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歆妍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0)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bseph Hayden,1732—1809),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因其在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领域有着突出贡献,被世人称为“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人们经常对海顿的交响乐、弦乐四重奏进行探究,却忽视了对其钢琴奏鸣曲的贡献。海顿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其整个音乐生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风格清晰、明快,《降E 大调奏鸣曲》(Hob.XVI/52)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作品由三个乐章构成,每个乐章在旋律材料、音响效果、节奏形态方面都有显著特点,但大多数文章只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没有进行细致的论述。所以,笔者选择从旋律特征这个角度进行研究,使演奏者更好地学习和演奏这首作品。
一、作品背景
《降E 大调奏鸣曲》创作于1794 年海顿第二次出访伦敦时期,属于海顿创作晚期的一首作品。当时的伦敦是欧洲资本主义的经济中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全新的社会环境、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各种各样的音乐会以及优秀的大型乐团都给海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环境的影响下,海顿开始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所感受到的内容,所以,在这里创作出的《降E 大调奏鸣曲》无论是从当时奏鸣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海顿自身的写作风格来看,都是他最为成熟、最具创造性的作品之一。同时,“英国式”钢琴制造技术的发展也对海顿的音乐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英国式”钢琴相比之前的古钢琴可以展现更宏大的音响效果,能展现出作曲家更加强烈的情绪,也为其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多思路。所以,《降E 大调奏鸣曲》拥有如同交响乐般的音响效果,也增加了演奏的难度。
二、旋律特征
在海顿所有的钢琴奏鸣曲中,《降E 大调奏鸣曲》有着突出的内容性和强烈的戏剧性,海顿还将交响曲“快—慢—快”的三部性原则渗透其中,这首作品共有三个乐章,海顿在第一乐章中融入交响乐的创作特点,在第二、三乐章中加入民间音乐元素,使这首作品在旋律上极具特色。
(一)交响乐队式的音响效果
交响乐是指通过乐器之间的协作,演奏具有宏大乐曲结构、绚丽音色变化和丰满音响效果的音乐作品。而钢琴是能够演奏不同类型声部的乐器,具备交响化特性。当时“英国式”钢琴制造技术的发展也促使海顿运用钢琴的这一特性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作品第一乐章的开头就使用强力度分解琶音和弦引出主题,以丰富的和声效果呈现交响乐队全奏的感觉。交响乐队式的音响效果由钢琴的音色展现出来,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也超过了三个八度,带给观众一种宏伟、庄严的感觉。随后第3 小节将前一小节动机移高八度演奏,仿佛将乐队全奏变为木管组乐器的独奏。演奏力度也从f 变为了p,这种力度上的不断变化在作品中多次出现,可以感受到钢琴音响被充分利用。在踏板的运用上,演奏者可以根据和声的转换以及力度的变化不停更换延音踏板,来确保旋律线条的流畅清晰。
同时,主部主题材料在呈示部中反复出现并得到延伸,如第一乐章的9-10 小节重复1-2 小节的主题;11-16 小节交换声部重复了6-8 小节的材料;17 小节也再次重复主题。这种主部主题的材料在各个声部中不断出现又相互交织,体现出这首作品的交响性特征。这一乐章还通过模拟各种交响乐器的音色来演奏出交响化的音响效果。如第一乐章中使用了很多快速演奏的多连音,在9-10、16、19 小节中都出现了多连音节奏型,且都是位于钢琴的高音区。因为钢琴高音区音色明亮且发音较短促,很好地模拟了木管组或铜管组中高音乐器的音色。而28-29、46-47、68-72、98-99 小节使用了由十六分和三十二分音符组成的反拍节奏型,这是在模仿交响乐中小提琴的快速演奏,产生了与交响乐队全奏完全不同的音响效果,前后演奏之间的对比也充分体现了海顿创作风格中的交响性与幽默性。
