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音乐与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25/01/10 21:01:35  浏览次数:140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战略目标,对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转轨性的改革,以更好地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跨世纪人才,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音乐是美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从培养人的高度来审视音乐与审美教育,思考并探讨这些问题的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将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获得启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以进一步深化音乐教学改革,实现艺术教育的总目标。
    

素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因

          “素质”这一概念,原属心理学范畴。它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征。”[①a]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素质,又称天赋,是个人生来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所以也叫做遗传素质。”[②a]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辞海》中更明确提出:“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③a]总之,传统的心理学把素质理解为主要是个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虽然也肯定了后天实践活动对于素质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某种程度的“补偿”。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的素质其主要方面,是劳动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既有先天的生理因素,也有后天劳动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是“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④a]因此,作为劳动产物的人的素质,其内容就不单纯是生理方面的,更包含着通过劳动、环境的影响等实践活动而获得改善和提高的心理方面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检验,近年来人们对“素质”的涵义在新的层面上扩展了其内涵。如我国当代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充分肯定素质的后天可塑性为基本前提的。国外对这个问题,也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曾说:“在我们自己文化中可观察到,如智力的高低,意志的强弱,活动性或惰性,沉静或激动等等。”[⑤a]这里,他不仅把心理内容列为素质的范畴,而且把人的素质注入了人的质量因素来理解。
   

        人的素质实质上就是人的质量,这种质量是通过一定活动反映出整体综合能力的水平。它包括了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等诸多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和补偿,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当然,各种素质是按照一定结构关系形成层次的,一般地说:“人的生理素质是心理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是思想素质的基础。”[①b]所以,素质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人的素质有高低、优劣之分。从这种意义上说,限制人口数量,实行“优生优育”,普及国民义务教育等,都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人作为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无疑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这种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动力量,是本体素质的综合表现。人类就依靠这种力量,获得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从本质意义上说,人的素质是生产力的基础。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能力的高低。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将决定着这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水平。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普遍意识到:未来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国防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防的强大和整个社会的繁荣昌盛,无一不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才培养。因此,通过教育等途径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音乐——丰厚的素质功能价值资源
   

         素质的形成虽然具有一定先天性的生理因素,但各种后天的外部条件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证明,一个人的素质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其中,环境与教育是改善和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渗入社会环境氛围、列为教育内容的音乐,更具有影响和提升人的素质之效能。
   

         作为一种艺术,音乐的感染力是十分强烈的。人们通过听觉对这种有组织的乐音体系进行审美观照的时候,会悄然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这种潜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身心,参与各种素质的构建。尽管这种素质效应是潜在的、长期的、非立竿见影式的,但是千百年来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已对此作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站在各个时代前沿的先哲、名家、名著敏锐的思维、言论和亲身体验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有净化作用,他说:“用音乐,用某些旋律和节奏可以教育人,用音乐,用某些旋律、节奏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适当地享用音乐,还可大有助于人身健康。”[②b]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③b]
   

          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孔子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强调“为政”必须“兴礼乐”、“成人”必须“文之以礼乐。”他不仅将音乐列为所设“六艺”课程的第二位,而且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④b]作为育人修养的格言,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作为治理社会的手段。
   

          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强调指出:“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⑤b]“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①c]他充分肯定了音乐在人的品格、性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改变社会风气的功能。
   

          我国西汉时期编纂成书的名著《礼记》指出:“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②c]这里,把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③c]
   

          我国近代学者梁启超非常强调音乐的素质教育作用,他指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④c]
   

          德国美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十分酷爱音乐,擅长小提琴。是音乐启迪了他的智慧,当他在研究相对论的最后困难关头,通过音乐演奏使他豁然开朗,发明了这震惊世界的科学成果。
    ……。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伟人、名家的言论、经历和体验,虽没有出现今天使用频繁的“素质”这个富有时代性的新名词,但却都涉及到音乐对人的培育、影响和教育之功效。显然,与“素质”的内涵是同义的。前人对音乐的素质效应从发现、认可到共识,从自发到自觉地行为实践,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积淀了丰厚的历史经验。
   

           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认识音乐的素质功效价值,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理论依据,使我们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去审视音乐和人的关系,去开发音乐的巨大“能源”。
   

           从整体上看,音乐对人的素质影响、增值效应是全方位的,它可以渗透到素质网络的各个方面:
   

