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孩子学音乐,家长思考什么

发表时间:2025/01/06 05:09:58  浏览次数:50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吴骏+柴林

广阔心胸和洞见带来明智和具有韧性的行动,肤浅狭隘的想法带来愚蠢和短期的行为。家长需要思考音乐是什么和为什么,在此基础上提升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孩子一起成为终生的音乐爱好者。

多角度提问,有自己的思考

接触到很多家长,发现有的家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我的孩子的表演技术”上,但很少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

(2)我的孩子为何要学琴?

(3)我的孩子为何要学音乐?

(4)孩子们为何需要学音乐?

(5)音乐为何需要儿童或音乐对儿童有何意义?音乐只是一种消遣吗?

(6)儿童为何要学习音乐演奏?

(7)兒童为何要参与音乐活动?

前3个问题可以是思考的初始点。但从“我”或“我的孩子”出发,容易陷入“自我中心”(即主要从自己的兴趣、利益出发考虑事情),还容易走向自私和狭隘,思考就“在原地打转儿”。音乐演奏是在群体的审美中彰显音乐之美,绝不是为了凸显某一个演奏者的魅力,因此演奏活动和利他主义有必然的联系。“为他人演奏”比“学习是为了你自己得到好处,所以你必须坚持”更明智(可参考本刊2014年第11期《学琴到底为了谁》一文)。这些问题不想透彻的话,家长可能会带领孩子追逐和膜拜以技巧吸引人的演奏明星,把过多的社会竞争意识带到学习中,不利于学习。问题(4)(5)围绕“音乐”和“儿童”的关系,是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思考。初步答案是:音乐是文化载体,是人类(包括儿童)表达情感的手段,和更好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因而是大多数儿童的必需品,而不仅是消遣(可参考本刊2016年第10期《音乐就是食粮》一文)。儿童需要音乐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音乐也需要儿童去传递。很多孩子没学多久就放弃,原因之一是家长一直在说“我们就是当个爱好”。既然是爱好,可爱可不爱,学音乐的必要性就没有了。所以家长最好告诉孩子,“我们是当爱好学,但是音乐非常重要,要认真学”,不要少了后半截话。古语说:“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严束则不慢,姑息则多狎,多狎则心易散失,严束则日就规矩,所以有成否之殊。”这段话现在也适用,对于中等收入家庭里资质一般的孩子,和成就最相关的几个因素就是专注、纪律、自我约束、持续的习惯养成。我看可以浓缩为“无成失于姑息,易成习于严束”。当然,另一个极端——在“认真”的旗号下对孩子提出僵化、死板的要求,也不要走。

(6)(7)涉及实践。学习者只旁观、欣赏或关在琴房里单独练习都不够,还需要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包括非正式和非正规的音乐学习。有的孩子学音乐动力不足,原因之一是他们只是在正式的音乐学习中单打独斗,得到的参与机会太少。

上面这些问题是我随机列举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问题,让思考细化和深化。它们相互关联,涉及音乐“是何”“为何”和“如何”,并没有标准答案,回答它们也没有标准流程,但学音乐的家庭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初步答案。

学什么,学琴和学音乐的异同

不加区分的话,“学琴”就是“学音乐”。 类似地,“学车”就是“学驾驶”。日常语言经常形象化地描述事情,不同的字面之下没有本质的不同。

如果稍作区分,学琴偏重“技”,学音乐偏重“艺”;学琴偏重“术”,学音乐偏重“道”。但它们有重合:学琴多少需要学一些音乐,否则学不下去,学不开心;学音乐一般不能脱离具体的技能操练,变成空想和纯粹的感悟。

再仔细看,学琴和学音乐的差别非常大。前者主要指演奏,后者是把音乐作为一门学问(或学科、学术),涵盖音乐的方方面面,还延伸到思想文化领域,有更多、更复杂的智力反思,指向创造力和长期(甚至是终生)学习,学习形式更多种多样。

有人不把音乐当作学问,原因很多,例如物质条件和师资缺乏限制了音乐的普及;百分制而非等级制的评分把音、体、美课程从教育体系中边缘化。但是,任何去过大型图书馆检索过图书目录的人都知道,音乐毫无疑问是一门学科。在英国的GCSE和A-Level考试系统中,音乐也是可选考的学科。用什么方式学,最终学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但学科学习要求学习者保持对学科的严肃态度,尊重知识的整体结构,尊重学习自身的规律(参见本刊2016年第2期《学音乐也可以“从高到低”》和2016年第8期《做必要和可能的事情》两篇文章)。

音乐是学科,和日常生活里音乐具有娱乐功能并不矛盾,但两件事情不能混为一谈。业精于勤,毁于随。和上文提到的相关,有的家庭学音乐很快就放弃,原因之一就是溺爱孩子(富贵和贫贱之家都会发生),学习态度过于随便,只把音乐当玩耍。既然是玩,那就可以玩,可以不玩,怎么玩都行,学习就没有了方向。笔者建议家长的思考从表象走向实质,认识到音乐世界由丰富的文化产品、学科知识和社会关系构成,娱乐只是这个世界里的一小部分,这样,思考和行动就能摆脱“小我”和“小家”,进入广阔地带。

为谁学,警惕道德绑架

有的妈妈,长期分不清“自己”和“孩子”,把两者错当成一个,忘了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原因之一可能和女性孕育生命的过程有关。10个月里,妈妈和孩子在很多意义上确实是一个人,但孩子必须逐渐成为一个精神上独立的个体,从“妈妈让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有的家长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其中既有美好善良的期待,也有过高期待——从主观愿望出发,不顾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急于求成。这很复杂,需要具体分析。

有家长说:“我坚持让孩子学下去,是因为我想让孩子知道,选择了就要坚持,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但这并没有回答为何要在学琴这件事情上坚持和付出,为何不是选择了绘画就要坚持,不在象棋上付出就没有回报?

道德约束不是坏事情,有时也完全必要。但是,如果一个道德标准放在每件事情上都合适,就有一个弊端:不能解释每件事的正当性。从孩子的角度看,为何是妈妈选择了一个道德标准(例如选择了就要坚持)而对我约束?为何我要为了自己的获益(琴艺的进步、胜出同龄人)而努力?当家长回答不了孩子这类问题,却施加压力要求孩子服从并且去工作的时候,亲子关系就有紧张的可能。

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外在动机可以转化为内在动机。一个人要成长,自主的需求 (即感到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和心理上的自由)、胜任的需求 (感到事情能产生预期效果)、关系的需求(感到被关爱)都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帮助儿童把动机内化,满足他们3个方面的需求,成人需要借助的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常识,还需要爱心和智慧。脱离它们的道德训导或煽情对于胁迫孩子按照成人的意志行事的效果是短暂的,一段时间之后就是反效果——只会破坏孩子的学习动机。

我们为何让孩子们学音乐?一个简化的答案是:我们、儿童、音乐都需要和创造对方。这里,美国青年小提琴家珍妮特·宋(约瑟夫·金戈尔和德萝西·迪蕾的弟子)在《创造的思考者》一文中的话也有启发:“学生必须成为创造性的思考者和行动者,而不仅仅是模仿者。这不仅指他们的音乐演奏,生活的其他各方面也是如此。”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