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10位钢琴老师》二十九评
发表时间:2025/01/11 09:59:57 浏览次数:417
两周后女儿基本能把‘白毛女’背下来了。再到老师家的时候,我和老师说了换曲练的想法,老师看过她弹锈金扁之后觉得时间还够,就同意了。
考前三周,我带女儿到老师家检课的时候,老师对她的表现已经相当满意了。这时候如果还有更好的练琴方法,如果有一位更高明的老师,孩子在最后三周内,一定会将曲子再拔高一个档次的。这也是几年后女儿参赛星海杯时我得出的一个结论。那个好方法就是将练习曲回过头再重新慢练、分手练,巴赫也应该回到分声部,突出主题的单独分解练习…..也就是需要再仔细地从头到尾细扣一遍。当时我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该让孩子怎么练琴了!看着课堂笔记:错音没有,错节奏也没有,错指号也没有,错什么都没有。速度没问题,完整性也没问题,音乐风格有没有问题,我说不出来,反正我觉得该欢快的也欢快了,该悲伤的也悲伤了。我那时也就那点欣赏水平,老师也从来没有讲过“贝多芬、莫扎特、还有肖邦”对他们每个人的作品声音处理上应该大不一样。也许是老师觉得孩子太小不能理解,讲也是白讲。孩子这时候越练越油,整天小手在琴键上飞快地跑,一遍接一遍,越练越快,越练声音越不清晰,练着练着自己就开始改乐谱改节奏,还往里加起“花”来!
评:慢练、分手练、分声部练、突出主题的分解练习,这些所有的作品学习时都要用的方法,不只是练习曲。而这些练习习惯都需要从小培养,老师的课堂上不仅需要教会作品,更要注意对练琴方法的教学,而不是把这些问题推给学生自己或家长去自己领悟。——“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音乐表现问题不是欢快、悲伤这些词语所能概括的。需要把音乐形象与具体的触键技术结合起来才行,有着丰富变化的声音才能真正实现那种特别、唯一的“欢快”或“悲伤”,不能用笼统的东西去概括。
学会的曲子弹久了,就会练油掉。把曲子的所有细节拆开来练习是避免混乱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