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中国钢琴作品触键技巧浅议

发表时间:2025/01/12 13:21:41  浏览次数:28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摘要: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因宽阔的音域、优美的音色、准确的音律、灵活自如的弹奏方法,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乐效果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在钢琴上再现中国音乐的美,需要对触键技法有更多的了解和训练,透过中国作品的创作特点了解其民族特点,才能将触键技法科学运用于中国钢琴作品中,最终演绎好中国作品。

关键词:钢琴演奏  触键技巧  音色效果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073-03

音乐是跨越国界、民族的世界语言,也是跨越历史时空的永恒存在,通过声音的巧妙组合来抒发情感,从而产生共情。钢琴作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凭借宽阔的音域、优美的音色、准确的音律、灵活自如的弹奏方法,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乐效果,有了“乐器之王”的美誉。想要弹奏出不同的音色效果,将每个音符中蕴藏的情感最恰当地表达出来,掌握扎实的触键技巧是关键,这需要手指与手腕、手臂协调的配合。钢琴是起源于西方的乐器,在表达中国作品时,需要通过怎样的触键技巧来达到具有民族特色的音色效果,从而表现出中国作品的韵味,这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钢琴演奏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的关联性分析

钢琴作品要呈现出良好的艺术效果,一方面离不开钢琴本身的客观呈现作用,比如材质好的钢琴音色效果更好,反之亦然;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离不开演奏者触键技巧的掌握程度。能否将钢琴的音色效果最大化的呈现,触键对钢琴艺术效果占决定性作用。目前关于演奏技法的研究普遍认为,触键技巧三个关键要素为触键力度,触键角度和手指触键的方式。

(一)触键速度

触键速度是影响音色的关键因素。手指接触琴键的瞬间速度,直接影响声音的音色效果。当手指力度、触键点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触键速度弹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强奏快触键”一般会产生声音饱满明亮、果断干脆的颗粒性音色,而“强奏慢触键”则有深厚温润的声音色彩。初级学琴者往往会忽略触键速度,仅仅使用力度的处理。这样的弹奏,会导致声音效果不尽人意。比如,用很强的速度演奏快速断奏的片段,如果忽略了初见速度,就会弹出强而笨重僵硬的音色。相反,如果将快速触键和强奏结合弹出断奏,就能听到颗粒有弹性的强奏音色。

因此,触键速度和触键力度、角度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触键技法组合,这些不同的触键技法可以给不同的作品带来不同的风格,达到音色层次丰富的声音效果。

(二)触键力度

从物理发声原理来看,当你使用越多的力度弹奏,音量越大,反之,音量则小。初级学琴者容易出现弹奏音量大但声音尖锐,音量小却声音虚浮的情况。可见触键的力度还需要与触键的速度结合起来,才能精准把控音色,弹出好听的“强奏音色”或“弱奏音色”。练习触键力度,可以分为几种组合方法:慢触键强奏;慢触键弱奏;快触键强奏;快触键弱奏等。这四种基本的触键技巧组合,可以说是钢琴触键方法的基本框架,当然,根据不同的作品需要,我们要在触键的细微控制力上再下功夫。任何脱离了触键速度的力度训练都是徒劳,应该巧妙结合其他的触键技巧训练,才能弹出作品所需的音色。触键力度的控制度也是影响音色层次度的关键。比如好的演奏家可以同一个音弹出20个不同的力度,那演奏出来的音乐层次肯定就非常丰富。反之,如果只能作出两三个力度,那音乐的空间感就很受限。

(三)触键角度

触键角度,即手指与琴键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是影响触键音色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触键角度,会协助演奏者弹出不同的音色。例如,当需要表现柔和的声音时,手指与琴键角度可以变小,推着往下慢触键来使音色变得柔软。当需要表现果断颗粒的声音时,手指与琴键角度呈90度左右,快速击键,从而弹出干净清脆的音色。因此,结合触键角度,我们常在教学中用“推”“抓”等来形容指尖触键的瞬间感觉。

著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陈培勋先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中国钢琴作品。他运用娴熟的创作技法,将中国作品的韵味完美地在钢琴这件西方乐器上呈现。本文将以陈培勋先生的《平湖秋月》钢琴作品为案例,系统阐述如何通过触键技巧来展现这部极富广东音乐韵味的作品,如何既保留原有曲调的民族美,又展现钢琴艺术的魅力,从而为演奏中国作品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二、钢琴曲《平湖秋月》创作背景

陈培勋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祖籍广西,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从事钢琴学习工作,青年时期先后师从管风琴大师拉夫特、作曲家李惟宁学习音乐理论、音乐作曲等方面的知识,为自己日后音乐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创作和改编了富有影响力的钢琴曲,比如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第二交响曲《清明祭》等。陈培勋一生致力于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的融合,在音乐创作领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在音乐教育事业中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对我国现代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平湖秋月》原为广东音乐家吕文成创作的器乐作品《醉太平》,是吕文成在游玩江南美景后有感而寫的一首广东音乐。20世纪70年代,陈培勋受钢琴家周广仁、殷承宗之邀,将《醉太平》改编创作为钢琴独奏作品。整个音乐保留了原来的旋律和结构,把原曲的古朴雅致保留下来,同时又发挥了钢琴本身乐器的优势,通过钢琴再现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调式调性沿用了我国传统乐曲五声调式,以同宫系统的宫、羽调式交替为主,缜密连贯,和谐有序,一气呵成,在启承转合中展示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学特色。

三、《平湖秋月》钢琴演奏触键技巧分析

陈培勋先生在创作技法上,最大限度还原了民族音乐的美。通过钢琴的弹奏技法,模仿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使西方现代音乐表现理念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相结合,中外音乐融合碰撞出艺术火花。

