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姝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实验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三种歌唱方法通俗、民族、美声的划分各具特点,但无论哪一种划分都离不开作品内容的理解以及作品的情感体验,还都要通过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兼容并蓄,对歌唱表现的艺术形式有更好地了解与把握。
【关键词】通俗;民族;美声;歌唱艺术;鉴赏
歌唱,是人类最美妙的音乐。有人曾说过,没有音乐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三种歌唱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魅力,接下来就探讨一下通俗、民族、美声唱法的特点及作品鉴赏:
一、通俗唱法
20世纪30年代通俗唱法得到了广泛的流传,通俗唱法的声音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自然,接近生活语言,近似说话,轻柔自然。强调感情抒发和舞台整体感染力。
(一)代表作品——《我的未来不是梦》鉴赏:
《我的未来不是梦》这是一首励志歌曲,由歌手张雨生演唱。无论是在创作上和演唱上都是非常典型的通俗唱法,歌曲反映了当代青年对“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整天忙着追求”,他们有着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虽然出生于和平年代,生活优越,但他们并不希望依赖父母享受生活,他们更渴望通过自已的劳动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并誓言“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这样的歌词,在歌曲中塑造了一个不懈奋斗的新新人类形象,虽然迷茫彷徨过,但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所以认真地生活,不虚度光阴。
(二)《我的未来不是梦》曲式特点:
1、这是采用二段体结构写成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写成,每一句弱起及多次切分节奏为其主要特征;
2、歌词具有朗诵式的口语特点,使歌曲更具有通俗歌曲的典型性;
3、第一乐短在反复时,将第四乐句做了一个扩充句式,在节奏上打破了前三乐句之间的平衡,形成一个新的动力,把全曲推向第二乐段。
4、第二乐段也是由四个乐句组成,其音乐素材来源于第一乐段,将每句的起唱由弱起转为强起,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突出“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一主题。
二、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是根据我国各族人民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其特点是音色明亮,无论在哪一个声部,无论高音、中音、低音都要求声音集中明亮,二是音色变化幅度小。三是共鸣腔调节比较短小,民族唱法声音较 “靠前”。四是排气量小,歌声灵巧、秀丽、高亢、纤细。
(一)代表作品《我的祖国》鉴赏:
《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典型的民族唱法,这首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根据“这是美丽的祖国”这一主题,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气势磅礴的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
(二)《我的祖国》曲式特点:
1、歌曲分为两个乐段,是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演唱形式是独唱,旋律优美抒情,婉转动听,情感真实,细腻,带有叙述性;
2、第二乐段演唱形式是合唱,其旋律特点刚劲有力,壮丽宏伟,气势磅礴,带有明朗颂歌的特性;
3、第二乐段引入了新的音乐素材,在速度、力度上进行了加强,在节拍、节奏上拉长,歌曲从“美丽的祖国”、“英雄的祖国”、“强大的祖国”各个侧面歌颂了祖国,从“辽阔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温暖的土地”地域、历史、现实三个视角歌颂了祖国,两个段落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又是完整和谐的。
三、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意大利语为美妙的声音,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具有一套完整科学又系统的技术训练体系,美声唱法采用喉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长生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具有金属色彩的、富于优美华丽的音质;还非常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统一、宽厚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
(一)代表作品《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鉴赏:
《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出自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经典名曲,《魔笛》是莫扎特晚期创作的一部集古典歌剧之精华的精品。此音乐华丽无比,莫扎特以最难的华彩乐段来刻划她的本质,在非常高的音域(高音f),以快速的唱法,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是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无论是在声部技巧上还是在表现力水平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体现,它被视为这一声部在歌剧曲目中难度最高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很值得欣赏的作品!
(二)《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曲式特点:
1、咏叹调开始就充满力量,连续紧张的上行旋律和跳进形成激烈亢奋的情绪基调,反复扩充强调着一个主题:复仇!
2、然后音乐巧妙的发展为华丽的精彩花腔乐句,弹性的同音反复和分解音型在高音区环绕,体现花腔女高音的音域广阔和灵巧的声音特色。
3、再到咏叹调的第二部分,旋律就更具有动力感。八度大跳、长短乐句相结合等等,花腔部分有了较大的变化,三连音音组出现十六次,无不在突出夜后的形象,有效地烘托了气氛。
参考文献
[1]余开基《高考音乐强化训练》[M]湖南文艺出版社.
[2]周小燕《声乐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刘印华 美声通俗民族唱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声原理,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师部.
[4]王萍.浅谈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异同《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