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舒曼钢琴曲《梦幻曲》的分析与教学

发表时间:2025/01/11 14:26:34  浏览次数:70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潘青峰

【摘 要】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被誉为“诗人音乐家”。《梦幻曲》选自他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第七首, 这部套曲创作于1838年由13首钢琴小品组成,从多方面回忆了舒曼童年时代的生活,《梦幻曲》是全套作品中最为经典、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和声调性布局美妙而精致,其主题发展手法简洁、乐曲有着宽广如歌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等,再现了乐曲如诗一般的意境和如梦如幻的情愫。本文对在教学中从曲式、和声、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该作品作音乐分析。

【关键词】舒曼;梦幻曲;音乐分析;分析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049-02

一、作曲家生平简介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生于德国东部莱比锡附近的小城,自幼学习钢琴,7岁时就创作了几首钢琴作品,13岁便能出色地指挥乐队与合唱团演唱自己创作的赞美诗,1826年,父亲骤然辞世。1828年3月,在母亲的要求下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使舒曼至感痛苦。在校期间他师从钢琴家维克学习钢琴,后说服母亲,选择了音乐艺术的道路,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新音乐杂志》是他1834年创办的并担任主编,并刊发了大量的评论文章。由于过度的工作与学习,使舒曼的脑中充满着光怪陆离的幻想,因精神疾病恶化1856年逝世于精神病院。

舒曼生性热情敏感,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他的作品,以钢琴曲和歌曲居多,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中激起的反响,发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舒曼是一位具有渊博文学修养、高尚艺术理想和富有幻想的音乐诗人。舒曼继承发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的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他的抒情歌曲常带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和梦一般的幻想色彩,而且他常以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注重诗的内在意境。故被誉为“诗人音乐家”。

二、作品简介

舒曼作为浪漫主义早期的音乐评论大师,具有锐利的艺术眼光和深远的洞察力,擅长将许多写景、写物、写情的小品连接成为套曲,这些小品既各自独立成型,又具有内在的联系。《梦幻曲》选自他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第七首,钢琴套曲《童年情景》Op.15创作于1838年,这部作品是为了引起他的爱妻克拉拉对童年时代幸福的回忆。这部钢琴套曲由13首标题钢琴曲组成,从多方面回忆了童年时代的生活,其中有描写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的情景;也有对带有顽皮好动、天真烂漫的描绘;还有听到大人讲的故事后,对故事里所出现的天马行空的想象等;终曲具有总结性,回到成年人的视角来表现儿童时代已经过去,它留下的是如同诗一般的美好回忆。

三、音乐分析

(一)曲式结构:

音乐作品总是以句、段、部的法则构成,那么分析的关键,是能正确地判断句、段、部的位置和性质,才可能归纳出合乎逻辑且又正确的曲式结构结论。

(二)作品教学分析

此曲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概述: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一定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也就说必须是再现的结构。由三个乐段构成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在结构规模上三个乐段相等或相似,中间段必须以某种方式与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前后两部分在调性上必须统一在主调上,保证结构的完整性) 。4/4拍子中速度,中段为引申展开的对比乐段。

1.A呈示段(1-8):F大调,由a、a1两个乐句组成,两句为平行关系;4+4的方整性结构,开放性终止,并反复一次。基本是在F大调,第一句停到F大调属和弦上终止,乐曲开始于F大调,弱起的节奏,前两个音采用属到主的進行,运用四度上行跳进的手法,第二个音落在主音F上,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在这里显示出了调性的稳定;第二句转向C大调,终止在主和弦上为转调乐段,其中第6小节的第一拍,采用了八分音符的上行六度跳进进行,且落在三音A上,相较于前一句来说,显得明亮开豁,又不失幽默的趣味,因为在这处转入C大调,出现了和前面旋律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打破调平衡的做法,在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第一个乐段较为常见,它具有期待感和动力性,有益于音乐的发展部位的引进,具有对中部进入的期待。旋律富有歌唱性,主题采用上、下行迂回的手法构成,曲调宛如进入沉思的梦境,平稳的节奏,宁静的情绪,表现出了一种梦幻的色彩。

2.B中段(9-16):为引申展开的部分(引申或派生的对比材料,来源于A呈示段但不同于呈示段,采用展开的手法,进一步展开A呈示段的材料没有新材料对比,使用单一的材料),由b、b1两个乐句组成,两句为平行关系;4+4的方整性结构,材料为引申发展的单一材料,在调性、调式上作对比展开的新段落,两个乐句都保留第一部分原主题的句型结构,第二句是第一句的上四度模进,并在织体中引入复调因素;第一句b句和声调性从F大调开始结束在g小调上,第9小节与第10小节使用了小三度的连接,并停留在七音上,同时调性转入g小调,这就给人们一些许伤感和忧郁的味道。第二句b1句从bB大调开始结束在d小调,第14小节调性转入F大调的平行小调d小调,再次采用上行六度跳进来表现明艳的色彩,并且旋律向外扩张,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色彩频频变换,最后终止在F大调的属和弦上,期待再现。在织体中加入复调因素,因有变化的移调模进的关系,引入更多的转调,从而加强中段的中间陈述的功能,使音乐更富有展开性。

3.A再现段(17-24):为完全再现部分(其再现段按再现的类型又分为:①完全再现:又叫静止再现,保持结构、材料、调性同步再现等;②变化再现:通常是改变音乐的配器、节奏、织体、力度、速度、音区、旋律装饰、结构规模可以扩大,也可缩小等;③综合动力再现:在再现第一部分材料的同时,又综合再现中部材料或引子等其他部位材料,常称作综合再现,再现时可以是全再现,也可以是半再现等)。此乐段再现时保持了结构、材料、调性等同步,所以为完全再现,结构上依然为 4+4的方整性结构,平行关系的收拢性乐段。第一句a句为原样再现,第二句a2句只是在结束终止的和声上有所变化,并没有在属调上终止而是在主调上终止,停到主调主和弦上完满终止。这种变化,特别是强调原调终止的写法,在单三部曲式的再现部中,具有典型性意义,避免了单调也加强了终止感,这正是调性调式回归和情绪统一所需要的处理,因为只有结束在收拢性乐段才可以确保单三部曲式作为整体结构的调性稳定和结构完整统一性。用优美如歌的旋律及色彩分明的和声及丰富的对位技巧,揭示儿童纯净的梦幻意境。

再现段a(17-20)

当第一部分在结束时为开放终止时,再现部分在结束时必须对终止进行调整,作收拢全终止。只有结束在收拢性乐段才可以确保单三部曲式作为整体结构的调性稳定和结构完整统一性。这种处理不改变结构的长度和情绪变化,所以依然为完全再现。

参考文献:

[1]李吉提.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范乃信.曲式精要[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