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1756~1791),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以其短暂的生命之光,写下各种体裁、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照耀着人类进步的精神之旅。他继承了巴洛克时期典雅的音乐风范,而他个性中又富有感情激越的特色,这两种因素的结合使他的音乐异乎寻常的动人。
最能代表莫扎特风格的首推其歌剧作品,如《费加罗的婚礼》、《唐璜》、《伊多美纽》等,以他那个时代尽可能的对比手法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性,同时作为一名擅写旋律的作曲家,那大量优美动听的咏叹调,以其感人的歌唱性,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听众。
莫扎特一生写下18首钢琴奏鸣曲(去掉K547a、c小调幻想曲与奏鸣曲合并),虽然他的奏鸣曲不具备歌剧般强烈的对比,但其如咏叹调般优雅的歌唱性贯穿其奏鸣曲的每一个音符。可以说,高贵而有节制的对比性及优雅感人的歌唱性正是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生命力之所在。作为演奏者,首当其冲要考虑以及难以把握的正是这两点,本文将侧重对其歌唱性进行阐述。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演奏者对于莫扎特的歌唱性并无异议。但正是“歌唱性”这三个字使很多的演奏者走入演奏误区。他们能注意到并演奏好莫扎特那些如歌的旋律,但同时忽视了莫扎特还写下了大量看上去不太旋律化,却应如歌般演奏的乐句。而这些正是演奏者所要面临的细致而艰苦的任务!
在论述此问题之前,有必要对莫扎特的“歌唱性”作一风格上的界定,这有别于浪漫主义过于自我以至较为“自由”的抒情,而应在相对稳定的节奏律动及一定范围内的力度变化中,保持优雅如歌的演奏。
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歌唱性”有着各种各样的旋律形式,其乐句也有着各种不同的构成发展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谱例分类阐述(所有谱例附于文后)。
一、乐句旋律化 所有慢板乐章的主题,都具有明显的歌唱性旋律,应以优美柔和的legato演奏。因为歌唱特征明显,演奏者一般都能自觉要求。在快板乐章中同样存在大量此种类型。
例1 选自K333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此例中唯一注意的是不要让中间的短连线影响整个乐句的线条,这类乐句可称之为优美抒情型,以下乐句在快板乐章中也很常见。
例2 选自K309第一乐章副部主题
此为活泼愉悦型,此类乐句虽然是以跳音来演奏,但仍具有明显的线条走向,不能被跳音所干扰,应该在一个长的歌唱线条之中。此种类型也常以一连串的短连线来表现。
例3 选自K283第一乐章副部主题
此例由跳音与两个音的连线构成,性格活泼亲切,切忌粗暴弹奏。第一、二与第三、四小节不能孤立的弹奏,在音乐进行上应看成一个完整的长线条,一气呵成的演奏,使音乐紧凑,不能因为跳音与短连线而放弃歌唱。
在这里有必要对古典主义的特征之一—连续的两个音短连线的演奏加以说明。单一的短连线,一般是第二音比第一音稍柔和些,时值也稍短些(此种情形,因为曼姆乐派所常用而被称为“曼海姆式叹息”)。如果是连续演奏,则需在乐句整体走向之内,渐强或渐弱,紧张或松驰、适当地演奏。绝不能把它们当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应纳入歌唱性线条之中。
还有一种莫扎特常写作的类型——礼仪型或军乐型。
例4 选自K576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常见的错误是触键过于生硬,使音乐听上去笨重呆板。应该由低音到高音从力度上、内在节奏动力上,把乐句的进行交待明确,避免敲击琴键,指尖结实,放松手臂,句尾收音柔和,使整个乐句富于歌唱性。
二、乐句分解音型化 乐句由一系列分解和弦构成,看上去如练习曲一般,在这种情型中,乐句外观本身旋律性不明显,容易被演奏者忽视。
例5 选自K330第三乐章
例5为K330第三乐章中的一个经过句,全部由分解和弦构成,常有演奏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的小节中甚至炫技,以致音乐结构松散。仔细观察,谱例中画圈的音符构成一个长的旋律线,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分解和弦,触键时这些骨干音在音色上应更深厚些,同时力度上逐渐衰减,构成一个完整的线条。只有歌唱性才能真正在此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例6 选自K332第一乐章
例6的情形与例5类似,但“糟糕”的是这里没有例5所具的骨干音,只有一个分解音型的三次反复及和声色彩的变化,这样的情形更容易使演奏者轻易背叛莫扎特的歌唱性,而进行一段炫技式的演奏,最终让听众觉得这个乐句写得莫明其妙。在这里,十六分音符应以轻快的指触,明亮的音色奏出,而尾音的四分音符则相对柔和,同时三次不规则的模进应在和声色彩及紧张度上有所区别,内在节奏逐渐紧凑,让三个看似孤立的音型统一起来,顺畅地“歌唱”。
三、音阶式乐句 旋律主要由单一的音阶(音域为一个或二个八度)构成,这是莫扎特奏鸣曲中最需要用心研究的。常有人觉得奇怪,那些枯燥单调的音阶在莫扎特手中为何变得如此动听,如此生机勃勃。其实很简单,莫扎特笔下的每一条简简单单的音阶,在他的妙手组合之下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歌唱性,这也就产生了美!
