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浅谈音乐家的创作思维

发表时间:2025/01/10 00:45:30  浏览次数:131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它的每个音符都渗透着一股灵性,每个音符都传递着一份思念,一份雀跃,一份酸苦,一份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这是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传递,是世界上最自然也最亲切的语言。它既没有种族的隔阂,也没有民族间的歧视。似乎使所有的生物都化成了一个整体,为一种共同的言语而存活。音乐也同其它任何一门语言一样,能够表达完整的思想和感情。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用音乐来表示远征,思乡的感情。如近年来考古发现的仅仅由一个音所构成的音乐,这段音乐是用来表示出征前的号角,激励奔赴前线的勇士的。而我们平时所能见到的“江湖”人士利用各种音乐驱蛇来进行表演,从中也能看出动物是能够听懂音乐语言的。可以说,音乐这门特殊的语言具有使用的广泛性和使各物群之间相互交流的通用性。而文字语言主要受到区域的限制及历史的更替的影响,造成了各种群间语言差异较大的情况。由此可见,音乐是所有生物种群共同的语言。
    

         同时,音乐也是一门听觉艺术,它既看不见,又无法用手去触摸,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去体味。因此,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段音乐的时候,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同一段音乐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音乐的魔力既在于此,它虽然无法用准确的文字语言去描述,但是却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与听觉艺术相对的恐怕就是视觉艺术了。我想,所谓视觉艺术大约是存在于实际与虚幻之间的一种巧妙的产物。它是通过人的视觉,以及视觉的一种幻觉达到一种特殊的美。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都同为艺术的一个门类,那么两者间既然存在有差异也应存有相仿的一面。它们的艺术本质应该是相同的,即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表示对世界及自身,对二者关系的看法的一种特殊方式。其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通俗的说,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这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谈谈关于乐曲创作的问题。乐曲创作可分作首度创作和二度创作。所谓首度创作是艺术作品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艺术家思维过程的体现,也是一个创作者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因此,作为一个创作者首先应当积累一定量的素材,而素材的积累源自于对生活细微的观察和体会。偶然间想起光未然所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他创作的动机不正是来源于壶口大瀑布咆哮的怒吼的激流吗?没有一颗赤子之心,没有满腔的报国之志,试问他能创作出这样伟大的诗篇吗?在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之后,对于如此繁杂参差的材料,我们应当去粗取精,提炼出思想的核心。《茉莉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的创作不也基于此吗?1942年冬,何仿是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小演员,当时才14岁,那是日本鬼子大扫荡的艰苦时期。何仿与战友冒着风雨,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到扬州附近的六合金牛山地区去,一天,他们找到了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扬州民歌“茉莉花”的原版《鲜花调》。《鲜花调》是扬剧的曲调,原歌分为三段,艺人用男扮女音的调门演唱给何仿听的,何仿边听边记词曲,原词是这样的:“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香香也香不过她;/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 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这首歌确实婉转悠扬,何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反复吟唱,何仿又觉得,原歌分别吟唱了三种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艺术形象不够集中,又是以小女子的 “奴”人为称,唱的实际上是哥哥妹妹的相思情,对于部队表演,就不太合适,而且,原歌尽管乐音优美,但带有一定的轻挑感觉,如果能修改一下,就好了。但他当时毕竟还没有这个能力,直到1957年,被部队送往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深造过的何仿,在北京与民主德国的合唱专家一起探讨民歌演唱,要找一首合适女声合唱的中国民歌,他想到了这首《鲜花调》。经过对原曲原词的修改,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子,一唱三叹,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茉莉花》在北京由前线歌舞团一 曲唱红,当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唱片,从此,这首江苏扬州民歌以《茉莉花》之名传遍世界乐坛。民间艺术是我们创作的宝贵的源泉。只有依靠于民间艺术,使之升华,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我们的创作才会发展,我们的民间艺术才会光大。音乐是有思想,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如何运用音乐这门特殊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呢?这就需要确立音乐的主题和动机。例如《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第一乐章的双主题的斗争及发展。这个乐章是一个ABA奏鸣曲曲式。他首先确立了生命和英雄这两个主题。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表现了“命运”的敲门声,这就是主部主题,即“命运主题”。第二主题,即“英雄主题”是一个抒情的旋律,温柔优美、明朗的音调与前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抒发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的情感。在确立乐曲主题和动机之后,就需要对音乐进行深入的刻画和表现。就像一幅美术作品一样。先勾勒出大致的线条,再用一层一层的色彩进行修饰,进行表现作品的内涵。在贝多芬的这部《命运交响曲》中,两主题在发展部中用各种手法不断的进行发展,不断的变化。在再现部中,呈示部那种斗争的场面再度出现。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在庞大的尾声中越来越激烈。这时,音乐发展的气势锐不可挡,鲜明的力度对比,紧张的和声发展,形成全乐章 的最高潮。乐章结束时,第一主题动机那强烈的音响,进一步刻画了勇于挑战的英雄性格,显示了人民必定战胜黑暗势力的坚强信心。作曲家所创作出的作品总要有演员去演奏、演唱。而作为一名二度创作者首先需要理解原作者创作的意图和思想,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原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既我们不能脱离作品单独的随意的修改和创作。那是否我们就不能够对作品进行修改了呢?当然不是。我们的修改必须建立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础之上,符合原作的精神主旨。某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在某师范大学现代艺术学院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凭借其深厚的美声功底以及对民族声乐作品的深刻的了解演绎了独具个性的民族声乐作品《兰花花》。她的演唱既包含有美声唱法对声音的各种要求又保留有一定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风味。可以说,她对原作品的创新是一种发展,一种升华。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关于歌曲的创作。通常一首歌曲的创作先是由词作者拟一首歌词,这创作的词要尽量贴近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时代。在创作过程中也尽量不用生僻的字、词,并且要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语言风格和文字格律。乔羽所创作的《思念》,歌词清新自然,没有任何的矫揉之情。这首歌的歌词在乔老爷子的心中酝酿了20多年,词中的蝴蝶到底是谁?或许连老爷子也无法准确的描述,这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极为珍贵,又极其让人眷恋的东西。是一种朦胧,又不是一种朦胧,词的每一个局部可以说写的相当清晰,通俗易懂,一点也不朦胧。但放在了一起,从总体上看就变的朦胧了,似乎作者还有许多话要讲而没有讲出来。这首词是写的爱情?亦或友情?如果这是写爱情的,这爱情一定是爱情中的爱情,最为纯洁的爱情。如果这是写友情的,这友情也一定是友谊中的友谊,最为深厚的友谊。“美丽的蝴蝶”是一个人一生里内心深处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一种不可磨灭的永恒的记忆。这首词就是在这朦胧与清晰中产生了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歌词创作完成后交由曲作家完成谱曲。作曲家谱曲的依据是词作者的思维意识和情感。因此,可以说乐曲是歌词的诠释者和再现者。当然也有所谓的“填词”,既先创作乐曲,再由词作家根据乐曲的感情变化和曲作者的思维进行创作的。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长江之歌》和乔羽老爷子的《心中的玫瑰》就是“填词”中的佳品。

         创作者的作品总是其当时当地意识思维的最佳体现,是基于长期的观察积累所形成的。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当从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素材与灵感,通过长时期的观察、思考来发现创作的主题动机,不能一味的去闭门造车,生搬理论。只有这样,我们的创作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创作才具有璀璨的生命。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