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但昭义/钢琴的基本弹奏法(四)

发表时间:2025/04/19 23:37:42  浏览次数:172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四)手指基础训练第二部分
 手指的均匀。
    手指是指各指在钢琴上能弹奏出均匀、协调、统一的声音。 
声音的均匀有两层含义: 
    1.手指按音乐节奏规定的时值准确演奏,不能因为手指的长势不同或控制力的差别而造成节奏时值上的不精确。 
    2.手指按音乐强弱的需要奏出协调统一的音响,不可因手的自然长势不同或长短粗细不同而造成声音力度强弱上的不统一。 
    应该说手指的均匀须以手指的独立为前提。在手指具备一定独立的前提下,以下训练对弹奏的均匀有益。 
(1)利用节奏重音训练 
“加重音、强调节奏的清晰有助于手指的清晰“(玛格丽特.朗语) 
    我们发现,弹一个四组音的音阶,重音会轮流变化出现在每一个手指上。如,以右手为例弹C大调音阶:从大指到五指无一遗漏,这会给手指各指对声音时值的掌握和声音力度的控制带来非常有益的训练。重音要求弱指增强指力,弱音要求强指有所控制。强、弱指通过重音训练能有效的克服自己先天的不足,对最终奏出均匀的声音有重要价值。这种练习可以广泛应用于手指跑动技巧的各种练习和练习曲以及各类乐曲中的手指跑动技巧片段。 
(2)切实加强弱指训练 
    无论演奏中出现节奏时值的不匀是声音力度的不匀,问题多出现在弱指。从初期手指基础训练的角度上讲,加强弱指训练,提高弱指指力,提高弱指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对于解决弹奏均匀有关键意义。 
(3)疏通手臂,运用重量调节 
    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钢琴演奏决不仅是孤立的手指动作完成的。同样,解决弹奏均匀问题也不能仅仅强调手指本身的训练。肖邦临终前不无遗憾地说:“他留下了一个没有训练好的4指。”事实上,从力量这个绝对意义上要把这5个手指训练得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我们强调的只是从弹奏意义上通过控制用力而求得声音的均衡统一。因此,弹奏意义上的均匀就不仅仅是手指本身,参与弹奏的掌、腕、肘、臂、身都对弹奏的均匀富有积极作用。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我们辅导孩子的时候,在认识上的偏误带来的影响能直接作用于孩子的训练路子,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和训练结果,这是教学双方面都不容忽视的。 
    认真地学习训练手指通过手腕调节传送手臂重量,学会运用重量补充,学会从手部到大臂即整只手的协调配合来实现声音的均匀是另一个层面的训练,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4)多种触键形式对取得声音的均匀有积极训练意义 
    在解决某种属于技术或技巧范畴的问题时,并不仅仅只有一条路或是一种方法。可以说,应该和完全可能多种途径和方法。譬如:有时候我们运用技巧训练方法,有时候又可以用音乐性的处理方法,有时候甚至应该用心理性的解决办法。涅高兹提出过一个解决困难问题的公式: 
   正题+反题=合题 
    他说隧道从两面开通。在解决声音均匀的问题上,这第四条是属于音乐和心理性的训练方法。 
   不同的触键方式所需要的指尖感、指触感、承重感、运力感都不一样,让孩子通过那些不同的触键形式悉心体会那些不同感觉所创造出的不同的声音效果,从内在培养和提高他们听觉对声音效果的敏感度,帮助他们建立起要求弹奏均匀的心理定势,是解决弹奏均匀的根本点,是战略性的训练措施。道理很简单,一个对弹奏均匀反应不敏锐,甚至麻木的人,他甚至不能发现自己有那些地方没有弹均匀,要他去克服不均匀怎么可能呢?实际上,只有对演奏中的任何不均匀有敏感的觉察反应,才能产生从自身克服不均匀的调整要求和调整措施。练习和训练的明确针对性由此出发,解决问题才有明显效果。因此,这又说回到过去强调过的话了:在每一种练习中,有决定作用的乃是弹奏者所努力要大达到的那个目标。练习的结果完全要看他对那个目标所怀有的想象是否明确,注意力是否集中,练习是否努力而决定。否则,前面介绍的任何方法也无济于事。归根到底,在声音均匀的训练上要依靠内心对均匀的声音效果与节奏时值的想象和均称统一的声音强度的内在感受。 
    运用高抬指快下键的非连奏;贴键的低指触快下键;贴键的圆滑连奏;半连奏;各种部位的跳音断奏等等不同触键方式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减少练习的枯燥性,而且通过内在想象力和听觉敏感性的训练提高将大大有益于技术动作和力量运用上的适应性和调节技机能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帮助解决弹奏均匀的技术困难。 
