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之前的准备 。很多孩子没有良好的读谱习惯。老师布置一个新的曲目后,他们往往在没有弄清作品的音乐背景,对作品的音乐内涵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上琴摸谱,看不见体现作曲家精神的东西。要想让学生准确地演奏作品,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老师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认真读谱,并且让孩子了解这首曲子的背景,看清所有符号并理解其含义,以及作曲家在谱写时的心情等等,这些对于把握这首曲子的演奏有很好的帮助。技术性细节的指导在具体的练习方法上,老师还应该对孩子进行技术性的指导,使孩子们能采用一种正确的方法练琴。“重复练习” 。在钢琴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重复练习是一种符合学习规律的科学方法,但必须合理运用。许多学生每天练习就是从头到尾无计划、无步骤、盲目地一遍遍地弹,一遍遍地所谓“重复”,漫无目的的重复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造成孩子对音乐的麻木;只有那些有意义的、动脑的重复才会对演奏有帮助。“慢练” 。“慢练”是一种“用脑”的慢练,也就是说,学生在练习前,应先研究曲目中哪些地方在快速演奏时可能会出现困难,根据快速的情况进行慢练,即整个速度很慢,但大跳式位置转换到位却很快,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在这样快速反应的慢速练习中,大脑的高速运转与手指紧密配合,就能高效率地完成练习阶段而尽快进入快速阶段。“分手练、分段练、分句练、分声部练” 有些孩子在练习时不愿意分段练习,认为浪费时间。其实, “磨刀不误砍柴功”。因为每部作品的弹奏都可能会遇到复杂的声部层次,所以,只有分手、分段练习才能仔细、准确地进行音乐的层次处理和技巧的解决。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为老师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相信,只要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真正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一定能在钢琴教学中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