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丽莎
舒曼的钢琴曲有极为鲜明的特色,其钢琴套曲与其他钢琴曲有明显的不同,这也成了舒曼独特的标注,其独特性也成了世界钢琴音乐的发展标志,是推动钢琴音乐发展的阶梯。舒曼在进行钢琴曲创作时,成功地将标题与艺术形象结合在一起,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舒曼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舒曼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狂欢节》就充分地展现了音乐的标题性和艺术性。此外,舒曼也是第一个将独立钢琴曲通过一定的技巧联合成钢琴套曲的人。《狂欢节》是由统一主题进行引导,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联系,生动且形象,每个小标题也具备鲜明的特点。作品根据其标题的含义来进行划分,可分出人物形象、生活场景及误会场面等类型,而且每个部分都会有鲜明特征,正是这些独特性一起构成作品变奏序列。在《狂欢节》中,很多地方都有大胆尝试和创新,这些都展现出作者对钢琴音乐的理解。
一、艺术形象在钢琴套曲《狂欢节》中的展现
舒曼在进行《狂欢节》创作时,德国音乐正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钢琴套曲是其在这一时期大胆想象的结果,这也表现出舒曼想和世俗斗争到底的决心,因此,舒曼的钢琴套曲内对缺乏思想、盲目跟从的音乐风格进行了抨击,此外,钢琴套曲还是其对女友的一种回忆与眷恋。舒曼的《狂欢节》当中,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了“皮埃罗”,其是法国出名的小丑,小丑主要用大摇大摆的姿态和滑稽的动作获得观众笑声,其语言有很深的寓意,对于这种角色的塑造,舒曼主要使用强弱因进行比较,将皮埃罗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其次是“阿尔列金”,这一形象与皮埃罗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此形象灵活好动,是大部分观众喜欢的角色,其主要是采用跳跃和滑稽舞姿展现自己[1]。“约瑟比乌斯”,这一形象主要是舒曼借助主观感受创作得来,其也是人物形象中的一员,更是核心人物,通过这一角色,能够看到作者成熟稳重的一面。这一部分的风格主要是温柔、舒缓,其采用和声的方式将诗情的画面勾勒出来。“弗洛列斯坦”则与前者不同,其属于放荡不羁型,同样为作品中的核心人物,其表现出的是敢于和旧的事情做斗争,此形象主要使用了不断变化的手法将其形象表现出来。“基阿林娜”是舒曼妻子的代表,此处采用了绵长旋律和激情节奏,将其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肖邦”形象,这部分主要模仿了肖邦的钢琴风格,音乐的背景以及起伏、旋律等的组合,将肖邦优雅形象完美展现出来。“埃斯特列拉”这一形象表现的是舒曼自己对真爱(爱尔妮斯蒂)的追求,这部分主要展现的是追求的场景,表达作者对爱情充满激情。而“潘塔隆与克隆宾娜”为意大利著名小丑,其中,潘塔隆屡战屡败,是可怜的代表,而克隆宾娜是滑稽的代表。“帕加尼尼”主要是演奏效果的展现,其主要表现出独有的特色与夸张的手法,此处采用双手重音,交错的重音将特殊的节奏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大卫盟员对庸夫俗子的进攻”这一节是整套钢琴曲的核心思想,这部分主要展示了进步的浪漫主义,从表面看,大卫盟员向守旧势力宣布挑战,其实,盟员的已经在不断进攻,最后守旧势力战败告终[2]。
二、标题性在钢琴套曲《狂欢节》中的体现
《狂欢节》一直被以为是主观和文学因素的集中表现,其主要通过不一样的人物形象与标题来表达作品,作品中音乐风格与人物形象的联系,使整个钢琴套曲更加具有艺术代表性,这些特征主要通过“弗洛列斯坦”以及“约瑟比乌斯”的形象展现出来,使音乐的戏剧性更加明显。舒曼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引用各种经典文学,其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思想表达等尽量运用起来,然后进行提炼和概括,经过不断分析和总结,最后获得极具代表的思想标题。《狂欢节》拥有一个总结性标题,其是对作品创作背景及环境的总述,每一部钢琴作品都有独有的小标题,而标题最明显的作用是将钢琴体裁进行说明,并以前奏表现出来,还将作品中的内容表达了出来,通过蝴蝶形式表现出来。《狂欢节》对约瑟比乌斯及肖邦进行了重点描述,并把每个曲子中相关内容不断总结并归纳,最后用标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听众可以根据标题提示有所了解,还可以让听众在欣赏音乐时感受标题的独特性。