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舒曼钢琴作品的解析

发表时间:2025/01/11 17:04:31  浏览次数:29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张洁琼

【摘 要】舒曼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他以出色的音乐才华和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对后世深刻的影响被人们所熟知。他的创作题材丰富,练习曲、协奏曲、交响曲、鸣奏曲、室内乐均有涉猎。创作风格上,在曲式、节奏、和声、旋律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作品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众多作品中,我们选取两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结合作品的风格、演奏技巧等,进行一个解析。因为对代表作的解析往往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理解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是最重要、最有效的。

【关键词】舒曼;钢琴曲;浪漫主义;《蝴蝶》;《g小调第二号钢琴奏鸣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064-02

一、舒曼鋼琴曲《蝴蝶》解析

舒曼的代表作《蝴蝶》,源于作者所读一篇小说,小说最后一章名为《幼虫之舞》,讲述一个假面舞会的故事,舒曼有感觉于作品人物形象的感情,以《蝴蝶》命名曲子,取心中思绪像是蝴蝶蜂拥而出的意象。有趣的是十二个曲子都是以小说人物名字来进行命名的。作品每部分各有主题感情,整部作品像是一篇有着丰富意味的散文,可谓是“形散神聚”,由此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化艺术功底。舒曼的套曲是他的作品中精华所在,他的套曲和传统意义上的有所不同,传统的讲究气势恢宏、长篇大论。舒曼的更接近于散文诗一样的感觉,给人感觉不那么拘束,更加具有浪漫主义气息。

传统的套取也是浪漫主义不假,却不如舒曼的让人更加舒服自然。这种特点就对他的曲式结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再加上让·保罗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舒曼的套曲呈现一种随笔的风格,就像是日记一样,以这种方式收集素材,最后加之以整理,作品在共同的主题之下还有着各自的小主题,艺术风格发散清新,不失稳重又富有变化,结构大多是二三段式,或者也有回旋式,变奏自然而然构成了曲子内在的基调。和声方面,音调的扩展和模糊是关键词。

舒曼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舒伯特的影响,和声就有所体现,但是和声本身的性质导致音调的扩展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舒曼在这个作品中减少了和声的使用,而且相反还运用了一部分不和谐音,试图用突兀的音调来增加音调的扩展性,比如用开放式和弦、根音,这都体现出来音调扩展性。再加之以转调、变调让乐曲的曲调更加令人捉摸不透,提高了模糊性。在和声方面舒曼进行了大胆使用,使得作品更加具有了丰富的可能性。但凡是运动的事物,节奏就是不可避免要谈到的问题,而节奏作为无声的语言,其所能表现的情感不比有声的语言逊色,急促的节奏可以营造紧张的气氛,舒缓的节奏可以营造悠闲的气氛,对节奏一定要把控适当,把握好节奏就是把握好情感。

显然,舒曼在这方面的确是把握的游刃有余。为了突出舞会的热闹氛围,曲中始终使用三拍子,这等于说是利用了圆舞曲的音效,衬托了气氛。切分音和附点的节奏运用以及跨小节的变奏,这都使曲子看起来很不符合常规,但这就是作者的独特之处,实施效果也证明这些确实是作者对于节奏的把握的独到见解。这种对节奏经营的方式,却也正因为这种变化多端,使得曲子难度增加,对演奏者的要求自然也提高了。[1]技术技巧方面,八度是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第一段。这种大跨度音阶大多是为了表现激动的内心情绪,是浪漫主义一种常用的手法,这种技巧对手腕、手臂、手指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对演奏者按键速度和节奏,以及各肌肉的协调的组合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和弦在这部作品中也有着很广泛的使用,演奏者要注意演奏细节,比如用肩膀借力,控制演奏时的力量分配,还要注意手指接触面积的准确把握,保证乐曲既省力又可以顺利演奏。

