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协奏曲的体裁属性与哲学寓意

发表时间:2025/01/10 16:38:44  浏览次数:151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协奏曲谈话》是美国著名音乐学家约瑟夫·克尔曼教授(Joseph Kerman,1924—)的名著。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07年5月推出了马英珺的中译本,题为《协奏曲对话》。笔者曾精读过克尔曼此书的英文原著,较之译本,觉面貌甚异。鉴于原书早已确定的经典地位及其本应在中文世界里发挥的重要意义,特撰此文评之,供读者参考。


     关于书名,笔者使用的是“谈话”而非“对话”,理由有三:(1)根据字面意思,英语conversation与汉语的“对话”两个词互不对应。若从英译汉,则conversation应为“谈话/会话/交谈”;若从汉译英,则“对话”应为dia-logue/interlocution。(2)根据作者在开篇的提示,书名乃是个“双关语”。依笔者所悟,所谓“双关”是指,“协奏曲”一词在标题中既作宾语、又作主语:作宾语表示作者所要谈论的内容是协奏曲(类似的用法如“国情教育”,所要教育的内容是国情);作主语表示协奏曲本身可以在它的乐器成员之间展开“谈话”。此外,作者还交待了如此取名的另一个原因,克尔曼此书的蓝本是他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坛”上的系列讲稿,该讲坛经由哈佛大学最著名的美术史教授查尔斯·诺顿(Charles EliotNorton,1827—1908)奠定了极高的学术声望。克尔曼教授自谦不能当此荣耀,故而避免了“协奏曲讲座”的称谓,并申明自己所做的只是“谈话”(书中页1/1)。(3)根据原书的内容,协奏曲所开展的并非是仅限于双方之间——主奏乐器和乐队——的“一问一答”/“一言一语”式的简单对话(dialogue),而是一种多方的“会谈”(conversation):其间的情形十分复杂,乐队既可以集体充当一个“主体”,也可分化成许多谈话“主体”,还可能指派某些成员临时充当主奏乐器的“副手”(第二独奏),甚至有时连作曲家和听众也会卷入协奏曲的谈话之中。鉴此种种,书名似应以《协奏曲谈话》或《协奏曲会谈》为宜。


      本书的章节布局也应对了“谈话”这一题旨:全书六章,分别为“准备入场”(GettingStarted,第一章)、“特定性/极对性”(Particularity and Polarity,第二章)、“互应性/角色/关系”(Reciprocity,Roles,and Relation-ships,第三章)、“炫彩性”(Virtuosity,第四章)、“弥散:协奏曲织体”(Diffusion:Concerto Tex-tures,第五章)、“一种结尾的寓意”(The Senseof an Ending,第六章),另有跋语“打断谈话者”(Conversation—stopper)。其中首尾两章(入场/结尾)亦为双关语,既指本场“谈话”的开场与结束,又指协奏曲作品的开头与结尾;中间各章所论均为协奏曲的中心范畴(也是本书的核心术语),反映出克尔曼观察协奏曲的独到而敏锐的眼光。至于其各自的含义,请参见下文。


一、协奏曲的中心概念——《协奏曲对话》的理论贡献及


      对中译本相关译名的讨论


      克尔曼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指向协奏曲本质的独创性概念。在触及本书的思想内核之前,有必要先对这些术语做出解释。同时由于笔者的理解与马英珺中译本多有不同,故而下文既是解释也是讨论。


      (1)Duality(二元性)。指协奏曲的两个“主角儿”:主奏乐器和乐队。中译本译作“两重性/双重性”。字面意思不错,但不太切合本书的语境。


       (2)Agent(代言者)。与Duality相应,亦指协奏曲的两位主角儿。中译本译作“介质”,较之本书语境显得晦涩。笔者译作“代言者”,以与“谈话”的题旨相应。


        (3)Display/Discourse(展示/谈论)。指协奏曲二元各自的特性,“展示”是独奏的特性,具体来说,所展示的可以是新鲜的曲调、独特的织体、特别的音色、意外的音响或是符合乐器自身秉性的高超技术;乐队针对“独奏展示”所做的反应被称作“谈论”,可以紧接在独奏之后,也可穿插在“独奏展示”的过程中。中译本分别译作“交谈/对话”和“表演”。笔者以为,后一个译名并无不妥,但前一个译名略有误差,“交谈”必定是互动的概念,而乐队针对独奏的“谈论”则是单向的。


