。该部分虽为散板,但“散”中要有“聚”,注意音符之间松紧结合,使音乐错落有致。该部分运用双音头琴竹击弦,使音色更加饱满,富有立体感。在演奏之前,要调整好内心的情绪,以适应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一、愤慨地
音乐由此进入主题,采用了昆曲《宝剑记·夜奔》中[新水令]曲牌的曲调。为使乐曲更加契合的与昆曲相交融,作者在部分音头添加了装饰音,以表现昆曲中的音调唱腔,使音乐更加形象生动,富于歌唱性。C大调部分为第一乐段,速度较慢,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轮音技法来表现林冲压抑的情绪。演奏时声音保持平稳,其中穿插了左手反竹轮音,仿佛林冲在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要做到情系其中,乐、情相结合。第二乐段转为F大调,且速度比前一部分稍快,主人公内心的思绪被展开,情绪颇为激动。五小节过后即第三乐段,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不安与彷徨。其中穿插了两处“摘音”,这种声音模仿了戏曲中板鼓声,以来表现主人公林冲内心的踌躇与犹豫不决。结尾处加入了滑拨技巧,模仿风吹的音响效果,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以此来转换音乐的情绪进入快板。
二、夜奔
夜奔部分表现了林冲冒着风雪连夜冲上梁山的情景,根据调式的变化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虽然是小快板,但是速度不要太快,声音要坚定,表现了主人公冲上梁山的决心,描绘了他稳健而扎实的步伐。第二乐段的速度是慢起渐快,上行时要控制好速度,逐渐提速,到了十六分音符下行时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还要注意十六分音符的颗粒性与清晰度。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主人公的情绪也越发激动,速度随之提升,但要快中求稳,音出坚定。整个这一段音乐,速度从慢开始一层层加快,力度也由弱逐渐增强,两声部织体上的交相呼应与力度上的起伏变化,生动地再现了主人公在山林中穿梭,速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的情景。
三、风雪
这是整个乐曲的华彩,主要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的音阶模进和半音阶序进的创作手法,以此来表现主人公激动复杂的心理与呼啸凛冽的风雪。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将半音阶演奏的流畅清晰,富有颗粒性。为了增强音乐情绪,后升至G大调。整体的速度和力度也有所提升,通过六组快速的前八后十六与两组半音阶上下行将音乐推向高潮。而后又是四组上下行交替的半音阶,要注意此处的力度变化层次,把握好对音乐强弱的控制力,并做到弱而不虚,强而不噪,还要注意半音阶之间的衔接应似行云流水一般。生动地再现了林冲上山时狂风暴雪,寒风凛冽的场景,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呐喊与激烈的斗争。在本段的结尾处,运用滑抹与摇拨的技巧。演奏前需将左排下方第一个音其中三根弦调成#f-a-c三个音,左手带好指套由快至慢连续左右滑抹,同时右手用拨#片进行摇拨,以此来表现暴风雪呼啸的音响效果。
四、上山
这部分在是乐曲的再现部,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为辉煌的广板,这一段再次运用了双音头琴竹来演奏。丰富的和弦与双音为音乐增添了浓厚的气氛,描绘了主人公历经艰险上山后与梁山好汉相聚的生动画面。由于该段的十六分音符为双音与单音交替出现,所以在演奏时要注意双音头琴竹的使用,无论单音还是双音,都要保持力度的均衡,声音切勿出现“一瘸一拐”的现象。第二乐段的风格与第一乐段不同,速度上明显加快,节奏更加紧凑,八度齐竹的三连音由弱渐强再一次将音乐推向了高潮,并稳妥地将乐曲拉至尾声。而尾声部分加入了一段戏曲“急急风”的鼓点演奏,使整个乐曲在气贯长虹,辉煌热烈之中结束。
《林冲夜奔》这首作品作为中国扬琴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是扬琴作品中的经典,在新作品层出的今天,他依然像是不老的神话,活跃在舞台上,鲜活且富有内涵。它以自身独特的的艺术魅力感染着我们,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与扬琴学者们不断传奏下去。
[1]张力群.扬琴曲《林冲夜奔》的创作特色与演奏诠释[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
[2]刘燕子.项祖华扬琴作品的音乐学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何昌林.艺攀高峰 琴誉世界——记著名扬琴艺术家项祖华教授[J].音乐爱好者,1996(04).
J60
A
芦诗童(1992—),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山东师范大学2014级艺术硕士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扬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