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跨越古典时期通向浪漫主义现代钢琴技法的桥梁

发表时间:2025/01/10 15:48:25  浏览次数:141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The Bridge of Modern Technique across Classicalism to Romantism: Duscussing the New Skill Essercizi by Scarlatti again and Reply to the question in the Re-recognizing Scarlatti

    在2008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三期中的“疑义相析”栏目中刊登了由丁小立和李春光两位先生合写的《读〈重识斯卡拉蒂〉》(以下简称“读后感”)一文。文章是针对本人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中发表的《重识斯卡拉蒂新技法“练习曲”》(简称“原文”)中的观点引发的读后感,其中引用已出版书籍中的某些相关资料或许可以看作为原文的有趣补充,也说明大家都在关心斯卡拉蒂,并将引发对其作品足够的重视,笔者感到很欣慰。鉴于两位读者“对斯卡拉蒂没有研究”(读后感第二段),笔者感到有必要在此对这个专题中的重要概念特加说明,希望能有助于读者对斯卡拉蒂这个不朽人物进一步了解,并期待在今后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在“原文”中概要介绍斯卡拉蒂生平和作品的内容,大都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研究验证并已有定说,其真实性是可以考证的。例如“斯卡拉蒂作品是否长期被埋没”的问题,在很多音乐词典和音乐专业著作中都早有结论。由于斯卡拉蒂的音乐在他有生之年只在西班牙盛行,其影响也仅止于西班牙。他的大键琴作品多数是晚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宫中供职时,为了教芭芭拉皇后等人弹琴而谱写成的教材。在1800年左右,他的作品被一些钢琴家发现,将它在钢琴上演奏,斯卡拉蒂的音乐才被逐渐传播开来。为他的作品做较系统搜集整理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演奏家Alessandro Longo,他将当时搜集的545首编定成册于1906年出版。这已经是斯卡拉蒂(1685—1757)去世将近150年后了,难道150年的时间还不算长期吗?而且其中大部分作品都不曾被人所知,这难道不是长期被埋没吗?这里的“埋没”也有束之高阁而无人问津之意。著名学者马尔可姆•鲍依得在1986年出版的研究著作《斯卡拉蒂—音乐大师》①(第158页)中公布了他的研究结果:在斯卡拉蒂生前有12种乐谱分别在伦敦和巴黎等地出版,各版中的乐曲从6到42首不等,其中一些乐曲都是重复出版的,总共出版有大约六十余首乐曲。六十余首相对556首来说,只是其中的九分之一!由于如此少的作品在他的生前出版,以至于他的音乐似乎是为他自己独自弹奏而用的,或者只给皇宫中的学生所用。笔者的观点:对于钢琴表演艺术作品来说,光出了书只算第一步,主要还看这些作品是否已被人们所熟悉和业内人士的使用。

       我们知道在斯卡拉蒂时代有各种各样的键盘乐器,与现代工厂里的流水作业不同,那时的乐器大多为手工制作,因此每件乐器都凝聚了制作者的智慧。对于喜爱音乐的皇室而言,收藏各类乐器被认为是自然而又合理的。那时的演奏家同时会几种乐器也很自然,就像现在我们弹钢琴同时也会弹电子琴或电子管风琴一样。作曲家创作的个别曲目注明为管风琴而写,一定是考虑到希望再现那个乐器上的某种音响特征,但这却不是作品不能在大键琴上演奏的证据。“读后感”中仅凭一个学生的画像就试图来断定演奏家斯卡拉蒂生前的“常用乐器”,未免有武断之嫌。只要对羽管键琴,特别是对被拿波里学派称为“世界所有乐器的至尊的意大利单排键大键琴”的知识稍有了解,就不会为斯卡拉蒂使用“什么乐器”的问题而疑惑了。

       大家都知道斯卡拉蒂的后半生是在皇宫中度过,当时除了演奏活动,他的主要使命就是创作教材供芭芭拉皇后和宫内人员使用,其主要键盘作品496首(就是后来十五册威尼斯手抄本)加上还有一些其他曲目,共计有556首以上。可以肯定,1738年在伦敦出版的《30首大键琴练习曲》 (30 Essercizi per Gravicembalo)是到目前为止被发现的最早历史文献,因其中印有可能是斯卡拉蒂给读者的“献辞”,而成为研究斯卡拉蒂作品的重要来源。“读后感”中为了证明“奏鸣曲名是斯卡拉蒂自己首先提出来的”,就用“手边容易查找的”1967年英格兰影印本来充当证据,如此的思维方法是否过于随意和自信了?这本1967年影印本距离1738年相隔已有229年,在发表言论之前,是否应将其与1738年真品中的内容去对照一下?从1967年到现在2008年又已过去42年,为何在众多的音乐学者和专家们之中,至今尚无一人用此类影印本来论证作据,唯有“读后感”之作者?如果这影印本中显示的内容是可靠的话,那么凡以前写有正确结论的所有斯卡拉蒂音乐图书刊物,都得重新更改了?