           在生理素质方面:最早的胎教音乐有助于胎儿的正常健康发育,也有助于萌发“音乐细胞”。对于正常人来说,生理素质主要表现为身体素质。音乐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如优美、欢乐的音乐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有选择的音乐节奏,能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律;歌唱可以扩大肺活量,并使发音器官发育良好和功能灵活;演奏乐器可以训练手指、手腕的运转自如……。
   

           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音乐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脑神经,因此能激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射,这种有序活动将有助于脑机能的不断强化,以培育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音乐可激起与音响运动形式相对应的情感,使情感得以调节、净化,使情感情操高尚起来;音乐可以丰富人的联想力、幻想力、想象力,在感受音乐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可得到长足的发展,促使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能的增强;音乐表演和欣赏过程可使注意力、记忆力得到锻炼提高。此外,音乐训练和演出还有助于自制力、毅力、细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别是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表现手段,所构成音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积淀着人类的审美理想,有利于促成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使人格逐渐得以完善。
   

          在文化素质方面:音乐具有特殊的认识功能,可以提高人的文化水准和文化心态。由于音乐所激发的情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情感,它可以“升华为思维和理智,从而产生出充满激情的实践理性,这种理性认识超越了语言符号的层次,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①d]对古今中外音乐精品的欣赏和表演,不仅开扩了知识视野,而且在接受过程中的感受和理解,会激起感性向理性的升华,也充满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交替运用。美国当代医学家、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的“裂脑人”研究的成果,不仅证明了人的右脑和左脑分工以及它们的“互补”作用,而且成功地证实了大脑两个半球是高度专门化的,许多高级的功能大都集中于右半球。“右半球的音乐等感觉能力及几何学和空间能力,以及综合化、整体化功能都优于左脑。”[②d]这些生理——心理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智力开发,使智能转化为文化素养的积淀。当然,从广阔的人文视野来看,音乐本身就属文化修养范畴。无论过去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的“琴、棋、书、画”,还是当今发达国家高等文理学院的音乐课程,都是一种高品位文化素养的显示和培养,文化素质中的音乐审美修养内涵是勿庸置疑的。
   

            在思想素质方面: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可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由于音乐可以组织与协调人的意志行为,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因此它能够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等方面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情感品质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向发展,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构建起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行为。
   

            在民族意识素质方面:很多音乐都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反映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学习、表演和鉴赏各种题材、体裁的本国音乐(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精品,不仅可以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且还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振奋民族精神。音乐完全可以、也应该培育这种包容着文化意蕴在内的民族意识素质,以促进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大。
   

            上述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民族意识素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从逻辑角度上说,心理素质包括了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民族意识素质。把它们并列,一方面旨在说明音乐对人素质的作用和影响是多元的,具有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之功效价值。另一方面也强调各种素质功能具有整合性,是相辅相成、协同互补的关系。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中,音响信息统摄于大脑神经系统,然后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呈现出对象化的分离和整合性的增值,最终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音乐对人素质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侧面的,我们将这种丰富的艺术功能资源,投放到教育教学领域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无疑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是人才培养工程中自觉、明智的选择。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体,以审美为特征,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设施的育人实践活动。它起源久远,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沧桑延续到今天。既没有消亡,又没有中断这一事实本身就证实了音乐教育是人类寻求自身持续发展的一种价值活动,在培养人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在我国的国民基础教育中,音乐属长期连续开设的必修课。它不以培养音乐家为主要目标,但它却通过音乐精品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和一般音乐活动相比,音乐教育周密地构建了育人的系统工程:
   

在教育思想上,有教学大纲作指导;
   

在教学内容上,有教材为依托;
   

在教学活动上,有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设施上,有相应的设备做保证……。
   

        这些硬件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既是有利的因素,也是必要的条件。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上的实施效果,主要取决于上述诸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教育指导思想和教师是关键性的环节。
   

          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的论证,人们早已普遍接受了音乐教育的美育观,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更意识到音乐审美教育是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文明以高速度、高质量向精神文明提出严峻挑战的时候,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更肩负着艰巨的任务。作为音乐审美教育实践核心的音乐审美活动,是一种直接而自由的心灵体操,它影响到下一个世纪人类生存——生命的质量。“只有审美教育才能越过理性和意识而对非理性和无意识进行引导。可见,审美教育通过对最直接最本质的生命活动——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直达生命的本源,从根本上对生命存在加以影响和引导,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符合理性的要求,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趋动。”[①e]
   