(二)模拟齐特拉琴音色
在古典主义时期,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欧洲社会的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新的变革。这些变革使得音乐领域的世俗因素不断增加,民族文化得到重视。当时的作曲家在创作时都会将民间音乐元素运用在作品中,海顿也不例外。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中,海顿就模拟了奥地利传统民间乐器齐特拉琴的音色特点。齐特拉琴又称“九弦琴”,是流行于奥地利的一种拨奏弦鸣乐器,总共有45 根琴弦。乐器装置的灵活性使其能发出如“波浪”般梦幻婉转的声音,带有浪漫色彩。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将琴放在膝盖上或以肩带支撑,右手用拨子拨弦,左手用手指按弦进行演奏。这首作品第二乐章的速度为慢板,海顿想在其中抒发一种深刻又浪漫的情感。所以他在这一乐章中运用了许多复附点节奏,这种节奏型使得整个乐章的音乐线条得到展开,拉宽了旋律发展的可能性,更易抒发感情。同时,乐章中还出现了大量快速演奏的音阶,如第14、20、24小节,这正是模仿民间乐器齐特拉琴如“波浪”般梦幻的音色,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民族色彩。
(三)斯拉夫民间舞蹈元素
除了模拟民间乐器,自幼受到民间音乐影响的海顿还善于在作品中运用各种民间舞蹈元素。这首作品的第三乐章主要使用了科洛(kolo)舞蹈的元素,科洛为南斯拉夫的民间舞曲,有“圆圈”的意思。海顿十分喜爱这种舞蹈,在作品中多次使用其曲调、节拍或节奏音型。科洛舞蹈的节奏多使用弱起,为8 小节乐句,调性以大调为主,经常使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进行组合,速度为急板,所表达的情绪欢快、活泼。海顿巧妙地使用民间舞蹈元素让人们联想到农夫们舞蹈的场景。这一乐章很好地体现出海顿创作风格中质朴自然的一面,不仅融合了民间舞蹈的特点,而且展现了海顿想要表达的纯真质朴、欢快明朗的风格。
(四)主、复调织体相结合
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中,作曲家们以创作主调织体为主,但他们会运用复调织体作为作品中的一个部分或是一个段落,形成主、复调织体相结合的形式,也有作曲家单纯使用复调织体作为主要题材进行创作。在这首作品中,海顿在主调织体为主的形式下使用了隐伏声部、复对位、模仿等写作手法。如第一乐章的6-13 小节使用了隐伏声部的写作手法。这里四个音符为一组的音乐材料由第一、三个音和第二、四个音构成了两条下行二度进行的旋律线条,给听众一种平稳舒缓的感觉。这一部分还使用了复对位的写作手法,两段旋律在进行上作有规则的变动,在不同声部交错出现,对旋律起到了强调作用,同时也发展了乐思。并且第一段旋律的下声部到复对位上声部使用了倒影手法,使两段旋律进行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作品的第三乐章中海顿还使用了八度复对位的写作手法,第一乐章的51-54 小节还使用了模仿式复调的写作手法,旋律作下方8 度的自由模仿。这种主复调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旋律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三、演奏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作品独特的旋律特征,为了在演奏中更好地将其表现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演奏技巧的支撑。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这首作品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
(一)交响乐队音响效果模拟
