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两部世界电影史上殿堂级的意大利经典电影4K修复版相继登录全国院线,其中一部是上映于1997年的《美丽人生》,另外一部则是上映于1998年的《海上钢琴师》。
永恒的经典,从来不会随时光的流逝而磨灭。
《海上钢琴师》曾荣获全球各类22项大奖,无数神仙口碑触动万千观众,更是豆瓣评分9.2的“神作”。
它的神,远不止1900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和与爵士乐鼻祖“斗琴”的精彩绝伦,不止故事本身的传奇与感伤,不止演员对角色细腻的刻画、精准到位的拿捏以及极富感染力的表现,也不止教科书级的电影配乐,更在于,通过故事,带给我们太多心灵的触动与人性的思考。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天才钢琴师的一生。
婴儿时的他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邮轮的头等舱,被水手意外发现并收养,取名1900。他凭借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成为乐队的钢琴师,惊艳了所有人。他指尖流淌出的美妙音乐,总能深深打动每一个聆听他弹奏的人,甚至在斗琴中赢了爵士乐的鼻祖杰尼。
无论乐队好友麦克斯如何劝说,抑或是令他怦然心动的姑娘,都未曾真正促使他离开邮轮,踏上陆地。
一个名副其实的钢琴天才,因为恐惧岸上无法掌控的一切和未知的命运,最终选择随着装满炸药的弗吉尼亚号一起,在轰天的爆炸中陨落,终成传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
1900(蒂姆·罗斯饰)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弗吉尼亚号上,从一个婴儿长成一个青年,他最常做的就是坐在船舱的窗户边,眺望窗外一望无边又破涛汹涌的大海,大海上的巨浪狂风、阴晴圆缺他都习以为常。
当船身剧烈地颠簸,对于普通人而言,晕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初次踏上弗吉尼亚号成为一名小号手的麦克斯,就因为晕船连滚带爬,甚至狂吐不止,狼狈至极。
对于从小在陆地上生活的麦克斯而言,这简直就是人间地狱,要不是因为生活所迫,他绝不会到这个该死的鬼地方来受罪。
而此时的1900却稳坐在钢琴边,怡然自得。当麦克斯踉跄地扶着钢琴,试图寻找一点安稳的依靠的时候,1900居然要求他松开钢琴的制动。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1900优雅从容地弹奏着钢琴,美妙的音乐随着船身的律动,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轻盈舒缓,钢琴像穿了一双旱冰鞋,在摇摆不定的演奏大厅里旋转、舞蹈,那一刻,邮轮、钢琴、钢琴师与音乐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麦克斯的地狱,却是1900的天堂。
他生于斯长于斯,熟悉游轮上的每个角落,熟悉海上四季阴晴的变化,熟悉惊涛骇浪里中的孤独无依,他在这里从容不迫,谈笑风生,甚至可以称王称霸,88个琴键与邮轮上的2000多人,就是他最坚固的心理舒适区。
“舒适区”未必真的舒适,却难以走出
肮脏阴暗的水手工作区、逼仄狭窄的船舱、周而复始的海上航行、喧闹过后的寂寞清冷、接连不断的迎来送往、无法与任何人建立持久而亲密的关系,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这样的生活真的是“舒适”么?
