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娇
(琼州学院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如何进行音乐欣赏,怎样才能在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我觉得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认清音乐欣赏的层次,确定自身的欣赏水平,循序渐进
音乐爱好者要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首先要了解自己平素是怎样欣赏音乐的,处在何种欣赏层次上,找好自己的位置,才能朝更高层次迈进。根据音乐审美的一般规律和人的不同欣赏类型,我们把欣赏者分成三个层次,即知觉上的欣赏层次、感情上的欣赏层次、理智的欣赏层次[1]。这三个层次都有以下特点:
(一)知觉的欣赏层次。欣赏者往往处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欣赏音乐,所谓无意识就是不是为了音乐而去欣赏音乐,而是用音乐的音响来刺激自己的听觉器官来达到解除疲劳、调剂身心的目的。比如:有的人劳累了一天放放音乐,不知不觉地在音乐伴奏下睡着了;有的人边干活,边听音乐。这是欣赏过程中较为浮浅的层次。
(二)情感的欣赏层次。指在欣赏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快乐悲哀、愤怒、激昂等情绪,因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欣赏者有意识的欣赏音乐的结果。比如,在欣赏二胡独奏曲《江河水》的过程中,欣赏者往往被曲中那悲伤、激愤的曲调深深地感染着,仿佛使欣赏者看到了旧社会劳苦大众受欺压、受苦受难的悲惨情景。
(三)理智的欣赏层次。这个欣赏层次,不仅能理解各类音乐作品,同时对乐曲的复杂结构、表现手法、音乐家创作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了解,从而从各个不同侧面全面理解和感受音乐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因此人们也常把理智的欣赏称之为专业化的欣赏。但这里就要求欣赏者除了经常聆听音乐外,还要有如下的几个方面音乐知识,如以欣赏交响曲为例: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交响曲,交响曲一般有几个乐章,一般采用什么样的曲式结构,对作者以及作者是什么背景下引发这首曲子的创作思路的,作曲家的创作个性等。
二、加强欣赏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人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不是生来就是具备的,而是在音乐实践的活动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任何具有“音乐天赋”的人,缺少实践和反复体验感受都是无法达到了解音乐真谛的,马克思曾经针对那些高傲自大,自以为很懂音乐、平素又缺乏音乐实践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来说,不是对象”[2]。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有没有“非音乐耳朵”的现象,哪些人才是马克思所说的“非音乐耳朵”的对象,这里有一则故事,或许能从中找出些答案来。相传在清代初叶,有一位“乔山人”特别喜欢弹古琴,到处寻访知音。有一天他游历到楚国的故都,住在乡间,趁着月明星稀,他焚香沐浴,弹起琴来。不久,他依稀听到隔壁有哭泣声,不禁喜出望外,想不到穷乡僻壤竟能遇一知音。于是他马上登门拜访,一位老妇人开门迎客,乔山人问道:“刚才听到屋内哭声,是不是因为听到我弹琴,被琴音触动情怀而伤感呢?”老妇人回答说:“是啊,因为我丈夫生前是弹棉花的,刚才我听到门外弹棉花的声音,不禁便想起他来,感到伤心罢了。”这一番话使这位“乔山人”听的目瞪口呆,哭笑不得。这虽然是个笑话,可是却能启发我们的思考。在这里值得我们探索的是这位欣赏者是怎样进行审美认识以及她是如何掌握音乐功能,进行审美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位没有音乐实践经验的老妇,她从音乐音响联想到自然音响,并且把音乐当成自然音响,由古琴的乐音联想到她丈夫生前弹棉花的音响,因此而“触景伤情”。像这位寡妇由于脑子里缺乏这种文化的历史积累,根本分辩不出生活的自然音乐和乐音的差别,其“耳”,自然是属于马克思所说的那类“非音乐的耳朵”。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怀疑自己耳朵有“毛病”的人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对我们的音乐爱好者来说,起码能分辩出音乐和自然界中的噪音,有过音乐实践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刚开始,或者说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有效欣赏途径而已。过分的怀疑其耳,是心理上对自己缺乏自信的表现,这个心理因素往往是我们渴求了解音乐真谛旅途中障碍。
三、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要细心倾听作品的音乐效果
