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兰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内江 642150)
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教育阶段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还可培养幼儿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全方位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应用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参考。
幼儿音乐教育;重要性;教学方法;创设音乐情景
幼儿之所以会随着音乐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主要是来源于音乐表达的艺术情感,幼儿天性表现出来的热爱与向往音乐,向我们发出了信号:每一位孩子都需要音乐的熏陶,都有接受音乐的要求与愿望。所以,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幼儿音乐教育入手,研究了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循环渐进的过程,能够渗透幼儿心灵深处,借助音乐直截了当的表述出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启蒙者,不仅要教会幼儿学习乐理知识、演奏和表演技能,还应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挖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虽然幼儿音乐教育看似非常简单的教学过程,事实上对幼儿成长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幼儿想象力,开发幼儿的大脑,让幼儿自行创造,提升幼儿记忆力,以此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其次,音乐教育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与教师的情感交流,通过音乐桥梁,让教师感受幼儿的喜怒哀乐,了解幼儿的需求,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提升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亲和力。最后,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让幼儿全身心动起来,从而促进幼儿品德健康发展。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游戏进行音乐教学
美国音乐教育学家雷默说过:“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借助音乐模式与音乐情感原理的教育,促使幼儿音乐审美感知与领悟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应将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体现出幼儿教育的艺术性。兴趣作为幼儿学习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对幼儿音乐教育来说,能够激发、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欲望,也是幼儿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幼儿音乐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幼儿感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引导幼儿身临其境,实现游戏化音乐教学。例如《丢手绢》经典幼儿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圈,然后让一位幼儿拿着手绢绕着同伴跑一圈,围成圆圈的幼儿就一边拍手一边唱歌,拿着手绢的学生就可以将手绢放在某一位同伴的后面。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一边演唱一边学习音乐,不仅让幼儿产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体验,还可充分带动幼儿的感官体验,引导幼儿认真投入音乐学习中。
(二)依据音乐歌词内容,创设音乐情景
和成年人不同,幼儿身心发展决定了幼儿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成年人具有幼儿阶段无法形成的抽象思维。所以,在幼儿一月教育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幼儿的音乐教学情境,有利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知。例如《小兔子乖乖》这一经典儿歌,在教学这首儿歌之前,教师可以依据歌词内容,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扮演成小兔子,头上戴着一双“兔耳朵”,则教师自已扮演大灰狼,然后将教室布置成小兔子的家,使用塑料装饰围墙与栅栏。且借助多媒体播放《小兔子乖乖》,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动起来,体验作品表达的含义,享受音乐,不仅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可提高幼儿的演唱能力。
(三)借助幼儿身体动作,增强幼儿的感知
幼儿在倾听音乐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展现出身体肢体的动作。这些表现和幼儿当前身心发展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幼儿只能通过具体的、直接的形象思维来体验音乐。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借助幼儿身体动作,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即是幼儿的身体动作是音乐和身体运动起来的表现,是幼儿和音乐产生共鸣,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而不是幼儿的胡乱作为。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指导幼儿肢体动作,增强幼儿身体教学。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奥尔夫也曾说过身体教学的重要性,他将身体当成乐器,利用身体发出声音,和音乐进行交流,表达音乐情感,幼儿音乐教育亦是如此,教师在教学音乐之前,应全面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将幼儿肢体动作与音乐结合起来,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感受节奏、节拍、速度的能力,提升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视觉能力。例如在《拍拍手》这一经典儿歌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在某些节奏点上按照歌词停顿,使用拍手、跺脚和扭腰等肢体动作,在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扭扭腰”歌词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歌词完成肢体动作。通过幼儿身体动作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欲望,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阶段中尤为重要,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音乐过程中,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应结合幼儿身心需要,将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让幼儿感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同时,依据音乐歌词内容,创设音乐情景,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动起来,并借助幼儿身体动作,增强幼儿的感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欲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 谭美微.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J].科教文汇,2015,02:176-177.
[2] 田浩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游戏互动分析[J].音乐时空,2015,15:188.
[3] 董敏.幼师音乐教育与幼儿音乐教育的差异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2013,02:170-171.
[4] 刘振霞.浅析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性[J].人力资源管理,2014,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