这首作品利用钢琴的交响特性与宽广音域来塑造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在演奏这首作品时,演奏者需要建立交响化的思维,学会分辨音色的变化与层次感,才能演绎出具有交响性的音色。作品第一乐章的开头使用了强力度的分解琶音和弦,是为了塑造交响乐队全奏时庄严的音色效果。弹奏时需要演奏者放松手臂,背部发力,下键到底,让琴弦充分振动,使手指和手掌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演奏出乐队全奏般的音响效果。为了不让强烈的音响效果掩盖住乐曲主题,在演奏时需注意外声部的旋律线条,这就必须加强小指的独立性,将和弦外声部的旋律弹奏出来。在强调外声部线条的同时还要注意内声部下键的均匀。练习时可以先将内外声部分开练习,通过慢练的方式将外声部旋律的流畅性弹奏出来,再加入内声部演奏,这样才能使旋律更具层次感。随后第3 小节将旋律提高八度演奏,同时演奏力度也从f 变为p。演奏者在这里要将力度变化对比展示出来,想象由乐队全奏变为木管乐器独奏的情形。这里需要贴键演奏,体现木管乐器在中声部的丰富表现力,与之前产生鲜明对比。
第一乐章还使用了由十六分和三十二分音符组成的反拍节奏型,这里是模仿了小提琴的快速演奏,音色是非常灵巧、活泼的感觉。演奏者需要注意连线“落”“起”的重音在第二个音上,在弹奏的时候要将每组第二个音构成的旋律线条演奏出来。在练习这种跳跃式音型时要注意其与之前触键的不同,在弹奏时可以利用手腕的惯性轻巧地弹奏。
(二)风格化旋律的演奏
这首作品中海顿运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元素,所以在演奏时我们要掌握风格化旋律特点进行演奏,如第二乐章中使用了复附点节奏和装饰音来展现民间风格。演奏复附点节奏对于时值的掌握十分重要,需要进行单独练习再合起来弹奏。除此之外,这一乐章中还有大量的倚音,倚音在弹奏时要保持节奏均匀,同时运用手腕从前面的音符快速进入主要音符。第二乐章中第14、20、24 小节的快速音阶则是模拟了民间乐器齐特拉琴的音色,增加了旋律的流动性。在弹奏这一串快速流畅的音符时需要放松手腕,否则很容易出现丢音的情况。还会因为手指技能的差异造成音色不均、节奏不稳、连接不上的情况出现。所以,在练习时要多对大指进行转位练习,从慢练开始再逐渐加速。触键方面使用指尖触键,增加音符的颗粒性,使音色更加清晰透亮。
除了民间乐器,作品的第三乐章中多次出现同音反复的形式,体现出民间斯拉夫舞蹈的特征。因为同音反复形式的表现力相对单一,所以海顿在这一形式上做了多种变形,使旋律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又不失色彩。如单声部的同音反复时,可以加重演奏第一个音来突出节奏的律动性。在演奏时要保持下键的均匀及速度的一致,触键方面使用贴键进行演奏。在三声部的同音反复时,需明确主要旋律声部在右手,左手的两个声部为固定低音和同音反复音。演奏时低音旋律保持不变,中声部旋律进行反复。所以,在弹奏这一部分时手腕尽量保持平稳,注意不同声部力度的变化,还要演奏出音色的颗粒性。演奏者在弹奏时要学会联想农夫舞蹈的情形,才能更好地演奏出独特的乡野氛围。
(三)复调织体声部处理
钢琴是可以演奏多个声部的乐器,这就要求演奏者养成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的思考习惯。海顿在这首作品中使用了主复调织体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演奏者要学会运用这种思维进行练习和演奏。在第一乐章的6-13 小节中,海顿使用了隐伏声部的写作手法。四个音符为一组的音乐材料中的第一、三个音和第二、四个音构成了两条下行二度进行的旋律线条。演奏者练习时可以先标出主干音,熟悉主旋律线条如何进行后再加入下方旋律进行练习,这样才能营造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流动感。作品的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使用了复对位的写作手法,由两段旋律轮流担任主要部分。演奏时要突出主要声部的旋律线条,也要保持另一个声部旋律的流畅清晰,来增添旋律发展的动力。在第一乐章的51-54 小节中海顿还使用了模仿式复调的手法,主要乐句在不同声部中进行,这种复调在演奏中也需要注意突出主要乐句的问题。如51 小节下方声部是对上方声部的自由模仿,接着55 小节的下方声部是对54 小节上方声部的严格模仿。所以,演奏者在练习时要注意,当主要乐句再次出现时,都要给予突出的地位,才能更好地体现“模仿”进行的旋律感。
四、结语
通过对《降E 大调奏鸣曲》旋律特征和演奏技巧的分析发现,这首奏鸣曲在呈现交响乐队式的音响效果、模拟民间乐器的音色、使用民间舞蹈元素、运用主复调相结合手法这四个方面有典型特征,这些方面也符合海顿本人的创作特点和个人风格。特别是在钢琴模仿交响乐队音响方面,个人特征更为显著。在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通过构建交响思维,通过不同的触键来展现交响乐队的音响特点,需要掌握节拍节奏来表现作品风格,需要通过对快速音阶跑动的掌握来模拟民间乐器,需要通过声部处理来体现奏鸣曲主复调相结合形成的声部关系。文章所论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海顿奏鸣曲研究的起步阶段,希望对学习和演奏海顿奏鸣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