 


二、协奏曲的体裁属性——《协奏曲对话》的理论成就

      什么是协奏曲体裁的本质属性?对此并没有很明确的共识。克里夫顿(Thomas Clifton)说,在他听过的每一首协奏曲中,“和解”均作为本质要素存在(页19/18);克尔曼不以为然,认为克里夫顿的话让人想到了一种常见的艺术品模式,即一连串的不同元素期待着被“统一”或“收束”。然而这种模式丝毫不适于协奏曲。协奏曲虽然注定具备二元性,但二元未必总要对比,也就更谈不上“冲突”注定要导向“和解”了(页19/18)。《简明哈佛音乐词典》认为协奏曲体裁的本质特征是:在独奏主导的段落(通常需要一些炫彩展示)与乐队独揽的段落(所谓“全奏”)之间的“对比”(页19/17);而克尔曼认为,“对比”虽然无疑是协奏曲的固在属性,但如果要说本质属性,还得说是炫彩性(页19/18)。进而,克尔曼结合历史对协奏曲体裁的属性和原则作了更细致的阐释:

      (1)“二元性”是协奏曲体裁的固在属性。该属性虽不是协奏曲区别于其他体裁的根据(二重奏<唱>也可以具备这个性质),但却是协奏曲所固有的属性。二元可以多种状态存在,最典型的三种模式是“极对”、“互应”和“弥散”。“极对”是巴洛克早期协奏曲的典型模式(页83/76),维瓦尔迪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巴洛克音乐普遍呈现“块状”的段落对比(音型、力度、速度等),这一风格或许是极对状态的直接渊源。晚于维瓦尔迪的巴赫在自己创作的协奏曲中偏爱互应模式(有个别例外),但他改编的协奏曲多数属于极对式(页25/24)。“互应”总的来说是18世纪末和整个19世纪的普遍模式(页37/35)——此处所说的“互应”是广义概念,指协奏曲二元之间彼此聆听并相应地做出反应。在协奏曲的进程中,二元的界限并不总是泾渭分明,其各自的独立性均有可能弱化和消解,这正是协奏曲二元的第三种状态——“弥散”。该模式常见于20世纪,但不能说是20世纪协奏曲唯一的主导原则(页96/87),20世纪的协奏曲形形色色,古模怪样者大有存在。


      (2)“互应性”是古典协奏曲的主要组织原则。广义的“互应”概念并不局限于“附和”、“同意”的姿态,而也包括“抵触”(contradiction)、“退却”(recoil)、“反驳”(retort)、“反思”(reflection)、“引申”(explication)等其他“感应”方式(页42/39)。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关系和乐器关系均体现着互应原则。就结构关系而言,奏鸣曲式本身就包含着互应性:其主副部之间、发展部与呈示部之间、再现部与呈示部之间均充满着“感应”。古典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利都奈洛奏鸣曲式”和末乐章的“互应式回旋曲”更加入了两个代言者之间的感应。值得注意的是,克尔曼并不认为奏鸣曲式属于古典协奏曲的内在原则,尽管奏鸣曲式原则几乎渗透了古典时期的所有音乐(页46/43)。这与克尔曼的另一个观点(上文已提到)一致——协奏曲并不意味着“‘冲突’注定要导向‘和解”’。此外,“互应”原则还鲜明体现在古典协奏曲两个代言者的关系方面。克尔曼在本书的第三章重点讨论了协奏曲二元的角色与关系(“导师/助手”、“贵妇/奴仆”等),精彩之极,并提出了“关系经历”(Relationship story)——中译本译作“关系情节”——这个概念,指协奏曲作品中不断变化的二元关系。鉴于“互应性”在音乐结构和角色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克尔曼表示“将‘互应性’理解为整个古典协奏曲的主要组织原则是正确无误的”(页60/55)。


