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练琴的十项基本原则(罗伯特·盖尔策)(1)

发表时间:2025/04/22 11:43:17  浏览次数:113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1
总是要准确地知道自己需要练习些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练习这些东西

如果练了几个小时的琴但是毫无进展,这实在是最令人烦恼不过的事了。因此我们就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的困难是什么,以及造成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并找出克服困难的正确办法。


为了有效地进行练习,我们需要懂得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则,并能以不同的方式运用这些原则,以找出最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练习方法。


首先要考虑我今天练琴要完成哪些任务:在开始练琴之前花三分钟思考一下,比三个小时无目的地反复练习要有价值多了,因为后者只会使坏习惯加深。

2
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好练琴时间


应当事先把练习各种不同内容的时间分配好,这当然要根据目前的任务以及有多少练琴时间而定。总之,要有当天的、本周的甚至更长的练琴计划。


练习范围大致有下面五个方面:

1、学习新的内容(新的演奏曲目和技术)。
2、练习某种具体的技巧(例如揉弦或跳弓)。
3、保持和巩固已掌握的演奏曲目和技术。
4、准备音乐会、比赛或考试的曲目。
5、以新的音乐处理方式复习旧的曲目。

这五个方面可以结合起来练,也可以互相交叉起来练,但通常其中某一个方面是主要的。


在制定练琴计划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例如:你可能是:

1、仍在学校读书,日程要受学校课程表的限制。
2、在学校读书,而且还要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工作。
3、作为一位业余爱好者,只能花有限的时间进行练习。
4、已经是一位很忙碌的专业演奏者。
5、极少数有着大量练琴时间的人(例如处在假期中或者只是因为特别幸运)。

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到底每人需要练习多少时间呢?总的来讲,当我们学习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只要我们能够没有技术障碍地表达音乐就够了,用不着再多练。因为克服技术障碍是消除舞台恐惧的最好药方。没有目的地每天练习八小时是不可取的;而有效果地练习两三个小时、比无效果地练习六个小时要好得多。


另外,了解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要能很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便采取相应的练习措施。更要学会能客观地听自己的演奏。


有些人学习得很快,可以毫不费力地就把乐曲记住了,有些人则要花很大的气力,才能把东西背出来。但学得很容易也可能不完全是好事:如有的人学得很快,可是不能很好地保持所学到的东西,有些人每一点进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劳动,但是他们学得很牢固,而且理解得也很深刻。

3
只有多次重复正确的东西,而不是重复错误的坏习惯,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有时我们反复练习一个乐句,经过多次的试验,最后终于把它拉出来了,这时我们会感到“啊!我总算把它学会了”。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用不正确的方式演奏了许多遍,而用正确的方式只演奏了一遍。


由于使用不正确的方式反复练习了许多次,而正确的方式只演奏了一次,所以不正确的方式就非常容易再现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反复练习一个乐句时,当我们第一次能正确地把它演奏出来之后,还必须继续使用正确的方式反复进行练习,直到把它变成下意识的习惯动作,并能把所有不正确的痕迹都去掉为止。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