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1)是罗伯特·舒曼于1833至1835年间创作的,属于舒曼早期钢琴创作的一部较成熟作品。作品中充满了戏剧性和丰富的情感,笔者认为它是舒曼三首钢琴奏鸣曲中最为杰出的一首。
舒曼的钢琴作品,大家较为熟知的可能是《交响练习曲》、《大卫同盟舞曲》、《克莱斯勒偶记》和《C大调幻想曲》,但是他的三首奏鸣曲却被称为“自传性”作品。舒曼在这首《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中的题词为“献给克拉拉—弗洛列斯坦和约瑟比乌斯”,并将其称作是对他未婚妻克拉拉“唯一的心声”。①
本文将对这部作品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音乐形象、技巧难点、速度与力度几个方面作简要的阐述与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音乐爱好者与演奏者更好地理解、演绎此作品提供一些思路与帮助。
第一乐章
从结构上看,第一乐章(序曲,稍慢的柔板—活泼的快板)为奏鸣曲式,由序曲(第1至52小节)、呈示部(第53至175小节)、发展部(第176至331小节)和再现部(第332至419小节)组成。
接下来引出第一乐章的主体部分,这里的速度为活泼的快板,升f小调,拍。呈示部主题轻快活泼,具有凡丹戈舞曲的特征。它由两个动机组成,这两个动机都源于克拉拉创作的《四首特征小品》(作品5)中的第四首《女巫之舞》。在《女巫之舞》开端,克拉拉用了一个摇摆的减五度音程,舒曼将其改为纯五度,用于呈示部主题的第一动机,并在尾音上方加入小二度,构成变化音(升c—d—升c)。这两个重要的素材,早在序曲部分(纯五度:第26至30小节的低声部;变化音:第10至11小节的高声部)就有所体现,并且作为纽带贯穿于整部作品。在主题的第二动机处(第54至56小节),舒曼标注了“凡丹戈主题”(Fandango—Thema)。凡丹戈是一种西班牙民间舞蹈,表演时由吉他和响板伴奏。舞蹈以慢速开始,逐渐变快,最后伴随着音乐的戛然而止,舞蹈者亮出优美的造型。呈示部的副题(第146至175小节)从升f小调转入了关系大调A大调,其圣洁的旋律、延绵的线条、丰满的织体,如同从教堂里传来的赞美诗。发展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呈示部主题的扩展与转调,第二部分在f小调上再现了序曲A段的主题(第267至279小节)。再现部始于第332小节,主题和副题都回归于升f小调。
从技巧方面看,此乐章有大量的和弦段落,具有速度快、篇幅长的特点。要想始终保持清晰、有弹性的声音和舞蹈的律动感,更是难上加难。演奏者应注意放松肩膀、手臂,撑起掌关节,手指立住,力量往旋律声部的手指倾斜,轻松地抖动手腕,下键快而短。踏板在八分音符上轻踩,在十六分音符上抬起。技术较难的片段可以先用节拍器进行慢速的三个音一组的练习,然后逐步加快。攻克技巧难关后,需要去找到一个合适的演奏速度,因为速度是音乐的脉搏,合适的速度对音乐的完美展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需要仔细地阅读谱子上的力度标记。它不仅是作曲家对音量、音响上的要求,也反映了作曲家内心情感的变化。
例如:呈式部第123小节至发展部完结明确地写有速度标记:piu lento-un pocoritenuto-a tempo-ritardando;a empo-vivo-animato;un pocopiulentovivacissimo-semprevivacissimo;piu lento-in tempo-vivo-Animato。至此,舒曼用了三次由慢变快的速度,如果结合力度标记来看,在每次减速的地方(piu lento),都会写有p或者pp,每次提速(animato;vivo)都会从弱开始做大幅度的渐强,直至f、ff、fff。它为我们展现了凡丹戈舞曲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舒曼创作中内心矛盾复杂的情感变化。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咏叹调)是三部曲式(A—B—A’)。旋律源自于舒曼1828年创作的艺术歌曲《致安娜》,是根据肯纳(Kerner)的同名诗谱曲而成的。作品旋律凄美动人,诉说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这个乐章中的A段主题早在序曲部分出现(第一乐章,第21至38小节),B段主题(第15至27小节)采用了与A段对话的形式,旋律由高声部转入低声部,伴奏音型由沉静的和弦变成流动的琶音,调性由A大调转为F大调,音乐变得温暖而甜蜜;再现部(第27至41小节)回到A大调,其后出现了四小节的尾声。它先在高声部引用了A段主题的前半句,随后在中音区内声部加以重复。旋律不断地不完整再现,让结尾留下悬念,耐人寻味。
第二乐章单纯从技术看并不困难,但是想要弹奏出纯净的声音和优美的旋律也得仔细琢磨一番。比如在演奏A段主题时,需要把握好声音的层次,突出高声部及带有旋律的内声部,起支撑作用的低声部次之,中间的声部尽量控制得轻。音乐要有方向感,句子间需要有呼吸。这段笔者建议使用音后踏板,换干净每个和声,并保持音乐的连贯。