倾听作品的音乐效果,是进行音乐欣赏的感性基础。如果对作品没有比较真切的印象,那就不可能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3]。倾听音乐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细心倾听音乐的旋律。旋律又叫曲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如欣赏冼星海的《黄河颂》时,就要细心倾听那雄伟、刚健、气息宽广的旋律。通过它来领会作曲者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热情歌颂,再如墨西哥作曲家罗萨斯的《乘风破浪圆舞曲》,倾听那优美的旋律时就可以领略到那浪花飞溅,海鸥飞翔、在波峰浪尖中航行的自由愉快的心情。
(二)倾听音乐的节奏特点。音乐的最初的起源应与节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组合的强弱快慢节奏以及多次重复能使节奏产生出非常巨大的内涵和韵味,让人疯狂或痴迷,没有人会拒绝节奏。在音乐中节奏的表现形式是节拍。仅就节奏而言,一个欣赏者需要用耳朵去感受它而不是靠分析。如麦新的《大刀进行曲》一开始就用切分节奏更能表现对敌人的无比仇恨,更具有火山爆发般的强大力量,唱起来像大刀一样锋利,就像冲锋号一样响亮。
(三)要从音乐的进行、发展变化过程中倾听音乐的整体效果。一部音乐作品总是会有一个或几个音乐主题(主要的音乐材料),并且总是经过这些音乐主题的呈示、发展、变化、直到结束的过程来陈述音乐的内容。欣赏音乐时必须紧紧跟随着音乐的发展,细心倾听音乐的陈述过程,才能领会乐曲的整体内容。比如我们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在听到乐曲开始那一段优美、深情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对话的音乐时,就自然地联想到梁、祝在草桥亭畔结拜时的情景,而在听到铜管乐奏出凶暴的音响,接着小提琴奏出不安、痛苦、带有强烈的切分节奏的旋律时,欣赏者又会联想到马家逼婚、英台抗婚的故事情节,最后听到乐曲结尾那一段充满诗情画意和幻想色彩的音乐时,欣赏者又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梁、祝这一对情侣死后双双化蝶、翩翩起舞的情景。在这里,联想成为连接音乐与原戏剧故事情节的纽带。
四、展开丰富的联想
也就是说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由于倾听音乐而唤起对相关的生活形象、事物的想象与联想。音乐欣赏中的想象与联想有各种不同的情况[4]。有一部分音乐作品是属于描绘性的音乐。如民间乐曲《百鸟朝凤》,通过对各种鸟禽的鸣叫声的生动模仿,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再如我们在欣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一曲时,听到音乐中对野蜂飞舞时发出的忽强忽弱、忽高忽低的嗡鸣声的模拟,便会自然地联想到野蜂在空中时远时近、时上时下地飞舞的生动景象。所以欣赏这种描绘性的音乐时,就存在一个通过想象和联想,把音乐音响转化为生活形象的过程。也有一些音乐作品是带有一定情节性的。但是,音乐在表现这些情节性的题材时,不可能像文学、戏剧那样具体地把故事情节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只能通过揭示人物的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来表现它的题材。因此,欣赏这一类作品,就需要在体会音乐中所表现的不断发展的感情的时候,运用想象和联想,把音乐和它所表现的特定的情节内容挂起钩来。当然,在欣赏这一类音乐作品时,最好预先对乐曲的标题、文字说明和对有相关的文学、戏剧原著的题材内容、故事情节有所了解,这样才可能使想象和联想有比较正确的依据。还有许多音乐作品既不属于描绘性,也不带有一定的情节性,而是集中地概括地表现作曲者对生活的感受,抒发作曲者的内心感情。这些作品常常是没有标题的。欣赏这类作品时,在细致地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感情的同时,还常常会对乐曲的意境与音乐形象展开自由的想象。这种想象由于没有一定的标题、故事情节和生活形象的约束,因而常常是很自由,并且是因人而异的。但它又不能完全脱离音乐作品而胡猜瞎想。想象是自由的,但却不是没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音乐作品所提供的感情范围。只要我们在这个感情范围内,适当地发挥音乐欣赏中的自由想象的作用,它就能帮助我们去更生动、更形象、更深入地体会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内容。
以上所述的进行音乐欣赏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彼此没有关联的,也不是说把它们分割成几个先后的阶段。事实上,他们往往是紧密结合、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音乐审美实践本身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只有多听各种乐曲,多记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主题,并全身心地去感知和领悟,这才能灵活自如地掌握欣赏规律,从音乐中得到最大的审美享受。
[1]王次.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石兰,静薇.音乐欣赏指南[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4]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