    演奏的均匀性有时甚至完全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我多次发现,有时学生弹得不均匀并不是手指本身技巧因素造成,而是一种心理负担造成。当学生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纯手指、纯动作因素上练习的时候,他可能完全放弃对音乐组织方面的想象,甚至丢掉了音乐流动的特征,其实,经过练习他们手上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还背着哪个包袱,总以为是手指问题,技巧问题。这时候,扫除心理负担和障碍才能解决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首先肯定他们手指训练上的进步,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鼓励他们从音乐的表现出发去演奏。嘿,奇怪得很,前面的问题可以一下子在课堂上就解决了。音乐通畅了,声音也均匀了,所以,我们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析,找到症结所在,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手指的指力 
    指力即钢琴演奏所要求手指具有的弹奏准备态势和弹奏动作所需要的力。 
    指力不仅仅是指通常大家所知的手指的支撑力,手指的爆发力,他还包括弹奏各种音型样式所需要的手的准备、伸展、组织的张力,集合力以及不同触键方式所要求的内控力等。 
    关于支撑力及其训练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这里要论述的是:手指的爆发力,手的张力、集合力和内控力。 
爆发力 
    爆发力是钢琴演奏三种基本弹奏法中非连奏奏法所要求的一种做基本的用力形式。 
    手指跑动技巧依赖于手指敏捷的触键,而手指敏捷的基础是第三关节瞬间挥动的爆发性速度与力量。因此,爆发力的用力形式在手指基础训练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手指爆发力训练是指力训练的关键环节。 
    幼儿初始学琴,稚嫩的小手软弱无力。第三关节挥动即缺乏力度也缺乏速度。通过前面论述过的非连奏的学习,会逐步掌握到第三关节挥动用力的要领。也会逐渐提高挥动的速度与力度。 
    爆发性指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不可能有捷径,也不要期待出现奇迹,而必须脚踏实地刻苦训练,日积月累从量变求得质的飞跃。 
    可以利用所有的五指练习和快速练习曲的慢练来坚持做爆发性用力的快速击键练习。只要长期不懈地坚持集中精力,掌握住聚积力量,瞬间爆发性击键,追求声音清晰的触键点等要领来进行练习,定会收到效果。我们在非连奏触键要点中介绍过的训练办法和练习都属此类。 
张力 
    一张一弛,张是用力,弛是放松,张在钢琴奏中也是一种用力形式。 
    当我们的手在作弹奏准备时,或需要手指指尖,手指某关节有一种准备态势,或需要手指保持某种触键承重的牢度,或需要手根据音型样式运用肌肉的张力来塑造某种手型架子(如和弦、双音、八度等)。尽管这些仅仅是弹奏前的准备而并非弹奏动作本身,但手已经开始用力,这种力就是运用的手的张力。 
    运用张力本身是一种紧张,如果过份了,手会僵硬,劳累。如果完全不用,手上松松垮垮,没有弹奏状态的准备又会造成技巧失误或声音松散。实际上,张力运用的大小与演奏的音型样式和力度的应用密切相关。譬如,我们要演奏一个和弦,我们需用手掌的张力把需要担任和弦演奏的手指联合为一个整体,即和弦架子,这时候运用的张力实际上是根据音型样式集合手指为一整体的集合力。另一种情况,如果演奏需要很大的力度,手指必须增强它的承重能力来承受弹奏重力,这个时候也同样需要用较多的张力来使手指、手部、腕部坚强起来,否则无论后面用多大的力,都不可能通过指尖传递给琴键。对张力的认识以及自觉恰当的运用会帮助我们减少许多技术障碍。反过来对张力的认识和自觉运用又能帮助我们逐步掌握张力的运用。 
集合力 
    钢琴演奏需要两只手和多个手指同时弹奏,弹奏声音的整齐要依靠弹奏时用力时间的一致,通常音乐节奏起着集合用力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下意识的感觉到这一点。因此,我们需要强调有意识的集合用力的意义。 
内控力 
    我们在介绍连奏的触键要点时曾指出:“连奏,从声音效果到触键方式与非连奏恰好是一个反向。它不是爆发性的快击挥动,而是训练有素的缓慢触摸。”这种缓慢的触键方式就是依靠手指的内控力。 
   不同触键所要求的不同触键速度,不同触键方式,不同松紧程度,不同的按压保留时间等等都需要有一种控制力。在学习运用不同触键来变化声音效果的时候,自觉地运用手的控制力是克服弹奏单一,缺乏变化的重要方面。对此,需要有自觉的认识,这也是一种指力训练。 
    内控力的练习掌握必定要同一定的触键形式相联系。譬如同歌唱柔美的声音训练联系在一起,声音不对内控力的使用就不合适,反过来,如果歌唱性演奏已经能娴熟运用就表明在这方面的掌握运用已经熟练。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