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写一篇短文,谈谈青少年钢琴学习对思维成长的影响,属于音乐学习共性的东西就不写了,只是说说钢琴特有的部分。不是科学分析,只是现象罗列。
第一,钢琴学习帮助“静思”
真正是因为自己喜欢而迷恋演奏钢琴的孩子,一定是能够静思的孩子。这是因为要学成一个合格的钢琴手,总共需要25000小时的琴上训练,如果每天训练7小时的话,需要10年,如果每天3小时,则需要23年。25000小时后,只要路没走太歪,成为熟练钢琴手就没问题。如此长的寂寞训练,就有很多独自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就很善于静心想问题。学习专业钢琴的青少年没有一个不是很能思考的,由于思考常单独进行,怪异的想法很多,会形成很独立的人格。
第二,“多声乐器”与“多声思维”
钢琴是比较复杂的“多声乐器”,可以作基于自身的复杂的乐音组合,钢琴音乐是多线条复合的。在现代常用的主要乐器中,吉他和手风琴也是多声乐器,但乐音组合的复杂程度不及钢琴。
演奏多声乐器,必然会形成“多声思维”。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脑子里思考的不是单旋律,而是复合的乐音。既要控制左手,又要控制右手,还要控制踏板。并且左右指法的对应关系和手指的生理对称关系还是反的。
多声思维下的钢琴手,通常能培养出同时思考多个问题的能力,思维比较立体不单打一,协调控制能力会显得强一些。
第三,点状乐音与抽象思维
音乐严格地说都是抽象的,但钢琴音乐更抽象一点。其他乐器的乐音一般是连续的、线状的,吉他乐音是块状的,而钢琴的乐音是点状的,几乎不能有效延长,因此钢琴音乐的抽象性很强。
要理解钢琴上的旋律,包括和声,必然要具备一点抽象思维能力,把抽象的点想成线。一般琴童学几何都学得很好,女琴童在物理化学课程上往往有男孩子的抽象能力,这与演奏钢琴需要抽象思维有关系。
第四,钢琴学习与逻辑能力
现代钢琴的音域是所有现代乐器里最宽的,一般从大字二组A到小字五组C有七组半的音程,为88键。演奏时控制这88个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并且有很多逻辑规律必须遵守,比如转调、和声、对位关系,都是有逻辑的。学习钢琴比学习其他乐器更需要掌握乐理逻辑,这种逻辑体现在思维上就是形式逻辑能力。
第五,原理与应用的灵活关系
学习了钢琴的琴童,一般不会很僵化,应该能够理解“普遍真理”与“灵活应用”的关系。举两例。
大家都知道现代钢琴是按照十二平均律调律的,即从C1—C2八度音程12个半音阶是平均距离的,都是100音分。但实际调律时不是完全绝对平均的,这里面有一些诀窍,不然不利于转调。普遍真理到实际运用时是需要稍微灵活一下的。
再如视奏训练,这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之一,看着谱子立即弹出来。谱子是规范,你不能不遵守,但一个作品的谱子和谱子之间往往会不一样,这在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经典作品中常出现,出现不能照弹的情况怎么办?当场边奏边改呀,这是很考验琴童的聪明程度的,死板了就不行。
第六,结语
学习钢琴,对青少年思维的训练和成长有着很大的正面作用,但需要说明要达到这样的正面效果,第一,孩子本身必须具备喜欢钢琴艺术并理解钢琴艺术的条件,是孩子真的自己喜欢,只有喜欢了才会去领悟。第二,老师一定要好,要有理论和艺术才能,现在乱七八糟的老师太多,骗钱,他们不能教好孩子。
有没有性格的负面作用?有的,学习钢琴的孩子可能会固执和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