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奖惩的艺术

发表时间:2025/01/27 07:26:22  浏览次数:5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吴骏+柴林

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奖励和惩罚孩子也是。

真的需要奖励吗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曾说:“‘使一个人工作你就要在他眼前举着黄金的观点是个肿瘤,不是公理。长久以来,我们都这么干,以致忘了还有其他的办法。”

不能按照培养肿瘤的办法育儿。很多学习方面的事情是份内的事情,不一定要奖励,只需平静地给予肯定即可,过多赞扬的话也可能是多余的。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有时赞扬反而让孩子不知所措。

非物质奖励更好

对于认识能力有限的低龄儿童,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致,可以适当奖励,例如小贴纸、小的学习用品、美食、玩具、衣服、零花钱,作为偶尔的奖励也无碍。但从长远看,这些物质奖励容易转移注意力,不利于孩子建立和巩固内在的学习动机。做过教师和父母的人都知道,这些小奖励的时效很短,有的几个月之后就完全失效;有的只对四五岁以下的儿童有效。物质奖励的问题在于必须不断加码,它不是长久之计。

怎么办?

首先,奖励的时候要表明是鼓励孩子的行为,奖惩都要“对事不对人”。

其次,请对孩子说“我喜欢听你演奏”,并且认真地听,请孩子为自己重复一遍或几遍。这就是一种奖励。制造机会请孩子为其他人演奏,把音乐的快乐传递给其他人,也是。长久之计是家长和孩子都真心、无条件地爱音乐,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爱是无条件的,必须有物质奖励的做法是交换,不是爱。

奖励最好和成长有关

学音乐的奖励最好和音乐直接相关,例如音乐学习的用品、听音乐会、购买一张音乐CD、假期去参加音乐活动等等。参观博物馆,和孩子一起外出旅行也是不错的选择。各类电子产品容易占用儿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好不要用它们作为奖品。

奖惩来自生活,而非父母作为权威做出的决定

不要定期按量奖励。有的家长在每次上完课或者练完琴就给孩子奖励,或每周带孩子去上课之后都给奖励。这违背了“做份内的工作无需奖励”的一般原则,而且一旦不能兑现,孩子的意见会很大。这么做的家长,可能是受到了社会上的“按劳分配“”定期考核”的影响,有“把孩子控制起来、树立我的权威”的心理倾向。但家庭不是公司或工厂,儿童和成年雇员的差别很大,他们的心智成长规律需要得到尊重。家长朋友需要灵活运用“延迟满足”的原理,不定期地奖励孩子,并且告诉他们:

1.不是每次都有奖励;

2.奖励不一定总是由爸爸妈妈做出,也可以自己奖励自己;

3.不能借用奖励之名去放纵自己的享受活动。

坚决避免打骂

教育中少不了惩罚,但惩罚有很多种。一个热点话题是体罚,发达国家也有讨论。有的家长认为体罚必要,大概是受了等级社会思想的影响,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或团体里,上级经常不考虑下级的自尊心,用暴力手段(包括体罚)去控制下级。但现代家庭一般是平行结构,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育儿宝典《希尔斯育儿经》第12章详述了不要责打孩子的10个理由:

1.责打为孩子做出了打人的榜样;

2.贬低孩子的价值;

3.贬低父母的价值;

4.损坏亲情;

5.可能会升级成虐待;

6.并不能改进孩子的行为;

7.会激起父母和孩子心中的怒火;

8.给孩子留下痛苦的记忆;

9.存在长期不良的影响;

10.根本不起作用。

该书第13章《替代打屁股的各种办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建议家长朋友们都读一读。有人说,某著名的音乐演奏家小时候也被打过,可见“棍棒教育”不是那么坏。但是,一个案例说明不了问题。并且,如果我们仔细看那位演奏家的成长史,就会发现反面的证据:他周围的成人给予他的关心和支持更多。

关于体罚,过去几十年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不计其数,结论都是:体罚是错误和毫无必要的。限于文体,仅举几例。2009年,Akemi Tomoda等专家的研究发现,被严厉体罚的孩子的大脑灰质体积减少,即严重的体罚会损伤大脑发育;发表在2011年《认知神经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体罚越多,孩子自制力越差;欧美国家还有一些长期跟踪研究,时间长达15~20年,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在各个文化层面和种族里,打孩子都是百害而无一利,没有发现一个“打成才”的案例。有爱心的家长,不会希望自己孩子身上发生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例外。

成人打孩子的心理原因很多,例如觉得自己失去了对事情的控制;其他地方的愤怒情绪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迁怒)。这样的家长需要反思,逐渐学会自控,改用其他表达方式,并且要反思自己是否真的爱孩子,是否愿意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其他方式(例如和孩子一起讨论和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孩子交流。

避免情感绑架

有的家长会用这个句式威胁孩子:“你要是不怎样,我就怎样。”例如“你要是不练习,我就不管你了”。这是在操控孩子,会给孩子留下时间很长的心灵创伤。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我给你的爱”与“你的行为和表现符合我的期待”,这两件事情如果放在一起讨价还价,那就是“做买卖”,不是爱了。家庭里不能有这种“经济学思维”。同时,父母之爱也是有底线的,另一个极端——溺爱孩子也不可走。

直观的进度表和奖励记录

有的企业管理经验可以借鉴到家里。例如: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张练习时间表,挂在醒目的位置,每天填入练习时间和内容,让孩子得意地展示自己的进步。经常(一周或一月)更换设计和填写方式来保持新鲜感。小孩子的耐心往往有限,也许一周之后,家长就应该兑现一点小小的承诺。

个人的经验

笔者的孩子吴韵喆12年前刚开始学琴时,启蒙老师黄佳音是这样奖励他的:除了口头不断地肯定外,一是上完课让他自己在盘子里挑一颗糖果,二是制造公开表演的机会,比如把很多琴童(各个年龄段的)和琴童家长聚集在他的客厅里,开演师生音乐会,他本人也表演。同时还有一个“威胁”:“如何练得不好,要把小提琴收走的哦!”黄老师用“非物质手段”把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到练习这件事情上。第二任老师甘本先生没有任何奖惩,从来不批评孩子,只是耐心地、反复地提要求,还会延长上课时间且不收费。我们把这当作一种奖励。韵喆和妈妈一起制定过练琴进度表,把任务分解,完成任务换积分,再用积分换卡通时间或读书时间。这个办法帮助他把注意力放在练琴效率上,但也只用了一小段时间。记忆里,从拜甘老师为师起,韵喆的学琴也就和奖惩无关了,因为他的关注被引导到了音乐学习上。每感觉到一点进步,每学到一点新的知识,每产生一个新的疑问,其中的兴奋和满足都算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奖励。

结 语

奖惩手段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自律和自我激励。家长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艺术化地设计和改变奖惩规则,不能主觀愿望过于强烈,不能生搬硬套企业里考核员工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褒和贬都可能干扰正在从事某项活动的儿童,一些围绕儿童设计的奖惩规则有可能强化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理想状态是家庭里有一个稳定的情感结构,家长和孩子一起享受音乐和音乐学习过程本身的乐趣,共同面对其中的挑战和困难。成长本身就是奖励,何需更多。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