我们可能并不这么觉得,但对于1900而言,他熟悉邮轮上的生活,即使痛苦,他也依然甘之如饴。
同样,《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也是如此。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50年,几乎是他的一生了。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差点精神崩溃。他已经习惯了监狱里的生活,离不开了。
为了让自己继续留在监狱里,老布不惜举刀杀人。再一次出狱的时候,他甚至选择了自杀。监狱这个环境,虽然不舒服,却是老布的心理舒适区。
每个人都拖着旧行李,里面装着我们长长的过去。这些过去,既在环境里,更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应对环境和问题的方式。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控制感,而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安全感的来源,用来应对各种焦虑。
1900在与麦克斯的对白中说:“阻止我的不是我看到的东西,而是我看不到的东西。”
钢琴有开始,也有结束;航行有起点,也有终点,在邮轮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对1900而言,一切都是可控可感的,只有他自己是无限的,充满创造力的,他在这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他只学会了如何在邮轮上生活,也因此感到从容自在。陆对他来说,是太大的船、太美丽的女人、太长的旅行,他应付不来,随之而来的失控感撼动着他的安全感。
我们越是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越抓住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所以,他本能地选择逃避,甚至不惧死亡。
走出舒适区,实现改变,需要新的经验代替旧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里舒适区,走不走得出,环境的改变只是客观原因,能否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从意识层面进行改变才是关键。
心理学家荣格说,当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就是你的命运。
在一次航行中,1900遇到一个拉手风琴的农民。农民说他一辈子都没走出过村庄,对他来说,世界的开始和尽头,都在那片小小的田地上。直到5个儿子全都死于疟疾,只剩下一个女儿,妻子跟牧师跑了,生活简直糟透了。
有一天,他想跟他的坏运气斗一下,于是漫无目的地出门旅行。直到他遇到了大海,大海的声音很大充满力量。他突然意识到,生活是广阔无边的,他脑子里顿时翻天覆地,他像被闪电击中了一样,下决心改变生活,从新开始。
1900跟他一样,一辈子都生活在一片狭小的天地里,孤身一人,并习以为常,只是,除了养父在他童年去世,他的人生便再没遭遇过大的变故。
生活并没有逼迫他做出改变,相反,在弗吉尼亚号上,他像神一样存在,更是在于爵士乐鼻祖的斗琴中一战成名,连唱片公司都慕名而来,为他灌制唱片,对他的星途充满期望。
这样一个身披光环的“海上钢琴师”,本身就是行走的“传奇”,他在弗吉尼亚号上得到的尊严、掌声、崇拜、赞誉越多,越是不断正向强化他选择留在弗吉尼亚号上决定是对的,他越觉得自己适合生活在邮轮上,而害怕踏上陌生的陆地从头开始,因为未知的世界里藏着让他恐惧的失控感。
他缺乏陆地上的新经验,不知道脚踏实地的感觉,体会不到人世间迷人的烟火气,尽管麦克斯跟他描绘的生活场景也曾令他心生向往,那个短暂邂逅的美丽姑娘曾令他心旌摇曳,但想象再美好,都无法与鲜活的经验相媲美。
1900无法感同身受农民在初次听到大海的声音时,所体验到的灵魂震撼,所获得的人生顿悟。
他害怕改变,因而无法获得新经验,也因缺乏新的经验,而更加难以做出改变,最终将自己囚禁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用死亡来获得解脱与救赎。
影片的最后,麦克斯泪流满面,终于放弃了劝说1900,独自下船。
与生俱来的天赋,是恩赐也是诅咒,1900就像一件独一无二的天价艺术品,天真而纯粹,美丽而易碎,要么星光闪耀万众瞩目,要么彻底毁灭,成为传奇,他的世界容不下苟且和将就,这是他的宿命。
而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麦克斯一样的俗人。生活并不一帆风顺,又没什么出类拔萃的大才能,不得不为摆脱让我们痛苦的生活而奔波忙碌,一次次从生活的暴击中挣扎着爬起来,努力寻求着改变,寄希望与未来,这也是我们的宿命。
1900害怕改变,所以选择用旧经验守护他的安全感,那是他的心理舒适区。
我们害怕一成不变,所以不停地与过去告别,用新经验拥抱未来,追求向往的新生活,这是我们的心理舒适区。
鲁迅曾在《而已集》中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在你眼中是炼狱,在我心里恰恰是天堂。所以,不要总是傲慢地告诉别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受过的伤都与你不同,你又如何知道我的悲喜从何而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里面藏着内心深处的爱与怕,我们终其一生,不过都是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创伤的治愈。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不如就沿着各自本来的轨道,走下去。
鲁迅曾在《而已集》中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在你眼中是炼狱,在我心里恰恰是天堂。所以,不要总是傲慢地告诉别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受过的伤都与你不同,你又如何知道我的悲喜从何而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里面藏着内心深处的爱与怕,我们终其一生,不过都是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创伤的治愈。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不如就沿着各自本来的轨道,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