例7 选自K331第三乐章
从谱面上看,它比车尔尼的练习曲更单调、更苍白,但如果以晶亮透明的音色、均匀清晰的音粒、富有活力的节奏、流畅悠长的气息来演奏,则能表现出圆润优美的歌唱性,特别是句尾的短连线,第二音B比#A演奏得稍柔和、时值稍短些,则更能起到“画龙点睛”之用,使整个乐段既有对比,又一气呵成。
四、级进式乐句 以二度或三度音程为主构成。相对单一的音阶来说,级进式旋律莫扎特运用更广,也常被人粗暴的弹奏。
例8 选自K310第一乐章副部主题
很多演奏者在此只是追求透明的音色,均匀的音粒,往往造成一种机械重复的效果。使人听之生厌,实际上莫所特已暗示了较明显的歌唱线条:每一小节的第一、二拍十六分音符应干净利落,以指触为主,而第三、四拍音符则应以手臂重量进行的较柔和的触键;在保持每一小节对比的同时,三个小节不能演奏成一模一样。此乐句在性格上是逐渐向下运动的,要求演奏时既富有活力,同时又保持悠久的旋律线,即充满着歌唱性!
五、综合型乐句 以上列举了莫扎特奏鸣中常、但也相对单纯的乐句表现形式。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乐句往往涵括了以上好几种构成因素:既有优美的旋律,又有分解和弦式的进行,还有音阶的流动、断奏连奏的结合等,此种类型的乐句,同样应该保持完整的结构,流畅的线条,优美的歌唱。
例9 选自K330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虽然此例的构成因素丰富多样,但其中内在紧密的联系让人忍不住要一口气唱完。前四小节是非常外化的旋律方式,歌唱特征明显,要注意的是第二、第四小节的颤音,在莫扎特作品中,颤音一是为了求得一种华丽的效果,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一种连奏或歌唱性的需要(可以弥补古钢琴延音短促的缺点),演奏时应加以注意。第五、六小节的分解和弦断奏及第九、十小节的分解和弦连奏都不宜奏得太有个性,应让其融入乐句之中,第十一小节的断奏、第十二小节的音阶,都应该有节制的演奏,一直到这个乐句结束,完成一个长乐句的歌唱。
长期以来,很多人在弹奏莫扎特钢琴演奏曲时存在一个理论上的误区,把古典主义当作“古板”主义,认为只有透亮颗粒的音色、机械准确的节奏、绝对客观以至冷漠的演奏才是莫扎特的风格。实际上莫扎特作品中同样有着音色明暗浓淡的对比,同样有着节奏运动中合理的稍许偏移,特别是同样有着无处不在的发自内心的优美如歌!只有这样,才有表现出莫扎特特有的典雅、精致、纯净、充满活力而又富于歌唱,甚至是欢乐中淡淡的哀悉!没有了歌唱性,“莫扎特”也就失去了其生命力。
以上的例子囊括了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几乎所有乐句表现形式,并从每一具体形式论述了其歌唱的必要性及演奏时应注意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些总的原则,而且是分解为一个个孤立的现象来说明。事实上,任何一个优美的乐句,只有在一个完整的作品中,其歌唱性才具有真正现实的存在意义。演奏者必须在作品整体框架中,仔细琢磨每一个乐句的构成因素、旋律走向、情绪表现及风格特征,逐渐形成良好的内心歌唱能力,通过完美如歌的演奏,完成对作品的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