“中国作品中的特殊音色问题,多半属于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陈培勋先生巧妙地通过装饰音如短琶音、倚音、震音等模仿高胡、扬琴、古筝等民族乐器的弹奏技巧。因此,演绎好这首作品,在触键方法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更深的思考。

(一)琶音的技巧方法

如谱例1所示,引子以右手波浪形琶音和左手宫音和徵音的五度和声为整首作品的色彩定调,空灵、平缓的和声仿佛缓缓地打开一卷水墨山水画。此处的触键面可稍多一点,用指腹的力量,贴键的角度,将力量缓慢放下到琴键,使音色平缓而深远。在演奏过程中,在右手的32分音符中,可稍微选择一两个“亮点”音,比如第1小节小字一组的降b,可稍用指尖触键,让指尖更集中的触键,然后使这个音稍比前后的音明亮一些,仿佛是平缓湖面的微微波光。

谱例1

作品中还有不少模仿古筝“刮奏”奏法的琶音,如谱例2所示,第11小节开始,旋律出现在低音区,高音区以波浪形64分音符衬托主旋律,这些音需要演奏快速平均,线条流畅,由于调式调性的原因,大部分演奏者会觉得手指有点不顺手,一方面原因是受西方大小调音阶训练较多,手指手位较习惯于西方大小调式的音阶,另一方面是没有专门训练过民族调式音阶。因此,想要演奏好这些技巧难点片段,可以适当增加民族调式音阶的手指训练,让手指熟悉民族调式音阶的手位感。比如,在演奏这些琶音快速跑动的片段,可将民族调式音阶、琶音专门进行训练,如《平湖秋月》这首作品,可以对降D宫系统的五声音阶、琶音进行训练,亦可增加偏音形成六声音阶,变换不同指法训练,达到演奏流畅均衡,触键控制力准确的效果。

谱例2

(二)装饰音的技巧方法

高胡是广东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具有明亮高亢的音色穿透力和表达力,陈培勋先生巧妙采用倚音、滑奏和弦等表现技巧,在钢琴上再现这部作品。通过旋律音上下方二度或三度音程,模仿高胡“大绰”的滑奏技法。

如谱例3所示的主题旋律使用琶音和弦和倚音技法,通过这样的钢琴弹奏技法模仿高胡。弹奏这些琶音和弦时,应该让手指与琴键的接触点,力度和速度快慢都要恰到好处,要根据琶音的演奏方法弹出清脆明亮而有急且有序,达到高音饱满,低音柔美的效果。旋律声部在这些琶音和弦的高音,弹奏时应注意琶音滑奏的奏法和处理,不能弹奏的过于快,使旋律失去本身的韵味。而旋律音在高声部,多为4、5指较薄弱的手指,因此练习时,可按指法,单独训练高音的触键,大臂和手腕可稍向外张开,帮助4、5指站稳,使4、5指的触键点更为集中,触键深度更加扎实,音色更加透亮,旋律线条清晰。这些模仿高胡奏法的琶音滑奏,要根据乐句韵律把握好音和音之间的疏密宽紧度,这样才能使钢琴上的粤味完美呈现。

谱例3

尾声23~26小节中(如谱例4所示),使用大量颤音,模仿古筝的“摇指”,此处的颤音要控制触键力度的连续性,让和声在稳定的触键中递减,在余音缭绕中结束全曲。

谱例4

四、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演绎的影响

中国音乐对声音本身的要求是非常复杂的,这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密切关系。比如,在鋼琴上奏一个音,在西方音乐来说就是一个点,一个音高。但是在中国音乐里,这个音必然带有音色上的考虑,比如二胡等民族乐器,习惯于西方乐器听觉的人总会觉得民族乐器的某些奏法会使旋律音高不太明确。正是这种“不明确”的音,带来一种语气、或是某种意境的感觉。又如中国音乐文化里才会产生的古琴音乐,通过指法和弦法的奏法变化,弹出宁静雅致的音乐。这样的音色效果和审美不仅只是音高组成,而是通过不同的奏法所产生的不同音色来达到所想的意境。梁雷曾说:“中国乐器的音色与西洋乐器音色的一个最明显的不同,是西洋乐器在音质上倾向于远离人声,而中国乐器则接近人声”。

中国传统美学对中国音乐的影响深远,中西方音乐的不同很大程度在于乐器本身的载体不同。中国钢琴作品要呈现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语言与美感,就需要大胆对作品的音色有更多的想象力,将民族乐器的特点、音色、奏法等加入到钢琴演奏处理中,思考中国钢琴作品的审美,进而琢磨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法。可见,弹好中国钢琴作品并非易事,需要演奏者掌握好触键的技法,才能弹出西方乐器上的中国味。

五、结语

在钢琴这件起源于西方的乐器上演绎中国作品,需要我们在演奏技法上有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演绎好中国钢琴作品的关键,包括中国作品触键技法的针对性训练、民族乐器特点的认知了解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这样才能将钢琴触键技法科学运用于中国作品,以更好表现独有的民族特点和音乐效果。如陈培勋先生的《平湖秋月》,透过这些写作技法让我们听到了钢琴民族之声的魅力。

在此笔者仅是抛砖引玉,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与传播,还需要更多学者专家共同努力,为中国钢琴作品的传承做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凡.钢琴曲《平湖秋月》音乐特征分析及演奏启示[J].黄河之声,2018(14):67.

[2]倪晓云.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性阐释[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03):39-42.

[3]马昕原.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的影响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04):164-165+172.

[4]陈维伟,张浩.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探析[J].北方音乐,2016(13):39.

[5]金茗.“诗”与“思”的对谈(下)——道家美学思想观照下的钢琴艺术发展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4):286-287.

[6]张煜欣.钢琴曲《平湖秋月》的音乐学分析[J].民族音乐,2018(02):45.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