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波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培养二胡演奏人才是教师的本职,这份重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反复研究、深化、提炼的艺术教育过程。本文针对一般本科院校二胡教学的现状、训练方法、教学手段、传承经典几个方面,对作者在二胡教学中的一些看法进行论述,目的是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二胡教学能力,对二胡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研究与探索。
教学现状;演奏技法;传承经典;因材施教;科研研究
进入到本科院校器乐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跟从专业教师学习多年,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和演奏能力,有的开始形成自己的演奏特点,有的对于乐曲的理解和布曲安排也开始有想法。本科院校的学习,是提升学生演奏技能的重要阶段,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尤为重要。基础性练习、乐曲微观、宏观的把握与处理、学习地方性乐曲的必要性、炫技与内涵共同发展等问题,都离不开教师多方面的科学、细化指导,使学生之后的深造或就业具备扎实的二胡演奏技能,致力于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潜心进行民族音乐研究,创造出新的优秀成果。
一、音阶、琶音练习
在教学中,不少学生拿起琴直接就开始练习曲练习,仓促的得没有解决节奏不准确、速度不均衡、难点没细化等问题,就进入到乐曲练习。这种现象,教师如果不在意、不纠正会导致学生逐渐放松对待乐谱的严谨度、音乐表现(如节奏、节拍、速度、音色、运弓、换把、音准等)也越来越差,究其原因就是长期忽视基本功练习。在《雪山魂诉》、《红梅主题随想曲》、《卡门主题幻想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等中大型乐曲中,有不少音阶上行、下行、大跳把、琶音进行的小节或段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耐下性子,对长弓、各调音阶上下行慢速、中速、快速的练习,使之养成练琴时必须有基本功练习的习惯,上述之外,加上同指换把、交替指换把、交叉换指换把练习、琶音练习、音程练习,这些必要的练习都会对以后乐曲演奏时各方面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帮助。
二、交替换弓换弦练习
学生在演奏乐曲快板段落时候,换弓与换弦的不科学性,使很多音含糊不清,夹杂在中间,头重尾轻,练习一会就出现拉不清楚的情况。在这一块,教师给学生布置练习曲版块时每周插入一首换弓换弦的练习曲为宜,不求快,慢速、匀速练习,找到运弓平衡点、弓段运用、右手手指控弓、手腕控弓、手臂控弓的规律。这样在慢速练习换弓的同时,也练习了左手的换指练习,此时教师加入讲解保留指作用的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保留指的使用。
三、培养体态动律,增强音乐感染力
音乐的感知对演奏者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感受到乐曲的美,演奏出来的音乐才会富有生命。进入本科阶段的学生,对他的要求不能只是音准、节奏,而应该有更加深层次的提升。通过专业训练,学生演奏乐曲的时候能沉入到情境中,伴随音符的流动自然而然的展现出大方、适度的体态动作。四年的学习时光转眼即逝,学生毕业走入社会,从事表演性质的工作与教学较多,所以培养学生具有成熟的演奏魅力是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给学生树立演奏家意识,让他明白除了手指、小臂、大臂在运动之外,肢体语言的带入会影响着音色、力度、速度、节奏、音高等方面,加之气息、表情语言的完美配合能更加生动地感染自己、感染他人,辅助他在平日的练习中、考试中,展现出的不是初出茅庐的习琴者,而是有表演风范的演奏者。