       其实,对于斯卡拉蒂作品现在所用的“奏鸣曲”之名之由来,学术界几经查验论证,是早已有一定结论和说法的。例如,周薇教授在《西方钢琴艺术史》②(第52页)中写道:“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原来并不称为奏鸣曲,但因其基本具备了早期奏鸣曲式的某些特征(但更正确地说,应当是古奏鸣曲),故被后来的出版者称为奏鸣曲。”在由德国编辑家B.约翰逊编订的三册《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集》③的前言尾注中写道:“斯卡拉蒂的键盘音乐作品在1738年首版时被称作‘羽管键琴练曲’(Essercizi per Gravicembalo)。随着羽管键琴渐为钢琴所取代,人们习惯上将这些作品称为钢琴奏鸣曲简称奏鸣曲,就斯卡拉蒂的作品特征而言,称其为奏鸣曲并不妥切,但为照顾使用习惯,我们仍沿用奏鸣曲这一称谓。”笔者查阅过数十种相关资料,对此的说法都基本一致。


      所谓的“照顾使用习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曲名与作品本身的特性相违背,进而影响到对作品本意的理解,就有了本质的区别,这是原则性的问题。笔者为斯卡拉蒂键盘作品正名,是基于以下三点:

     一、斯卡拉蒂在自己唯一确认出版的《30首大键琴练习曲》 中,称之为“Essercizi”,即“练习”;

     二、斯卡拉蒂的大部分键盘作品是在皇宫中为他的学生而创作,这一定是为了学生练习而写的乐曲;

     三、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目前用“奏鸣曲”曲名对于斯卡拉蒂作品在教学中的使用会有影响,因为大家要选“奏鸣曲”弹奏时,一定是选贝多芬等辈之杰作,而非斯卡拉蒂。
所有正在学习、演奏和研究斯卡拉蒂作品的人们,只要弹过并亲自接触斯卡拉蒂的作品“本身”,着实地分析每一曲的风格与属性,就会认识到:在斯卡拉蒂的键盘作品里有成套的浪漫主义“手指弹奏技法”和“臂重弹性调控技法”,这些技法越过了以车尔尼为代表的钢琴前期古典派技法系统,而直接进入浪漫派中期,与肖邦、李斯特的技法水平相接。这便是笔者研究的核心: 斯卡拉蒂的新技法“练习曲”是跨越古典时期通向浪漫主义高级音乐会练习曲技巧的桥梁。事实上,很多钢琴教师已经把它们当作为训练学生键盘技艺的有效教材,因为它不仅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富有趣味性和高雅的意境,而且其中的写作织体和动机运用能使钢琴家双手的弹奏技艺均衡发展。

      是的,1839年,车尔尼在维也纳编辑出版了一些斯卡拉蒂的键盘作品,使当时的李斯特(车尔尼的学生)、肖邦等人有幸接触到并学习了其中的精华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能在李斯特作品中发现一些与斯卡拉蒂做法类似的技术模式或类型,他们两个人的音乐都要求演奏者拥有高水平的技巧—— “直到出现李斯特,斯卡拉蒂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键盘)技艺大师”④(第14页)。斯卡拉蒂的过人之处在于:拥有端庄而精致的充满无数灵感的演奏风格,这被认为是“唯一”和“无可比拟”的,在当时没有其他任何音乐行家能归属于斯卡拉蒂的支系,直到出现李斯特。人们可以相信巴赫演奏的高妙之处,或者莫扎特有天才的技巧发明,但是不管怎样,古钢琴只是他们成就的一个部分。斯卡拉蒂与亨德尔在罗马的键盘技艺比赛事件也能说明这点:前者的优势在古钢琴弹奏上,后者的优势在于管风琴上。虽然斯卡拉蒂也有歌剧等其他作品,但他的重要成就被认为在古钢琴方面和在键盘演奏技巧上的开创与革新。在键盘艺术史上,意大利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克里斯多弗里1709年首次研制出了现代钢琴和斯卡拉蒂创立了现代钢琴弹奏技法。

      对于练习曲的概念和定义我们可以在很多音乐辞典中找到。“练习曲”是指锻炼乐器演奏技术的乐曲,通常包含一种或几种特定技术课题。17世纪末意大利的“托卡塔”即为练习曲的一种。在欧洲音乐史的一段时期内托卡塔(toccata)还曾与“奏鸣曲”(sonata)通用。大量练习曲(尤其是钢琴练习曲)的出现和应用始于19世纪初,后又有可供艺术表演的练习曲,常称“音乐会练习曲”,如肖邦、李斯特所作的钢琴练习曲。“练习曲”并非只是一种机械的技艺训练(如哈农“练指法”中的音阶、琶音等),也兼顾“乐感”或“音乐思维”的训练。而把练习曲弹得富有音乐性或再现练习曲中之风格特色,正是演奏家们所努力追求的艺术表演境界。