         更为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可通过审美情感的渗透和交流,激起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种理想教育的价值,道德教育的效果正是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目标,也是其它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普通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发展成整个国民教育的“指挥棒”,音乐等艺术教育被某些领导任意削减、停开,其结果虽促成了几门文化课分数的表面上升,但却导致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一种畸型的社会现象——“追星族”也随之应运而生。我们沉痛地看到那些幼稚的少男少女为了迷恋歌星而做出了种种蠢事、傻事、甚至坏事。这种偶象崇拜正是文化、思想素质低下的典型表现。当然,形成“追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有社会思潮的影响,也有传播媒体的误导;有文化市场的干扰,也有歌星媚俗表演的诱惑,再加上我们优秀音乐创作的匮乏,于是一度出现了“追星”热。但是,如果我们能重视音乐审美教育,给学生以充分的真、善、美音乐,使国民音乐教育能持续正常有序地运转,那么一幕幕“追星族”的闹剧、悲剧将会大大地减少,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面貌将会大大改观。
   

        当然,音乐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还有其它潜力可挖。特别是根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在造就跨世纪人才方面,它完全可以大显身手。例如音乐可以通过创作、创造性教学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造就开拓型的人才。这一点在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安排方面,都体现得不够充分,“创作神秘”的阴影,还笼罩着学校的音乐教育。时代的发展,寄希望于今后大纲的修订完善。
   

         音乐教师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力量。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音乐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注意到中小学音乐师资“一缺二弱”的现状,并为之呼吁和多方面设法充实数量、提高质量,这是完全必要的。很难设想一个不识谱、不会弹琴的音乐教师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此,国家规定现阶段小学教师要有中师毕业学历,初中教师要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高中、中师教师要有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要求,是完全必要的。合格的学历除了体现在音乐专业素质上,审美修养和文化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师的主体素质,对音乐教学的素质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参与价值。
   

        审美修养是建立在艺术专业技能技巧基础上的一种审美观照能力和水平。对音乐教师来说,审美修养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它决定着音乐教学活动的价值与效应。有了这种修养,才可能将音乐教育从纯技术训练的误区中解放出来,升腾为一种自由感知、表现、理解和鉴赏音乐美的活动,也才能通过审美的途径来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质力量的深刻感受。应该说,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中的审美修养还不尽如人意。如有的缺乏高尚的审美理想,把音乐作为纯技术训练课;有的审美趣味低下,在课堂上教唱一些低俗的歌曲;还有的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浮浅,不具备“音乐的耳朵”等。
   

         音乐是全方位反映生活的艺术,隶属人文学科。对它的表现、理解、鉴赏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正是这种广征博采的学科品格,才使得音乐有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较全面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把音乐的素质教育效能充分释放出来。应该看到,一些音乐教师本身文化素质偏低,困扰着音乐审美教育的深入发展,如不正视这一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提高,那么我们的音乐教育就只能长期在低层次的工匠型的技术水平上运转、循环,实现音乐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是一句空话。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结语
   

         21世纪的曙光,已染红了东方地平线的上空。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的音乐工作,特别是音乐教育工作,要面对现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自己特有的本体职能,参与到跨世纪人才培养的工程中来,以音乐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为契机,以音乐教育实践为出发点,通过科学、有序地工作,使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能有一个大的飞跃与突破。
   

         诚然,音乐不等于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涵盖不了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我们倡导通过音乐进行素质教育,是以遵循音乐教育的本体规律为基本前提的。一切牵强附会和急于求成都是一种不成熟,而忽视甚至否认音乐对人的素质影响、忽视音乐教育负有提高学生素质责任的观念,更是一种糊涂。关键的关键,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从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做起,到一切音乐的、非音乐的实践中去寻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到那时,一种由高素质驱动的自觉行为,将赋予音乐的素质教育以更佳的社会效应。
    这,无疑是我们的殷切期待!
    注释:
    ①a 《普通心理学》(下册)。曹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144页。
    ②a 《简明心理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③a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22页。
    ④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95页。
    ⑤a 《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页。
    ①b 袁贵仁:《人的素质论》。中国青年出版社,69页。
    ②b 《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何乾三选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页。
    ③b 同上书,第10页。
    ④b 《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4页。
    ⑤b 同上书24页
    ①c 《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6页。
    ②c 《中国音乐美学史》蔡仲德,人民音乐出版社,381页。
    ③c 《贝多芬传》罗曼·曼兰,傅雷译,人民音乐出版社,77页。
    ④c 《饮冰室诗话》梁启超,77页。
    ①d②d 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34、35页。
    ①e 徐碧辉:《审美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光明日报》1996年8月10日第5版。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