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爽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不仅在钢琴弹奏指法上有所创新,而且在作曲、音乐评论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舒曼在钢琴演奏史上首开先河,开创了套曲模式的钢琴曲——《蝴蝶》,这部作品融入了舒曼对生活的感悟、对音乐创作的思考,浪漫主义风格特点显露无疑,是代表舒曼音乐成就的经典之作。
一、罗伯特·舒曼和他所创作的《蝴蝶》
罗伯特·舒曼生于1810年的德国,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对音乐和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家庭变故、改学法律、手指损伤等都没能阻碍他在音乐道路上前行的步伐,在持续不断地努力下,终成一代音乐大师。舒曼依托的音乐形式主要是钢琴曲,他不仅继承并发扬了舒伯特的圆舞曲模式,也将音乐与文学有机结合创作了套曲模式,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蕴含其中,引领了德国以及世界浪漫主义风格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钢琴套曲《蝴蝶》是舒曼在1829年创作出来的一部作品,包括一个6小结序曲和12段变化各异的小曲构成,题材选取于让·保尔的作品《少不更事的年岁》的最后篇章,讲述的是双胞兄弟瓦尔特、乌尔特与漂亮的维娜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舒曼从散文中汲取灵感,将短小精干的篇幅移植到钢琴曲的创作中,张力十足、诗歌性极强,曲式多样、创新意识极强,旋律生动、标题极富内涵,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部音乐作品的艺术性。
二、《蝴蝶》形成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因素
《蝴蝶》是钢琴套曲的开山之作,也是舒曼浪漫主义风格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为什么舒曼的音乐作品中呈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呢?究其原因,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丰富的人生阅历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舒曼也是如此,在父亲的熏陶下,舒曼从小就在音乐和文学上展现了惊人的才华。后来虽然经历了少年丧父、母亲让他攻读法律等变故,但舒曼从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理想,在遭受手指损伤、无法弹奏钢琴的打击后,他走上了音乐创作和评论的道路。在攻读法律期间,舒曼接触了大量的哲学作品和文学作品,对各种知识的广泛涉猎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让·保尔的文学作品,给舒曼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无数的灵感和启迪。《蝴蝶》不仅取材于让·保尔的文学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也借鉴让·保尔的写作技巧,在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中蕴含着不易发现的人性特点,这就使舒曼的音乐作品不仅观赏性极强,而且浪漫主义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二)扎实的文学功底
舒曼作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受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风潮的影响颇深。首先,家庭环境对舒曼影响至深。舒曼的父亲是一位文学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舒曼从小就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触了不少文学作品,成为日后将文学与音乐结合起来创作钢琴曲的重要前提。其次,对文学作品不停歇地追求。父亲去世后,舒曼没有停止对文学艺术追寻的脚步,尤其是在大学攻读法律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哲学作品,接触到柏拉图、让·保尔等思想,进一步丰富了舒曼的内心世界和文学素养。因而在舒曼创作音乐作品时,总是不自觉地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在认真分析文学意境的基础上,在创作钢琴曲时也注重意境的营造,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作品中,极具个性地创作使舒曼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凸显了浪漫主义特征。
三、《蝴蝶》的浪漫主义风格研究分析
钢琴套曲《蝴蝶》给听众营造了一个生动的意境,让人情不自禁地去追寻其中的美好。蝴蝶的指代意义有两种,一是假面舞会中的蝴蝶面具,二是舞会结束后消失在黑暗中的蝴蝶。在12段小曲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被充分表现出来,浪漫主义气息浓厚。
(一)具有极强文学意味的标题
除了引子之外,《蝴蝶》的12段小曲都有一个文学性很强的标题,如化妆舞会、假面、乌尔特之舞等,一方面这些标题简单却又富含隐喻,如第四段小曲“假面”,带着面具的两兄弟都体现出性格中少有人见的另一面,这个小标题“假面”不仅是指化妆舞会时人们带的面具,也隐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带着一副面具,将不欲人知的个性隐藏起来。另一方面,这些标题和内容非常一致,和谐统一。舒曼是先写乐曲后定标题,在他看来,标题并不仅仅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更要表现出音乐形象的特色,因而在拟定标题时,舒曼调动他的文学思维,用文学手法来定标题,保证标题和内容的一致性。如第六小段“乌尔特之舞”,回旋曲的曲风使乌尔特勇敢正直的阳刚之气跃然而出,标题不仅凸显了文学特质,也将浪漫主义风格显露无疑。
(二)极富变化的调式和调性
在构建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时,舒曼采用了变化性极强的调式和调性,以便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第一段小曲用的是D大调,第二段小曲用的是E大调,到第四、五部分时用的是升F小调,其后又用了F大调、C大调等,不仅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不同特征表现出来了,也刻画了双胞胎兄弟之间的迥异个性。同时,舒曼还有意识地运用篇幅短小的曲式来表现音乐的张力,既让观众觉得音乐形象是真实可信的,也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面纱。
(三)对圆舞曲形式的继承和发扬
圆舞曲形式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舒曼认为将其运用于《蝴蝶》的创作中,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因而,他对圆舞曲形式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挖掘,一方面,他认真研究舒伯特圆舞曲的创作方式,以期获得更多的思想启迪。他学习舒伯特圆舞曲的乐谱,发掘其特点并运用到《蝴蝶》中,塑造出生动真实的音乐形象。如在第七段小曲“交换假面”中,乌尔特请求瓦尔特和自己交换假面,以期能够和维娜跳舞,争取自己的爱情,瓦尔特答应了,和乌尔特交换了假面。圆舞曲的形式为舒曼的自由创作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在圆舞曲基础上的创新,营造出极富感染力的浪漫主义氛围。舒曼大胆采用套曲模式,并结合圆舞曲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这样的钢琴曲演奏起来,不仅令观众耳目一新,很快沉浸到创作者营造的浪漫诗意的环境中,而且也获得了巨大艺术成功。
(四)个人性格与音乐形象的有机融合
在写音乐评论时,舒曼有两个笔名,一个是约瑟比乌斯,一个是弗洛列斯坦,约瑟比乌斯性格内敛,比较稳重,弗洛列斯坦性格外向,比较张扬,这是舒曼性格中的两面性导致的。舒曼将自己的性格和生活体验融入到《蝴蝶》的音乐形象中,就出现了双胞胎兄弟——瓦尔特和乌尔特,第二段小曲“瓦尔特”中,演奏者要快速弹奏,音乐表现上则是豪迈、自由之音,让人感觉到瓦尔特的外向开朗,像是舒曼性格中的弗洛列斯坦一样;而第三段小曲“乌尔特”,则需要演奏者做好低音处理,表现出乌尔特成熟内敛的特质,对应的是舒曼性格中的约瑟比乌斯的一面。舒曼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用音乐形象表达出来,将浪漫主义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罗伯特·舒曼和他所创作的《蝴蝶》在世界音乐史上地位非同一般。《蝴蝶》的诞生,不仅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套钢琴套曲的问世,开创了独特的音乐形式,也因文学与音乐的有机结合,给其披上了浪漫主义的外衣。这部作品情感丰富、唯美浪漫,艺术价值较高,音乐表达也极富魅力,虽然表达的是普通人的情感故事和内心活动,却能给观众带来较为震撼的听觉盛宴,实为不可多得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