      (3)“炫彩性”是协奏曲体裁的本质特征。克尔曼明确认为,“没有炫彩就不配叫做协奏曲”(页22/21),这与《哈佛音乐词典》的界定有所不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克尔曼说独奏的特性是“展示”,而乐队则负责“谈论”。独奏可以在没有谈论甚至牺牲谈论的情况下追求炫彩(页23/21)。在古英语中,virtuosity表示“精彩的展示”(但未必只是技术);在意大利语中,virtù除有道德方面的含义外,还表示“力量”或“能力”,惯用的说法是“我所信服的权威力量”(页67/62)。克尔曼以为音乐家的virtù(魔力)包含三个内容,分别是:即兴表现的“炫技”(bravura)、“模拟”(mimesis)和“自如”(spontaneity)(页68/62)。“炫技”意味着需要冒险的极端技术,“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演奏快速的、意外的、洪亮的音乐,人声或乐器(不包括键盘)的高音,弦乐的双音、泛音、色彩奏法、连续不间断的音乐,管乐器的多声部等”(页68/62);至于“模拟”,可以是模拟自然、模拟其他乐器,或是模拟人声。其中对人声的模仿最有价值(页69/63)。对旋律作即兴的加花装饰被认为是模拟人声的主要途径,“它有助于让键盘乐器唱起来”(页69/64),此外还有赋予乐器以抒情性、歌唱性、吟诵性等其他模拟手段。“自如”表现为“善于装饰”和“富于活性”,也就是说,要具备根据草稿进行发挥的“即兴”品质,不能被既有的旋律线条所束缚(页71/65)。如在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以贯穿音型/动机写成的随兴曲(perfidia)、赋格、协奏曲名义上的华彩段里那样。协奏曲的华彩段通常以经过修饰的终止开始,演变成一个加花乐句,然后扩大加花的幅度,随之进入严格意义上的华彩段。这段音乐非常考究,华彩段将不仅仅只是炫技出彩,还要与该乐章的某些主题、转调及其他现象发生关联。因此,它似乎不太像是“展示”,而更像是片断性的“谈论”(页71/66)。华彩段是“独奏展示”的最后机会,此刻,“乐队的谈论已经告停,观众的掌声即将响起”(页71/66),而炫彩结束时它将被乐队的咆哮所包围。“自如性”总的来说在19世纪以后越发减弱,原因之一是,贝多芬以后(包括他自己)的协奏曲作曲家习惯于将华彩段写定(甚至干脆取消独立的华彩段),因此也就限制了演奏家的“自如性”(李斯特是个重要的例外)。 综上,“二元性”、“互应性”、“炫彩性”构成了协奏曲体裁最重要的规定性。以往对协奏曲体裁属性的诠释从未达到这个深度,这是本书最重要的理论成就。




三、协奏曲的哲学寓意——《协奏曲对话》的思想成就


      既然协奏曲是一场“谈话”,那么它很自然地被期待有个“主题”。当然,协奏曲不是标题音乐,作为纯音乐的一种话语表述方式,它只能在最抽象的层面上有所“意味”。克尔曼在本书第五章以“一种结尾的寓意”为题,集中探索了协奏曲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的“主题”倾向。通过分析、评点古典、浪漫以及20世纪的大量协奏曲经典,克尔曼得出了富于创见和启发的结论:


      (1)古典协奏曲:三幕喜剧的典型模式。古典协奏曲以莫扎特的成就为典范,其三乐章布局可被理解为三幕喜剧:从“相互来往”(乐章一),到“各自休缓”(或“不幸遇难”)(乐章二),再到“结成同盟”(乐章三)(页59/55)。具体来说:第一幕,带乐队回归部的奏鸣曲式。两个代言者在经受着“协作式的考验”,它们借助对话来调节彼此的关系,愈趋融洽,最后,乐队允许(甚至是邀请)来自独奏的评论和自主性展示(页59/55)。第二幕,慢速的中间乐章,往往是抒情/田园/幻想式的间奏曲(有时也会经历严峻的考验和苦难)。该乐章虽然很难被解读为一种叙事,但仍然可以说,在悲剧性的慢乐章里,主体始终经历着黑暗;而在田园风格的乐章里,两个主角儿庆贺着双方都能接受的仪式(页59/55)。第三幕,往往是回旋曲。处境比第一幕安全了许多,已无须经受考验,两位代言者在为取得成就/达成共识/结成同盟而庆祝(页59/55)。莫扎特的协奏曲多数遵照这种范式(有两首例外地指向了悲剧),贝多芬等其他人也概莫能外。