速度上看,此乐章的开端标有“Aria”(咏叹调),替代了常用的速度标记。在弹奏前运用气息自然地唱出旋律,能帮助我们找到相宜的速度。整个乐章的力度仅仅是pp和p,中间有一些小起伏,要强调的音上标注了sf。因此,我们需要在“轻”的范围内做出声音层次的变化和音乐的起伏。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谐谑曲与间奏),谐谑曲通常指快速三拍子的短小乐曲,诙谐、活泼。但是笔者认为,这个谐谑曲乐章,以及舒曼的《幽默曲》(作品20)中,更多表现的是讽刺和伤感。
这个乐章由五部分组成:一个主要部分加上两个对比强烈的插部(A—B—A—C—A),这种独特的结构也成为舒曼后来的交响乐、室内乐谐谑曲乐章中的标配。②
谐谑曲共有三部分(A—B—A)。A段为升f小调,由两手轮流演奏跳跃的下行八度动机,连续的、带空拍的附点音符紧随其后。表现出弗洛列斯坦精力充沛、任性倔强的个性。B段为A大调,是轻盈的三拍子舞蹈。此刻约瑟比乌斯儒雅精致、风度翩翩的形象与之前的弗洛列斯坦形成强烈对比。间奏(C段)是在一篇四首联弹的手稿基础上形成的。③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雄心勃勃的、富有英雄主义色彩的D大调波兰舞曲,第二部分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段宣叙调,随后直接切入A段主题。
在第三乐章的所有乐段中,B段的织体最为复杂,在演奏中有一定的难度。它由三个或四个声部组成:二度音旋律与两个抖动的三度音程在中声部与高声部交错出现,低声部先为跳跃的八度,然后分解为持续音和连奏的二度音两个声部,接着是断奏的短琶音,最后为连奏的八度半音阶。此段,不仅需要保持主次声部的平衡,做出声音的层次,还需要赋予每个声部不同的音乐形象,而低声部又包含了四种截然不同的特性。笔者认为,演奏者可以先分声部进行练习,然后叠加到两个声部,最后再尝试所有的声部。
第三乐章中的每个段落都有详细明确的速度标记。A段:极快的(Allegrissimo);B段:更快的(piu Allegro);C段:慢板(Lento)、自由的(Ad libitum)。在力度上:从ff到pp跨度极大,有着鲜明的对比。演奏者应把握好速度、力度变化的尺度,既做好细节,又顾全总体。
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终曲,稍庄严的快板—更快的快板),笔者最喜欢的一个乐章,有着最能触动人心的旋律。它呈现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充满了戏剧冲突,如同在上演一部大型的意大利歌剧。但因为内容多、变化快、转调频繁,笔者认为某些素材之间缺少联系与过渡,在衔接处会稍显突兀。整个乐章为奏鸣曲式,没有发展部,却增添了尾声(Coda) ,这也体现了舒曼在写作手法上的创新。
从结构上看,主题(第1至16小节)是三部曲式(A—B—A’),它重复出现四次,是整个乐章核心素材。A段(第1至8小节)由庄严的、强有力的和弦组成,分为两个句子,舒曼在此用了对称的写法(4+4小节)。句首的动机可以在第一乐章主部(第98至100小节的高声部和第179至181小节的低声部)找到雏形。B段(第9至12小节)的旋律亲切温柔,也用了两个对称的句子(2+2小节),虽然节奏上没有变化,但却改变了句法和力度,缩减了句子的长度。
副题(第16至49小节)包括四个素材。首先,跳跃的音符和桀骜不羁的个性不禁使人联想到第三乐章的开场。随后,音乐优雅迷人,舒曼在此标注着“精致纤细地”(delicato),后面再现处标则有“亲切温柔地”(tenerament)。接着,传来抒情的合唱诗句,仿佛是第一乐章副题的延伸。最后,回到本段的第二素材,其后加以变奏,由单音改成八度和弦,力度为ff,与前形成强烈对比。
在一串光彩夺目的、炫技性的和弦后出现了第三主题(第160至176小节)。在此处,作曲家巧妙地把第一乐章凡丹戈主题动机融入这段忧伤的旋律中,为了避免单调还对此赋予了和声与节奏的变化(A—B—升C,升C—C—B)。紧随其后的是再现部(第190至396小节),尾声(第396小节起)将全曲推向高潮。
本乐章出现了很多力量型的八度和弦:如开头、第114至125小节和结束段。这些地方不仅在音量上要求“响”,而且需要钢琴模仿交响乐队,奏出气势恢宏的效果。演奏者需要对声音有所想象,演奏时的肩膀、手臂和手要融为一体,手指稍离开琴键,用手臂的动作,从上至下弹奏,使声音听起来坚韧挺拔。同时可以借助踏板增加音量。乐章开始部分,踏板在小连线的第一个音和四分音上轻踩;第114至125小节用短踏板,空出休止;结束段踏板保留时间逐渐变长,多用音后踏板。
舒曼在Coda部分标有四次提速:Allegro piu、accelerando、sempre accelerando、stringendo molto 。力度上采用了对比的手法:ff—pp—ff—pp—cresc.—ff。如此戏剧性手法给与人们带来感官上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演奏者在学习演奏作品时,不仅要清楚曲式结构与音乐形象、攻克技巧难关、把握好速度力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自己的演奏把音乐中巧妙的构思及丰富细腻的情感传达给听众。舒曼用“克拉拉”的旋律作为主部主题,并将其以不同形式在整部作品中不断再现,既表达了对克拉拉满满的爱意,又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