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凤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多种知识相互结合的过程,不仅要实现对外联系和媒体的双向培养,还要和课程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增强复合性课程的设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音乐赏析与朗诵配乐》这门课程的学习是播音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延伸与拓展,通过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广泛涉猎和朗诵配乐艺术鉴赏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修养。逐步掌握朗诵配乐的技巧,提高学生们对音乐和朗诵的理解力和朗诵能力及对朗诵配乐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符合我国对外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在对外传播人才培养中发挥师范院校的重要价值。
一、模拟实战考核,激发学生潜能
《音乐赏析与朗诵配乐》课程因为没有教材,所以教学内容都是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而选的。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教授内容和训练材料都有鲜明指导性,并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价值观。适合本科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体现了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及其课堂教学要求。主要教学内容是:古典诗词音乐赏析、声乐、中国5乐种、中国民族乐器及器乐代表作欣赏、西洋乐器及器乐代表作欣赏、齐越节作品赏析、原创作品赏析。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课堂实践)占总成绩的40%,期末口试占总成绩的60%。针对这种考核比例可能很多课程都这样分配,但是很多课程都存在教学内容与实践两层皮的脱节现象,没有真正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策略。本门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也是通过学生课堂陈述与舞台展示的方式评定,学生们受益匪浅,期末考试更是完全交予学生策划、编排,进行一场真正的朗诵配乐作品汇报演出,有模有样,现场气氛非常艺术,效果非常好。
二、注重柔性培养
在朗诵配乐课程的设置当中,主要是针对培养目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提升,加大对于实践能力的锻炼,但是媒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单纯的理论知识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所以,在人才培养当中,要加大对于柔性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相关课程内容。使学生们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时,具备起码的,而且是整体上的审美评判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放在了欣赏方面,使学生了解音乐基本知识,让学生欣赏经典的不同种类的音乐和朗诵配乐作品,可以使学生能够欣赏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欣赏音乐的兴趣,能够通过对音乐的了解,对朗诵作品加以分析、配乐、编排并且展示出来,从而提高学生朗诵的综合能力,进而对自己的艺术素养、专业也是一种促进与提高,造就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讲更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提高,教学理念的改进,进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加强教学互动,激活学生兴趣
《音乐赏析与朗诵配乐》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很细碎,有音乐知识,还有朗诵知识,还有音乐与朗诵配合的知识,课程内容中如果仅仅课堂讲授的话,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不易于掌握,再加上本课程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课上课下都以锻炼学生的实践作业为主,锻炼学生们的应用能力,成效比较显著。比如,上课讲音乐中的古筝曲经典作品,下课让学生找朗诵作品配古筝曲,然后下次上课分组展示,反复锻炼,学生们的讲课课件、舞台展示都有很大的进步,专接本中有很多非专业的学生积极性都非常高,并且收获非常大。上课要求学生作课堂笔记,老师也有课堂记录,并且有反思、有互评,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评价都很高。例如《杜鹃花》的教学中,这首歌曲较难掌握的点在于气息的把握,开口音和高音喉咙位置。针对这些难点,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方式为学生讲解掌握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中的要点,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巧,实现学生声乐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素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全民朗读活动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的文化自信建设,所以,应当为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提高艺术及文化素养的渠道。从而使声乐教学可以更好地为播音主持而服务,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