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晶妈妈
任谁都会把钢琴与优雅连在一起。你看,弹奏者云鬓步摇、长裙曼地、指尖若舞、乐音绕梁,一派阳春白雪的盛况。可是,你体会过培养琴者的过程吗?也能如此优雅吗?
在想象中,我觉得自己是一位优雅的妈妈,跟女儿柔声细语,无话不谈,彼此信任,相亲相爱……然而在现实中,我却常常蓬头垢面、张牙舞爪、冷嘲热讽,是一位与淡定、高雅毫无相似之处的咆哮疯妈。比如:“小晶,该去练琴了啊!”我发誓,我说这句话时绝对语气可人、温柔有加。于是,在孩子答应声中,我刷了一堆碗、拖完了地、端出3盘成品菜后,发现孩子仍原地未动地在玩电子产品时;又比如,一位玩游戏时阳光灿烂、巧笑嫣然的小朋友,坐在琴凳上,瞬间晴转多云,乱弹,把优雅的曲子变得和弹棉花相媲美时;还比如,一共40分钟的练琴时间,中途去了一趟洗手间、喝了两次水、离开琴凳3次找东西时……这样的时刻,我早忘了做一位优雅妈妈的想法。我只想蓬着未收拾的头、挥舞着手中的拖把或锅铲,狂叫如雷,演绎一派大人吼、孩子哭的热闹景象。
既然大家都要这么蓬头垢面,那就不学了吧。如果放弃,每天可以省出至少一小时的时间,每周可以节约一笔钢琴课的费用,每年可以少去钢琴这个一次性投资的大件固定资产的定期折旧,我和小晶也必然相亲相爱,少去无数冲突。
“小晶,这个琴别学了吧。”这个谈话从这里开始,往往以小晶赌咒发誓一定要好好练琴而告终。其实回到现实中,该不练还是不练,该有冲突仍有冲突。记得考级前夕,我特意请假回家督促不能沉心练琴的孩子,还准备了一根杯口粗的棒子,握在手中,当她再一次如坐针毡时,我终于挥动了手中的棒子……
但是,看看她肉肉的胳膊、嫩嫩的手、白白的腿,我这个棒子最终只能抽在了自己的腿上,同时伴随着我恶狠狠的话语:“你这样的练琴态度,当然是我没有教育好,打你,我舍不得,那就只好惩罚自己了……”孩子惊着了,恐慌中的练习态度好了很多,而我在那一刻,青筋暴露,咬牙切齿和优雅这个词确然毫无关联。
但这是长久之道吗?扪心自问,我并不希望小晶放弃钢琴。我并不是为了让她获得一张考级证书,而是希望通过我的坚持保护孩子的兴趣,成就她的一项爱好,让她在未来因多了一项技能而增加自信。每当这个时候,就会记起小时候,我握笔的姿势不对,妈妈准备了一把做衣服用的木尺,威胁我:只要不正确握笔就用尺子打我的手。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妈妈舍不得打我这个道理,心里确实紧张了几日,写字时也认真板着姿势,但几天以后,我就懒了,先是试探着恢复老姿势,然后见妈妈没有反应,就故態复萌了。于是,直到今天,我仍是那个别扭握笔姿势,写多了字手就疼……那时我喜欢上画画,妈妈认识一位画家,开馆授徒时让我也去,可我却在报名时突然为每天路途奔波而退缩了。我没学,妈妈也没有坚持,于是,直到今天,我还是不会画,只能在多才多艺的同事或者同学面前自惭形秽……心里不是没有后悔的,甚至在一百次埋怨过小时候的自己后,也曾有过对父母的一点点迁怒,为什么不再对我多一些要求呢?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把自己走过的弯路告诉孩子,盼望能让孩子的未来走得更顺利、平坦。殊不知,很多弯路,只有自己走过了才知道有捷径,有些跟头,只有摔过了才知道如何迈步。
因此,我仍然想在孩子兴趣学习这件事上,再多一些强势与干涉。因为我知道,虽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在后悔之后重来,但需要花在兴趣学习上的时间,是无论怎样后悔也无法重来的。年少时浪费的时间,成年后多少倍也无法弥补,因为最美好的精力、年华、领悟力和可以心无旁骛的时光真的无法再来了。也有琴童妈妈对我说,大约要放弃钢琴了,太占用时间,孩子不爱练习……我充分理解,这个孩子和小晶一样从5岁开始学琴,已经坚持了6年,实在是辛苦。但这一放弃,我能预见孩子长大之后才会觉醒的后悔……
人们总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但在日复一日的反复枯燥的练习中,能占上风的必然是爱玩的天性。大人都好逸恶劳,更何况孩子?想不做任何督促,指着孩子自己的兴趣和自觉成就一项技能,让娴熟的琴童与优雅的妈妈共存,必然矛盾。所以,我还是会坚持,在坚持的路上,继续地不优雅、不浪漫、不温柔地做一位监督孩子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