      (2)19世纪协奏曲:喜剧性的延续与加强。当贝多芬坚持在他所有的协奏曲里使用互应式回旋曲时,其他解决方案也渐渐浮现。19世纪的协奏曲变化多样,但总的来说仍然延续了以“圆满”为基调的喜剧性收尾(页111/99):李斯特彻底放弃了回旋曲,开创了狂喜式的凯旋性收尾,这种方式比互应式回旋曲更能体现“和解”的意味(页112/100),格里格与此类似;德沃夏克和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尝试在协奏曲的末尾引入众赞歌合唱,从而形成庄严虔诚的收尾,“获得拯救”也是“圆满”的意味之一;勃拉姆斯矢志恢复(或者说再创造)古典协奏曲的传统,坚持在自己所有的协奏曲末乐章使用互应式回旋曲,因而也自然地延续了古典协奏曲的喜剧基调;托维曾这样解释他的《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终曲:“让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尽情玩耍吧,我们已大功告成,使这个世界更为安全和快乐”(页114/102);柴科夫斯基在《钢琴协奏曲》末乐章里注入了一种“简单性”(拉赫玛尼诺夫也有类似用法),两个代言者仿佛变成了八度齐奏,这也是一种喜剧寓意——“每个人都在为如愿以偿而欢呼”(页114/102);等等。

      (3)20世纪协奏曲:转向悲剧。最先触及悲剧基调的协奏曲作曲家(竟然也)是莫扎特——在他仅有的两首小调性协奏曲(“C小调”和“D小调”)中。约从“一战”前后起,“圆满”的协奏曲结尾开始广受质疑,战争期间出现了一大批以悲恸情绪抵达高潮的协奏曲,如普罗科菲耶夫和席曼诺夫斯基各自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威廉·瓦尔顿(William Walton)的《中提琴协奏曲》、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兴德米特《室内协奏曲“葬礼”》、哈特曼(Karl Amadeus Hartmann)的《葬礼协奏曲》、布里顿的《小提琴协奏曲》(Op.19)、卡特的《钢琴协奏曲》等。卡特曾就他本人的《钢琴协奏曲》谈到“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战斗,在I临近结束的地方——独奏似乎遭到了乐队的重创——达到高潮。两个代言者在“结束悲剧”这个“关系进程”中扮演的是“施暴者”与“牺牲品”的角色。(页119/107)当人类的身心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摧残时,音乐的虚幻空间尤其可以充当抚慰精神创伤的港湾。如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所说,“音乐多么像一个庇护所”,甚至还不止是一个庇护所,“它把我们带离现实,以私密的口吻对我们耳语着令人好奇的惊人秘密——我们是谁?为什么存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页126/113)

      由20世纪协奏曲的悲剧基调还引出了更宏观的文化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讨论。以上对于协奏曲哲学寓意的诠释,是克尔曼教授对自己所主张的“人文批评”的一种示范,也是本书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成就。 