舒曼认为,把音乐内容在标题上展现出来,让听众有更加直观的感受[3]。或许优秀的音乐无须独特的标题点缀,但是,好音乐可通过标题让观众更加明了,不存在标题影响作品形象或者质量的问题。对于作曲家来说,要想让作品不受观众曲解,就需要一个优秀的标题,犹如诗人创作诗歌一样,好的标题往往最有意思。舒曼也表示过,不希望听众受到标题的限制,听众可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加以想象。根据舒曼作品来看,所有的标题都比较鲜活且富有诗情画意,能够让听众快速进入到作品想象当中,并在这样的情境中实现心灵与情感的活动。舒曼在创作时也很重视诗歌与音乐的完美配合,怎样能够把诗歌与音乐进行完美融合,把诗歌与旋律完美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诗意,一直是舒曼创作的重点[4]。
三、标题性与艺术形象完美结合在《狂欢节》中的展现
舒曼是一个非常浪漫且具有浓厚文学艺术的艺术家,其可以把浪漫的音乐、文学、诗歌、美术以及雕塑等具有艺术特色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其在将这些艺术内容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已经对这些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其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这些在《狂欢节》中均有体现。舒曼在进行创作时,会把自己的想象和作品结合起来,并将两者融合成一体,最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作品,正是如此,也开创了一条自己的钢琴音乐道路。把标题和艺术形象、风格等融入同一部作品中是舒曼作品最为明显的特征,这些都是因为舒曼本身具备与众不同的审美,并能够很好地将音乐和文学相结合,舒曼的钢琴作品中,文学因素是其最独特的部分,也是其最关键的部分[5]。《狂欢节》中就有这样一个独特的部分,该部分只有几个比较简单的音符,无须进行演奏,其为著名三个谜,其旁还有标注过的四个音符的小景,这些内容主要源于波西米亚某个小镇,近年来,对三个谜最合适的解释就在此。舒曼存在双重性格,这能够从《狂欢节》中体现出来。由于舒曼属于浪漫型钢琴家,因此,其在创作过程中就更加重视文学与艺术的结合,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标题之上。由此可得,文学因素与艺术形象才是舒曼进行创作的根本源泉,同样是其不断拓展音乐作品的条件,从中可以看出,舒曼的创作空间、艺术表现以及想象空间都是其作品的重点[6]。一般而言,《狂欢节》中作者的形象基础主要是约瑟比乌斯和弗洛列斯坦,这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个角色,正是这两种角色的对比,也将舒曼的性格与形象从侧面反映了出来,这些特点最后都成为舒曼作品中的形象基础,《狂欢节》中的形象主要源自保尔小说《少不更事的岁月》。舒曼在进行创作时,将曲中三、五、七连音进行了组合,最后成为钢琴曲中的节奏,这一节奏与复调风格的伴奏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创作中音调缓慢、音型回旋、节奏摇曳,这些特点一起将作品中沉思、诗意及忧虑的形象充分展现了出来。尤其在弗洛列斯坦形象这部分,主要表现的主题就是热情、激动,其在艺术形象方面,也将艺术的尖锐、奔放和叛逆等特点展示出来,舒曼在创作时有时使用不规则重音,有时会用十三度大跳,把快节奏的钢琴音旋律充分展现出来,其具备很强的音乐人物刻画技能。就广义而言,音乐和现实不能分割,而钢琴音乐主要表现的是艺术,因此,其能够将人物内心世界及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7]。
四、结束语
综上,舒曼是浪漫的钢琴音乐家,但是,其性格具有双重性和矛盾性,也正是这样的性格,其所呈现出的作品更具独特性。可以说,舒曼为钢琴音乐向前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巨大能量,其在创作时将自己的性格融入其中,并在钢琴套曲中将随想曲及幻想曲的特点展示出来。舒曼最成功之处就是首创套曲,其在套曲创作中,将自己的独特性格完美利用,所得作品为之经典。舒曼所创作的《狂欢节》将文学性和标题性完全展示出来,实现了标题音乐和艺术形象充分融合,这也充分展现出舒曼的创作风格。一直以来,舒曼的钢琴套曲都在世界音乐及艺术发展中有着无法顶替的位置,这也证明了标题音乐及艺术形象完美结合的经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