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5/01/12 05:00:15  浏览次数:40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摘要】在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审美情操发展,而且可以充分锻炼高校生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大学生美育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以欧洲音乐作品赏析为例,阐述了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的目的。从提高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從提升大学生对美育教育的认识、完善美育教育体系、拓展大学美育教育视野等方面,进一步探究了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以期为大学生美育教育顺利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校;音乐鉴赏课;大学生;美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195-02

【本文著录格式】张晓.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以“欧洲音乐作品赏析”为例[J].北方音乐,2020,03(05):195-196.

前言

从美育教育视角进行分析,作为培养高校生音乐审美观念的音乐鉴赏课,可以利用音乐聆听、音乐赏析、音乐段落剖析等多种方式,带领高校生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美好事物进行探索,帮助高校生树立健全的音乐审美观念,为高校生美创造能力提升、未来心理构建提供良好的指导。基于此,探究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美育教育开展就变得非常必要。

一、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创造美的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可以主动判断、寻找、感知、评定、赏析美的能力,涉及了审美想象力、审美赏析力、审美鉴赏力、审美理解力等多方面内容。由于面对相同的审美对象,大学生所获取的审美享受也具有深浅的差异[1]。而通过大学生美育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向往,帮助大学生了解美的本质及特征。在提升其文学艺术修养的同时,也可以促使其对生活产生正确认识[2]。进而促使其可以主动面向大自然及社会生活,进入艺术殿堂,并依据美的规律,自觉进行创造审美价值的实践活动,形成崇高精神理想追求。

二、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对美育教育的认识

欧洲音乐作品作为一门涉及音乐史、人文、历史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欧洲音乐文化的巨大变革进程中体现了突出的综合审美性、历史可追溯性。这种情况下,在高校开设以欧洲音乐作品赏析为代表的音乐鉴赏课,对高校大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能力、学习主动性及自我独立思考、音乐知识分析汇总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基于欧洲音乐作品赏析的音乐鉴赏课中,音乐教师可以从欧洲音乐历史中著名的欧洲音乐家为入手点,如肖邦、李斯特等。结合当时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引导高校大学生聆听肖邦、李斯特一生中不同年龄层次所创作出的不同音乐作品。随后带领高校大学生从创作手法、作品内容、曲式结构等多个方面入手,将特定时代发展与音乐家自我审美理念的变化联系起来,为高校大学生审美理念的不断转变、提升提供依据。而通过上述以欧洲音乐作品赏析为依据的音乐赏析教学方式,可以带给高校大学生层次化、差异性审美内涵探索体验,促使其在差异化音乐体验中了解参与法、聆听法、对比法等不同美育教育方式。

(二)形成完整的美育教育体系

从欧洲音乐发展历程视角进行分析,可得出从中世纪开始,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均形成了个性化音乐风格。不同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不同音乐教育塑造的优秀音乐家、音乐作品也需要高校大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从多个视角入手,进行经典音乐作品赏析、聆听,体会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特点、音乐作品风格。而通过不同视角赏析,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美育教育体系,为其对其他领域作品美学深入探究提供有效的指导[4]。

对于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而言,其主要是以促使大学生在聆听音乐中了解、拓展自我音乐知识领域为目标,在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陶冶大学生审美情操,进而促使其自我音乐素养、道德素养同步提升。在欧洲音乐史发展进程中,多位音乐作曲家通过音乐表达了自身的音乐思想及对美的向往,他们利用华尔兹、奏鸣曲、波罗乃兹、玛祖卡、叙事曲、回旋曲、变奏曲、前奏曲等不同音乐形式,阐述了不同的音乐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将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鉴赏进行有机结合的音乐鉴赏课是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核心,也是音乐美学观念传递的主要渠道。因此,在进行基于欧洲音乐作品赏析的音乐鉴赏课时,为了给大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美学赏析架构,音乐教师可以首先从理论基础入手,为大学生传输与欧洲音乐作品特点相关的知识。随后利用多媒体软件播放微视频,促使大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聆听、鉴赏,在思维深处塑造具有个体性的音乐形象。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在夯实大学生关于美学理论基础的同时,促使其围绕音乐作品,逐步感知音乐美,进而主动提升自我创造美的能力。

(三)拓展美育教育视野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欧洲民众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体系,也是欧洲发展历史重要组成部分。受作曲家生活及创作背景先进思想的影响,作曲家所创造出来的音乐艺术不仅是爱国艺术家的艺术,而且是人道主义艺术家的艺术,具有较为突出的人民性。如肖邦是十九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爱国主义音乐家,也是音乐史中最富有诗意生命、最神秘的钢琴诗人,其创作的每一首音乐大多反映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具有较为突出思想价值。同时作为波兰民族,肖邦在音乐创作时融入了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以严肃的态度,在抵抗猎奇的同时勇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在保留民间音乐体裁纯净风格的同时也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特色。通过对肖邦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可以促使大学生切实感受中世纪欧洲受压迫的波兰民族的愤怒。以此为起点,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肖邦夜曲具体内容,如《升F大调夜曲》《降E大调夜曲》《G大调夜曲》等。从旋律、音乐形式、速度标记、感情 表现、钢琴织体等方面入手,促使高校大学生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着的非凡民族信念及美学旋律具有深刻的感知。

欧洲音乐作品中不仅有英雄气概的篇章,而且具有柔美抒情的段落,可以促使大学生全面感知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不同审美意念。以《降E大调夜曲》为例,其以行板速度展示了三个主题,通过装饰性旋律,突出的展现了音乐曲式柔和、旋律甜美的特色,倾诉着作曲家对家乡的思念。这一中心思想并不受音乐曲式复杂程度及旋律变化影响,其主旋律如圣咏般的从容威严,展现了与古典传统具有紧密联系的严谨的音乐艺术形象。基于此,在该首音乐艺术作品赏析过程中,教师应从文章主题入手,跟随作曲家全曲主题展现顺序,带领高校生逐步赏析。促使高校生可以在音乐赏析过程中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进一步拓展审美视野,为大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效果提升提供良好的氛围。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于大学生美育教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带领高校生全面感知音乐作品魅力,以音乐作品独特审美性来熏陶高校生,促使音乐鉴赏课以自身丰富多彩、内涵深远来吸引更多的高校生投入其中。在提高高校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可以陶冶高校生心灵,为美育教育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木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评鉴,2019(5):79-80.

[2]何新.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J].艺术科技, 2017, 30(3):51-51.

[3]赵艳芳.影视音乐辅助大学音乐教学的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18(52):177.

[4]王军英,刘栩含.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浅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23):80.

作者简介:张晓(1980—),女,汉族,山东省聊城市,聊城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