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音乐鉴赏水平

发表时间:2025/04/22 02:43:29  浏览次数:13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鲁 璐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初中阶段是学生训练思维,培养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意义非同寻常。音乐欣赏是学生通过音乐的触动而使内心情感得以相融的过程,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人们会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渗透音乐的情感能量。

初中音乐;音乐欣赏;鉴赏水平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欣赏音乐的特点是音乐课堂中,他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的音乐欣赏者爱好者,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感悟音乐美的教育形式。学生的欣赏音乐的过程要细心倾听,细致的体会作品表现的情感,姐姐的展开联想和想象,正确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要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全新过程。因此,在音乐欣赏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组织好各个环节的教学,从情感出发,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美感,去体验音乐的美。随着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不断提出新要求,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必要性。为此,我结合教学实际主要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做法。

一、从情感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美

音乐是大众的艺术,也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音乐的组合形式,节奏快慢音域的高低和声音的开放与密集配器的不同使用等等。千变万化的音响组合形式,每部音乐作品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能够准确深刻和细致的分析体验作品的内涵与美的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在音乐教学中,对人文情感反应提供了种种客观基础,人的情感受到各种影响刺激后,情绪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变化,真切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创作意境和艺术作品,更好地理解在欣赏音乐时,多人作品背景和故事情节导入,根据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例如,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音乐进行讲述与描绘,创设情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相互交织,相互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体验音乐的美或者一段精彩的导入,也是引发学生体验音乐对学生产生兴趣的导火索,更是学生体验音乐,参与音乐的一个重要前提。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使学生欣赏到动听的旋律美丽的画面去感受作品美。例如,在欣赏作品《梁祝》时,可以截取动画片《梁祝》的景色和故事片段,使音乐与画面故事相结合进行讲解,创设情境,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无论是在视觉还是在听觉都得到了美的体验,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音乐。

二、反复聆听,由听觉体验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主要环节就是聆听,初听、反复听、仔细听,只有通过反复不断地聆听、广泛的聆听,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经验。

音乐欣赏是经由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从音乐这门听觉的艺术中不断地体验做人类无比丰富多彩的感受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听一首乐曲,广泛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才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水平。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去领略音乐艺术的形象美、意境美、旋律美,是学生的情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不断升华,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真正的去体验音乐、体验美。

三、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发散思维去创造美

音乐欣赏要求接受,只要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不但要“耳到”,更要“心到”,在经过了发现美和体验美的过程后,创造美是音乐欣赏的更高层次的升华。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音乐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发生共鸣,让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中的绵绵情意,让学生的感情世界交融切合到音乐的世界中去,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发散思维去创造美。

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在音乐中去发现音乐的美,感受美和欣赏美,才能理解美,进而发展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让学生表达出情感,谈出自己的感受,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中得到心灵的陶冶,由此也培养了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在乐曲的情境之中穿梭、寻找,由情因思,引发想象与联想,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理解、表现、鉴赏音乐,从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

[1]黄玉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音乐美[J].中国音乐教育,2003(02).

[2]陶巧玲.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美的旋律[J].音乐大观,2012(07).

[3]王雅琴.让美的旋律溢满音乐课堂[J].考试周刊,2011(03).

[4]王新梅.让美的旋律浸润孩子的心灵——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艺术,2015(03).

[5]范中洲.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音乐天地,2008(12).

[6]卢杭林.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5(15).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