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9)
摘 要: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当下高校音乐教学出现的多种问题,全面提升高校音乐的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过程性评价的内涵及意义,并就如何将其运用到高校音乐的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过程性评价;教学改革
在当下高校的音乐教学评价中,主体受限、形式单一、忽视过程、不够全面等问题日益突显。为了更好的响应国家教学改革的大力号召,各校应积极进行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的扭转改革。
一、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所谓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实施具体课程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众多非智力因素予以高度重视进行的全面性评价方式。其强调的“过程”是与以往教学评价所关注的“结果”相对的。过程性评价并非只看过程而忽视结果,而是把过程与结果囊括进教学有机整体之中进行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张将教学过程视作老师传授和学生获取的有机互动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是老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并得到成长的。正因如此,过程性评价所蕴含的多种功能不仅仅包括对教学结果进行更科学、全面、合理的评价,还须要区分及对比不同学生的心态情绪和行为表现,并将这种比较扩大到具体个体的过去和现在、侧面和整体等全新层面,以此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简单说来,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取向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予以同等重视,并将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有机融合,促使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间产生有效互动。可以说,理解并掌握这种教学评价方法不仅有助于准确判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可以及时予以学生必要的肯定和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反思并掌握方法,以此实现全面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过程性评价在高校音乐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分层激励让学生享受成功
每个高校学生的先天素质、兴趣爱好、学习基础、性格特点都是存在很大不同的。这也是他们在学习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时呈现出各种差异性结果的根源所在。音乐教学若想提高实效,就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的错误评价模式,给学生制定分层、分项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音乐教学的评价并不等同于音乐考试,不能以量化标准进行考核评价,而必须对学习整体过程予以必要关注。音乐老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根据每个小组的学生实际能力水平设定适用的评估标准,从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层激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可以长期保持兴趣。
(二)相互评价让学生得到激励
音乐教学与其他课程还是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的,音乐教学的群体适用性、操作实践性以及表演形式、组织规划,都须要很高的团队协作性。这也是音乐教学具有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的根本原因。过程性评价在高校音乐中的实践,就可以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的日常学习和创编练习之中。譬如在开展听觉训练时,小组成员就可以相互讨论,深入分析乐曲作品的和声、节奏、旋律等。通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及时交流和相互激励,分别形成对应的客观评价,每个小组和每个学生都能够依据实际需要进行查漏补缺和专项提升。小组学习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和共同进步,促使他们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在观摩和评估他人时,其实也是对自我不足的审视,还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审美素养和鉴赏水平。
(三)延迟评价使学生获得自信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上,老师习惯性予以学生当堂评价。如果学生最初的表现不够理想,这种评价方式其实反而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音乐教学的最终效果。就音乐教学而言,适当使用延时性评价反而能够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和个人创作空间。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累计足够的个人感悟和思维成果,才能更好地感知音乐学习的美妙之处。此时音乐老师再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评,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必然更多。
(四)组合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时一种很重要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诚然,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很难做到完全的公正或是客观,因为每个人对同一篇乐曲作品的感知感悟必然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特征的。所以,将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老师点评有机结合就很有必要。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逐渐学会正是自我和尊重他人。其他学生的建议和音乐老师的指点,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有效提升个人的音乐综合素养。
多种方式的组合运用还可以有效缓解教学课堂的紧张氛围,使学习氛围变得更轻松、更融洽、更自由。组合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提升,而且有助于音乐老师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以课堂讲解教学为例,学生们的表情反应就可以被音乐老师作为自我审视和及时调整的工具。如果讲解某段内容时学生们的表情较为苦恼不耐、思想也比较分散,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并不适用也不够有效,此时音乐老师就须要及时进行调整。
三、结语
过程性评价被运用于高校音乐的教学改革之中,不仅有助于更公正、更客观、更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评价,而且有助于学生和老师在音乐教学之中取得共同成长进步,是值得学习推广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尚玲.形成性评价∶音乐教育的催化剂[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2] 林青.过程性评价在高校教学管理评价中的践行[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09.
[3] 杨全红.对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J].音乐创作,2010,05.
作者简介:杨柳(1982-),女,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与流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