      在斯卡拉蒂写给读者的著名献词中有很明确的说明⑤(第401页):“无论您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员,请勿期望在这些作品中发现任何深奥的创作意图,它们具有奇妙的艺术随意性,通过研习这些作品可使您的羽管键琴弹奏技艺达到一个更自由的境界。”由此可见,斯卡拉蒂的本意是为了使演奏者获得熟练的技艺。

     由于两位读者“对斯卡拉蒂没有研究”,又不理解什么是“练习曲”和“键盘技巧训练教材”,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又说:“把斯卡拉蒂作品视为‘练习曲’、‘键盘技巧训练教材’是对斯卡拉蒂的曲解和贬低。”难道在这两位读者看来,“奏鸣曲”与“练习曲”这两个名称本身就有高低之分吗?“奏鸣曲”的身份就比“练习曲”高了吗?凡是音乐学院的教师(特别是钢琴老师),都肯定知道当今钢琴训练教材是由练习曲、复调曲、中小型艺术曲、奏鸣套曲和基本功练习“五大件”构成的。为了钢琴教学的需要,任何钢琴曲都可以调来使用,因为“五大件”把古今中外所有的钢琴曲目都统括了!经专业教学实践的筛选,最后留下的钢琴曲中的精品即成为“五大件”钢琴教材。教材是培养钢琴艺术人才的基石,“现代钢琴教材”的“五大件”既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工程,又各有不同的重要分工:“练习曲”是学生获得钢琴演奏技艺的主心骨,形成全面技巧的核心,也是“键盘技巧训练教材”的主体;“复调曲”的重点是训练各种复调弹奏技法;“中小型艺术曲”用来学习各种艺术风格和表演素养;“奏鸣曲”则训练掌握驾驭大型乐曲的弹奏能力;“基本练习”通过对音阶琶音等做不同速度、力度和弹奏手法的变化,让手指熟悉键盘并能使弹奏自如。所以说:任何钢琴曲,在钢琴教材这个平台上,都可以平等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包括“练习曲”和“奏鸣曲”。


      笔者在“原文”中的题目已经说得很明白:《重识斯卡拉蒂新技法“练习曲”》,注意这里有一个“双引号”。“读后感”的作者却断章取义,将原文题目擅自删改,笔者对此类作文论理方式不予赞赏。说到斯卡拉蒂键盘作品的曲名,问题也随之而来:你说它是“奏鸣曲”,它却做不了钢琴奏鸣曲教材,因为历来的“五大件”之一的奏鸣曲教材,重点是训练掌握驾驭大型乐曲弹奏能力的,这是要有带奏鸣曲式的多乐章套曲才能胜任。只要一看斯卡拉蒂作品的规模,就可知它不属此类。而原有的中小型乐曲教材数量已经很多了;作为复调曲,其多数作品又谈不上。那么看斯卡拉蒂的444首快速作品,每一首都有以某种演奏新技巧为中心的练习,有什么理由不让其发挥原本的光芒—— “练习曲”的应有作用呢?何况现在钢琴教学的中高级学生正需要这批教材来开展训练。这些练习曲中有大量丰富的新技艺,它们构成了卓越的斯卡拉蒂键盘绝技,超越了古典时期而直通浪漫主义演技,而成为后世钢琴音乐写作的基础和高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有很多音乐文献可查的事实。斯卡拉蒂的键盘作品使他当之无愧被称为“近代钢琴音乐之父”!

       由此,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专题研究,将他的444首超时代的新技法练习曲以因材施教原则应用到钢琴教学中,使之成为举足轻重的中高级接轨性候选教材,与莫什科夫斯基、莫舍列斯、克列门蒂等人的有关练习曲共同构成由中级向高级技艺跃进训练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有诸多的问题还等待着人们去探讨,对斯卡拉蒂的研究还会继续,评价、论证,甚至争论是必然和必须的,一些问题也会随之而进一步清晰明朗化。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的科研工作应该考虑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试想,若整天围绕着诸如:斯卡拉蒂的作品是否在当时被埋没?他的作品到底为何种键盘乐器而写的? 这些已经被前人论证过的问题而再来争论不休的话,是不是有点……至少笔者不会有太多的兴趣!应该说,纯文字游戏与实际科研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常常会游离于音乐之外或是陷入对一些概念作模糊的文字阐述;而后者则是对音乐的本体进行研究,努力从音乐作品内部的基本形态中去寻求真理。总之,笔者更希望能看到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讨论。有效地开发斯卡拉蒂这批宝贵的音乐资源,特别是通过演奏和教学实践,来对这一批作品(444首)做深入细致的实际分析,使之能在未来教学中被充分利用,还有待广大音乐界人士的热心参与。衷心希望对斯卡拉蒂作品的研究能有助于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使我们自身的钢琴表演艺术丰富起来。


参考文献:

①Malcolm Boyd,Domenico Scarlatti-Master of music,Weidenfeld and Nicolson, London, 1986.

②周薇著《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③〔德〕 B.约翰逊编《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集》(三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④Sacheverell Sitwell ,A Back

-ground for 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 Greenwood Press,Publishers,1970.

⑤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econd edition,vol.22, p.398-417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2001.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