后语:以“人性”洞察“人性”——《协奏曲对话》的特色、不足与启示


但凡“经典”者,无不玲珑千面、发引万端。《协奏曲对话》同样蕴含丰富。囿于篇幅,这里只提四点特色:(1)洞见。本书提出的“极对性”、“反向性”、“展示/谈论”、“关系经历”等诸多范畴,虽然是克尔曼个人的,但无一不指向协奏曲的本质,因而也开启了我们的思路。作为一个批评家,克尔曼不仅善于洞察,更善于表达,言辞犀利简明,寥寥数语便击中要害。譬如:“格里格的音乐使我们想到了(他这么做并不明智)钢琴所能扮演的最卑微的角色,一个全能的女管家,模仿管乐、弦乐、人声、乐队……均不在话下”(页41/39);“看一看马勒的配器就知道他为什么从来不写协奏曲了。”(页85/78)(2)史识。本书不是针对协奏曲的历史研究,却每每反映出作者熟谙史实并善于联系的能力。譬如,在论及协奏曲与弦乐四重奏各自的“会话”性时,克尔曼随口说道:18世纪(协奏曲所代表的)管弦乐和室内乐的差别无论如何不能被夸大。巴赫的《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完全可被看作带通奏低音的九重奏,其后还有许多协奏曲——迟至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和肖邦的协奏曲——偶尔仍会被当作室内乐来演奏;莫扎特只是当为任选的管乐器(前提是要适宜协奏)写作时,才能出版协奏曲(言外之意,如果主奏乐器不能替换,就只能以“室内乐”名义出版)(页38/36)。(3)举证。克尔曼从不搞空头理论,而总能及时举出有效的例证(或不妨说,他的洞见总是直接源自具体的音乐经验)。本书虽然只有百余页,但涉及了协奏曲史上各个时期(巴洛克到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的作曲家(及数十部作品)。此外,本书还附带了44条谱例(篇幅20余页),外加12个音响片断(时长60多分钟),可谓立论有根基,佐证有效力。(4)人性。在“协奏曲谈话”这一总体立意之下,本书通篇贯穿了拟人式口吻,很大程度地激活了协奏曲的“人性”,协奏曲仿佛寄托着人类的性情,成为我们身体和精神的延伸。至于例证,书中俯拾皆是,在此不赘。经典著作也不免会有缺憾。依笔者浅见,本书的不足有三:(1)书中所谈论的“协奏曲”是特指独奏协奏曲(Solo Concerto),丝毫没有涉及巴洛克协奏曲的其他两类: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和乐队协奏曲(Ripieno Con-eerto),而此二者无疑属于“协奏曲”之列——如果没有特别声明的话。不过,本文关于协奏曲体裁本质的理论和思想,可在最根本的层面上适用于其他两类,只是许多范畴的具体表现会更复杂,比如角色关系/互应方式/织体形式等等。(2)“互应性”可包含“抵触/反驳”等姿态,那么它与“极对性”到底有无根本区别?作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说“我难于从理论上作出界定,但根据直觉确实存在区别”(页42/39)。笔者以为,对此二者的关系不妨这样界定:“互应性”有广、狭义之分,其狭义概念与“极对性”是并列关系,此时它特指“同意/附和/共享”等姿态;其广义概念与“极对性”是包含关系,此时,“极对”也被看作“相互感应”的方式之一。(3)在诠释协奏曲的哲学寓意时未将巴洛克协奏曲包含在内。巴洛克协奏曲是否“先现”(或至少“预见”)了古典协奏曲的喜剧品质,须翔实考证方可确定。书中仅有的一点线索是:(体现“和解”意味的)互应式回旋曲在18世纪的繁荣是具备了文化气候的,所谓的高雅喜剧(high comedy)当时正值兴盛(页104/93),那是戈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1728-1774,英国诗人、剧作家)、谢里丹(Richard Sheri-dan,1751—1816,英国剧作家)、达蓬特(DaPonte,1749-1838,意大利诗人、剧作家)等喜剧作家的年代。


     《协奏曲对话》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启示:除了可以深化我们对协奏曲的既有认识外,还向我们展现了“用文字谈论音乐”以及“以人性关怀音乐”的可能性和结合度。此外,作者的治学策略也颇有意思:反观克尔曼的经典著作——从《作为戏剧的歌剧》(1956)、《伊丽莎白时期的牧歌》(1962)、《贝多芬四重奏》(1967)、《威廉·伯德的弥撒与经文歌》(1981)、《协奏曲对话》(1999)、《赋格的艺术:巴赫的键盘赋格曲(1715—1750)》(2005)到《歌剧及音乐病态》(2008)——几乎都是在音乐体裁的专题领域里辗转,这是一种严谨的治学策略,反映出作者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雄心和独到考究的趣味。更为可贵和重要的是,克尔曼在思想/语言/学识/经验等多方面的深厚素养,特别是对历史脉络贯通融会、对音乐经典如数家珍的能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音乐学者的典范:不仅要博览群书、善于思考,更要永葆“体验音乐”的恒心与热情。唯此,方不愧为一个“音乐”学者。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