此外,在这个作品中,舒曼还运用了“波洛奈兹”节奏,也是其作品的技巧方面的特点。琶音的使用也是这部作品的特点,尤其是曲中的过渡阶段,琶音的使用在这个时候是要求最高的,此时曲子进行到最激烈的阶段,手腕一定要尽量放松才可以控制好演奏。踏板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要使声音明快、富有层次感,必须好好利用踏板。[2]

综上,无论是风格技术层面,这都和舒曼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文化素养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文学对于舒曼的影响,自己家庭的文化熏陶,以及后期文化学习都对于他的音乐艺术生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舒曼钢琴曲《g小调第二号钢琴奏鸣曲》解析

《g小调第二号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33-1838年,是送给女钢琴家克拉拉的作品,这部作品是自传性质的作品,自传性质表现在作品深刻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是音乐和语言的融合,诗意和感情充斥着整篇作品。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现实和幻想的交错穿插。在《蝴蝶》的解析中,我们提到了文学作品对舒曼的影响,这就使得舒曼的作品都充满了诗意,再加上本身就属于浪漫主义流派,这更加使浪漫主义这个名词在他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舒曼在这部作品中,用音乐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心情,第一章通篇使用十六分音符,用急促的音调来表现心中的渴望,情绪时而激烈时而平缓,第一章曾出现两处四十小节八度和弦,也是用于表达情绪的高昂,接下来就是情绪平缓的演奏中,在幻想中流连忘返却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这是这段乐曲给人最直接的感受。

在演奏技法方面,节奏上讲究灵活多变,切分节奏是常用手法,切分音不同于普通的音符,切分给人以中断、阻碍之感,这恰好符合了作者矛盾焦虑的内心世界,第一章、第三章都有所体现。附点节奏的使用展示了二重奏的意境,并且在曲子中低音高音的过渡也用到了附点节奏,不仅完美衔接,还促进了情感的步步积蓄。纠缠节奏,顾名思义,这种节奏最能表现辗转反侧的心思,这部分的参与让曲子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真挚感人。

节奏是感情最直接的表露,节奏就是无声的语言,就是艺术的语言表达。触键和力度方面,手指的贴合以及连贯很重要,尤其是在弱音的演奏时候。为了追求音质更加的舒缓柔和,手指接触键盘尾部是一个好办法。在复调织体方面,一章的对位,二章的模进,这都是作者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这不得不说,作者是一个有想法的艺术家,并且是一个有胆量尝试的创新型作家。[3]

纵观整部作品,最开始是暴雨中的角逐,整个部分总体上基调是激进的,十六分音符所能表达的情感被挖掘的十分透彻。第二部分是晚秋,用c大调作为开头,尽显萧瑟之感。第三部分是狩猎,矛盾感不那么强烈,追逐奔跑的感觉依旧存在,只不过不令人感觉那么压抑了,这部分短小精悍,处处给人意外的喜悦,让听众感觉为之一振。最后一部分是梦中的浪潮,以八度音程进行弹奏,平稳又不失主调,曲中还进行急促与缓慢的转换,在结尾处还制造情绪上的起伏,在乐曲的最后进行最后的积蓄力量,和声逐渐密集,最后到达最终高潮,整篇浑然一体,急缓有序,不失为经典。

舒曼作为浪漫主义的艺术家,相比于肖邦的华丽, 勃拉姆斯的辉煌, 以及舒伯特的优雅, 舒曼显得更为严肃复杂,这种复杂不仅是源于情感,显于演奏和技巧,矛盾和冲突所带来的痛苦和郁闷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而钢琴的存在就是像是一道闸门,舒曼用自己的才华打开了这道门,矛盾的情绪就一发不可收拾,浪漫主义的情感经过舒曼的一番梳理,变成了一篇篇经典的传世之作。

参考文献:

[1]刘美鑫.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18,38(15):87.

[2]邾佳雯.浅谈舒曼《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J].音乐时空,2013,(10):193.

[3]赵洋,崔宸菁.浅谈舒曼《g小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与音乐魅力[J].黄河之声,2018,(04):36-37.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