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点体会
到下个月中,我的小朋友就学琴两年整了。作为琴童妈妈的我,差不多也是每天坚持了两年。学琴过程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十分美好,也不断地走一些弯路。钢琴音乐知识浩如烟海,越是深入,反而越是觉得自己浅薄。不过,无论怎样浅薄,只要有思考,就会有收获。只要能坚持,就一定会找到快乐。
喜欢,是坚持唯一的理由。
下面就琴童学琴的技术基础写了些体会,当作两年陪练过程的反思。因为是外行,所以有什么观点相左,不严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导,交流。言语包涵。
在钢琴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1. 换老师的时候,新老师一般都不会接着前任老师的进度来,而是先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的调理。一方面可能是显得自己更专业,一方面孩子的基本功也确实是个问题。
2,学钢琴到了一定阶段,无论一天练多少小时,曲子都练不好听,不精巧,不细腻。小毛病挺多,手指不听使唤。陷入一个有进度没进展的误区。
3.学琴的小朋友的家长,或者老师,盲目地追求进度。在基础方面(如节奏,手指能力等)把关不严。没有质量的进度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还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基础不好。或基本功不好。如果是从头来过,往往是无所适从,孩子也会非常厌烦。
那么趁孩子还小的时候,为什么要一味地追求进度,而忽视基本功练习呢?到较高级阶段才发现问题多得学不下去了。与其要从头补以前的功课,还不如趁早打好基础。从而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少走弯路。
(1)钢琴技术基础和音乐性的关系。
个人认为,钢琴技术基础是音乐性是否能表现得出来,是否能将音乐想法传达得得心应手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有好一些学琴的年龄差不多是5岁左右,都很小。那么对这些小初学者来说,音乐性更重要呢还是打好技术基础更重要?现在普遍提倡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快乐学琴,以兴趣为主。再者钢琴本来就是为音乐服务的。所以倾向于音乐性的更多。或者更科学。我也觉得没得错。只是,音乐性固然很重要,自不必言说,但作为对技术性要求极高的乐器—钢琴来说,技术不仅显得重要,更是基础。
手一放到钢琴上,离开了技术,音乐就是一句空话。嘴里谈得出音乐,手上弹不出音乐。如果基本功练得不扎实,怎么把心中充满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体现出来呢,那么这就会陷入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这时你或许会说,孩子还小嘛,都没发育完全。讲技术才是一句空话。是的,孩子小,我知道,所以我并不是说一下子就应该怎样怎样。而是说在整个练琴过程中作为基石的技术应该得到足够的思考和重视。找准方向,循序渐进。尤其针对盲目追求进度而忽视基本功的学习情况而言。
进度是一块诱人的奶油蛋糕。领先的进度仿佛说明你的孩子天赋好,与众不同。实则不然。盲目追求进度是一个目光短浅,祸害无穷的误区。通常表现在:
1.为了考级而考级。
2.人比人,一味想跑在前头。
3.夸大孩子的天赋能力。
4.反正又不走专业,会弹曲子最重要。
危害:曲子练不精细。在进入稍高阶段后,能力阻碍进度,学习停滞不前。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
这就像修一栋房子,最终能修多少层,绝对取决于根基有多坚稳。
基本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音乐的表现。因此学习钢琴,从把双手放到键盘上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计划,有方法,有针对地,循序渐进地训练钢琴技术基本功,这跟走不走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说实话我不太赞成一学琴一买钢琴就为孩子立志走专业的态度。但是,就算不走专业,也一定要用专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我看来,学习钢琴演奏根本不分专业学法和非专业学法,既然买了钢琴,交了学费,下了决心,那么要学就得学好,学到底。不仅学钢琴,学任何一门艺术也是这样。所以无论走不走专业,在态度和学习方法上,一定要“专业”。
基本功练习不要怕枯燥,所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在这上头体现得最明显了。而且只要每次目标明确,开动脑子,少而精地练习,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可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想像的那样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