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5)
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少有几乎完全贴合东方风格的钢琴曲,而收录在钢琴套曲《版画集》中的这首《塔》,算是一个例外。《塔》通常被视为德彪西创作的东方情调钢琴曲的代表,无论是整首曲的结构还是段落旋律,乃至调式都充满了东方音乐风情。本文主要以东方音乐对德彪西的影响作为出发点,研究《塔》的音韵、结构及五声的运用,着重探讨该作品中的东方情调,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德彪西;《塔》;东方情调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于1903年问世的《版画集》更是德彪西印象主义派钢琴曲成熟的标志,代表着他步入大师殿堂的荣誉。收录于《版画集》中的《塔》则是德彪西最为纯粹也最贴近东方音乐神韵的钢琴曲。
一、东方音乐对德彪西的影响
十九世纪末的欧洲音乐落入桎梏,陷进了发展的瓶颈阶段,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时的欧洲音乐急需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来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完成其由没落向崛起的转变。此时德彪西结合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以及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这些特点融入法国传统音乐,更将印象派的艺术手法移接到了音乐之上,创造出与传统音乐大相径庭的和声,开创了印象主义的钢琴曲流派。德彪西的这一音乐创举对之后的作曲家的影响深远流长。
德彪西钢琴曲中的东方情调来源于在巴黎举行的两次世博会,在这里,德彪西接触到了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的音乐,这种别开生面的音乐形式对德彪西产生了巨大的触动。从这时开始,德彪西在以后的音乐创作中,开始有意识地加入东方音乐元素,将东、西方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再辅以通常用于绘画、文学上的印象派技法,从而创造出了当时名动欧洲的“印象主义”音乐。可以说,如果没有东方音乐的影响,德彪西将难以开启“印象主义”音乐流派,欧洲音乐的发展也不会受到影响。
二、《塔》中的东方情调
《塔》作为德彪西创作的东方情调钢琴曲的代表,其中不乏诸多东方元素,无论是标题这一东方建筑代表的名词还是曲中无处不在的五声运用,亦或是对于加美兰音乐织体的借鉴,无不表示这首名传千古的钢琴曲中蕴含着浓浓的东方情调。德彪西用他敏锐的触觉,灵活地把东方音乐元素注入到欧洲传统音乐之中,为其日后开创“印象主义”流派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就详细诠释《塔》中典型的东方元素,这种独特的东方风情也注定了《塔》是一首不平凡的作品。
(一)钢琴曲标题和架构代表的东方建筑
塔作为佛教建筑的标志,几乎遍布于整个东方佛教国家。以“塔”作为标题,德彪西无疑是想告知听众这一钢琴曲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不单单只是对于塔这一形象的描绘,更在于让听众能对遥远东方的神秘风情产生向往。而《塔》收录于钢琴套曲《版画集》中,提到版画,或许就能让人联想到古中国或者当时日本的绘画形式。仅仅从标题而言,《塔》就充满了浓郁的东方情调,让人对东方神秘国度充满无限向往。如果标题仅仅是巧合的话,那《塔》的曲子构架则更象征了塔这一东方佛教建筑形象。《塔》的整体结构为带有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包括了呈示部、中间部分和再现部,而这三部又分别由3个乐段组成,这种结构就非常类似于典型的九重宝塔。《塔》中更是有三个八度重复的短小音型,这三个音型逐渐升高,对应着宝塔的多层弧形尖顶。
(二)五声里的中国韵
中国音乐向来更注重于韵,对意境的追求大于形式的表达,由中国最为传统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可以看出,简简单单的五音,却能谱出高山流水、二泉映月这样意境高远的艺术上品。德彪西创作的这一首《塔》,大量运用了五声调式,无论是在乐曲一开始的主题旋律,还是中间夹杂的各小节,乐曲都深合五声性。甚至可以说,五声调式是构成《塔》的最主要调式素材。其实五声音阶并非中国独有的,但只有在中国音乐里才发展得最为完整而丰富多彩,无论是朦胧还是飘逸之美,通过五声音阶都能很完美地诠释出来。正是因此,德彪西才借鉴中国五声调式,将其融入到了《塔》中作为整首钢琴曲的基调。五声音阶在《塔》中的使用度高达85%,除部分小节连接外,五声音阶可谓无处不在。正因如此,这首充满东方情调的钢琴曲让当时满是大小调体系的欧洲音乐为之侧目,其中独特的五声调式、充满中国神韵的表达手法都让听众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飘逸朦胧的中国韵。这种悠远空灵的音乐,对后世欧洲音乐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加美兰音乐织体
加美兰音乐作为印度尼西亚的代表性音乐,通常为大型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别具风情的多声部音乐。加美兰音乐通常是以一个旋律为核心声部,而其他声部则环绕这个核心声部作装饰性的演奏,形成独立而与核心声部相统一的织体。这种独特的对位多声织体与欧洲传统和声对比起来,明显具有更加精彩的对为手法,也更能协调乐曲本身,增加乐曲音响层次,丰富及深化乐曲内容。在这首《塔》中,德彪西运用了多种音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二声部大二度和声音程,这个音程近乎为贯穿全曲,音高不断变换,更能模拟出古塔钟铃在风中振动发出的声音。通过这些音型的运用,德彪西成功营造出钢琴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描绘出了变化多端的音乐情境,更刻画出了宝塔的东方情调。
三、结束语
无论是从主题架构或者是从蕴含的中国韵,又或者是从深度使用的加美兰音乐织体来看,德彪西的《塔》都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情调。在这一首钢琴曲中,德彪西最大化地吸收了东方音乐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欧洲音乐体系中,创作出了这首最为纯粹也最具东方情调的“东方音乐”。《塔》的问世,从根本上代表着东、西方音乐进入互相影响、互相进步的时代。
[1]张晶.德彪西钢琴作品中“东方元素”的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许珊.朦胧的东方情结——德彪西版画集之一《塔》的五声性手法的运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5(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