四、联想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是《乐记·乐本篇》中的一句话,大致意思为一切音乐的产生,都源于人的内心。人们内心的活动,是受到外物影响的结果。人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激动起来,从而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无论是什么乐器的演奏者通过手中乐器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时,务必经过一个联想外化过程。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一首乐曲时,首先让他对乐曲背景材料进行搜集、学习、内化,只有将乐曲的背景摸清楚了,才能更准确的抓住乐曲的根;其次,以《秋韵》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初步搜集一些不同国家美丽的秋景图片和学生一起欣赏,让他通过视觉感受秋天别样的色彩,进而整理有关秋季的诗词、散文,使他从文字资料中理解、感受由秋季引申出来的内涵。另外,二胡乐曲中不少乐曲的背景,是我们很难感受到的,当演奏离我们时间较远、空间较远的乐曲时,就需要调动大脑联想库。建立联想库这一课题,教师可以多给学生举例,引导他们把自己或身边的人和事发生的事件所产生出的内心感受与教师进行交流,将获得的内心感受输入到大脑库存中。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古典名著、欣赏散文诗词,增强文学功底,带领学生感受经典文学所带给人们的感触、震撼与启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在演奏乐曲时能更加自如的借用大脑片段中存储的相似情感,辅助他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展现出音乐深层次的魅力与内涵。
五、情绪控制和舞台紧张
演出适度紧张是表演者正常的表现,适度紧张会使演奏者更加专注的完成好演奏过程,但过度紧张的,一般是以下三种情况造成:一、缺乏充足的舞台演出准备;二、缺乏舞台经验;三、表演者自身性格原因。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辅助学生:一、加强基本功训练。在布置一首乐曲给学生时,也布置几首与乐曲中与较难片段模式相符的练习曲,让学生先入手练习,帮助他克服以后可能对乐曲较难部分演奏时产生畏惧感的准备;二、对每一首乐曲,充满情感的讲解乐曲背景知识,再通过剖析每一段乐曲的曲式结构、思想情感变化来加深学生对乐曲的印象;三、将不同年级的学生聚集起来,进行演奏观摩,有条件时借助音乐厅,创造上台演奏的机会,让学生多锻炼;四、对待过于紧张的学生,需要教师更加耐心的疏导和帮助,比如使用心理解压方法、调整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思想等。
六、对中国传统民族乐曲的传承
在近几年,很多优秀的现代二胡音乐作品和移植作品频频在舞台上崭露头角,大家都为作曲家的创新、为演奏者的高难度技巧所惊叹,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是值得推崇的。但也逐渐出现了在大赛、考学、应聘考核、演出中,似乎演奏高难度新作品、移植作品,才能展现出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受到普遍影响,很多学生会注重追求高难度作品的学习、演奏,但作为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承人,喜爱中国传统经典乐曲的越来越少、了解中国传统经典乐曲的越来越少、能把中国传统乐曲演奏得“有味儿”的越来越少。二胡是我国有历史、有根基的民族乐器,如《二泉映月》、《空山鸟语》、《闲居吟》、《病中吟》、《悲歌》、《寒春风曲》、《听松》、《汉宫秋月》等很多珍贵的、经典的二胡名曲,慢慢的倒变得不接地气儿了,我为之有点遗憾。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中西结合、新老均衡,把中国经典的老乐曲先演奏好,让更多喜爱二胡这门乐器的朋友们,既喜爱新作品的荡气回肠,也能品出中国传统民族乐曲里的悲欢离合。
七、因材施教
学生具有独特的个人条件和心理素质、音乐素质,教师需要从不同的先天条件、手指条件、反应能力、演奏方法、技术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教学计划和策略适时调整,使学生能够差异互补、因势利导、扬其所长,使他们得到全方面发展。
八、结语
学生的演奏技能需要教师正确、科学的引领,教师的演奏技能也需要不断地精益求精。教师技能的完善与知识的更新离不开科研研究的支撑。本科院校很重视也很支持教师的科研研究发展,所以教师完成好教学工作外,应积极投身到深层次的专业研究领域,通过项目研究来探寻教学工作强有力的支撑材料,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将专业技能、研究成果不遗余力的传承给学生。
[1]刘长福.弦上春秋——二胡演奏与教学文论选.蓝天出版社,2013,9.
[2]王艺.二胡教学之我见.学周刊,2014,03.
[3]林聪.全国音乐院校二胡教学论坛综述.天津音乐学报,2004,04.
[4]赫燕龙.浅谈二胡教学中的思路创新.北方音乐,2014,07.
王瑜波,吉林大学艺术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