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大师许忠来杭开公开课时有一位学生问到:“我练琴时手会酸应该怎样解决。”许忠说:“我弹多了也会酸。”初一听会觉得这个学生问的问题太肤浅了,以至与大师都不屑正面回答。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深层的含义就是怎样放松,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体会的感觉,一言两语是说不清的。
放松是我们每个学琴的人都容易忽视的问题,我们往往只注意手型,身体姿势,殊不知着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放松。好的手型,恰当的姿势有助于放松,但当人们将本末倒置后就回去追求一种经典手型或姿势。凡事都无定论,每个人条件不同,在同样的钢琴键盘上手的姿势就不可能相同,一个合适自己得姿势才是一个好的姿势。所以手型或姿势是没有绝对的标准衡量的。
放松其实以我的理解来说就是:第一,少做不必要的动作。在一个音乐作品的演奏中我们所能做得是恰如其分的弹出每一个音。手指,手腕,小臂,大臂,肩膀,腰,腹,背以及下半身各有所职,调动他们应该快捷而合适,过大的不和理动作与拖泥带水只回消耗多余的能量,这对放松是很不利的。第二,抓紧时间休息。钢琴是键盘乐器,在弹完一个或一组音后一定有一个间隙,也许是一瞬间但累积起来就是必须且不可忽视的。弹琴的过程就是从紧张到放松到紧张的连续过程,怎样在一瞬间放松就是关键所在。
要自然的放松首先要一丝不苟的练习,认真的弹练习曲,知道自己在练什么;其次就是慢练,当曲速放慢时,紧张-放松-紧张的过程也就拉长了。如果在快速运动中不能体会放松的感觉那在慢速时应该可以了。把慢练时的感觉记住,把一瞬间放松的感觉记住,那么当相映提速时也能视放松为一种本能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放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涅高兹说过信心是放松的基础。当你为自己的技巧担忧时你就会紧张而僵硬错误就难免了,更无须说音乐的表现了,而后者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弹琴就像背谱一样,一句一句的,对音乐的理解只是空白。有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当弹的得意时忽然如梦方醒,“我在弹那段?”,接着就是一片空白,于是错误就不期而至了。错误往往出现在最熟练,最不可能错的地方。关于背谱,曾有学者把弹琴的人如同武林高手般的分为三个境界:“有谱有琴”、“无谱有琴”、“无谱无琴”。
这头一个当然是我们现在大多数状态下的情况,练习曲一条条的过,一条条的学。第二种可以说是学生们的考试状态。考试必须背谱,所以,同学们通过不断的熟悉,脑与手指共同“记忆”,达到“背出”的目的。而这最后一种境界就如同“琴人合一”般的高手了。着名影片《钢琴师》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主人公,着名的钢琴家因为二战四处躲藏,饥饿与恐惧时刻伴随着他,他躲进朋友的家,那里有一架钢琴,可他不能去弹。于是,他打开琴盖,双手举在半空,手指不断舞动着,没有声响,没有曲谱,而壮丽的肖邦波兰舞曲早已在他的耳边奏响……这也许就是那最高的境界吧。
还是回到放松,很多人理解放松只是停留在机能表面,而要上升到全面的放松还需要我们在接触钢琴的时候多进行思考。我们要视音乐为有生命的,同样要视钢琴为有生命的,通过感受它的脉搏,律动,我们能真正找到音乐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