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民族性观瞻

发表时间:2025/05/14 08:39:39  浏览次数:30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陆 玮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

钢琴音乐自上世纪进驻我国以来,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征服了广大中国音乐爱好者,如何将钢琴音乐变得更具中国韵味,成为了我国音乐家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我国音乐家在进行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成功探索,由陕北民歌改编而成,地方色彩浓厚,自诞生之初就倍备受好评,直至今日,仍有许多中国钢琴家将其作为音乐会的必弹曲目之一。本文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民族韵味等角度入手,品味该作品的独特魅力。

钢琴;红色;民族;改编曲

前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钢琴音乐立足于这片深厚的文化土壤上,不管是演奏、取材等方面皆极具民族风味,这种中西结合,也为我国的音乐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常被运用在各类演出活动、公开发表的中国钢琴作品已经近四百余首,其中,由民歌改编而来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以其良好的群众基础、极高的民族辨识度而广受大众好评。

一、作品简介

(一)创作背景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以下简称为《山丹丹》)这部钢琴作品是王建中先生《陕北民歌》中的一首经典作品,于1973年创作,以陕北质朴的生活氛围为创作的背景,描绘的是那个年代的底层人们对共产党、对红军的深情与热爱,王建中先生在深切体会到这种浓重情义后,根据同名民间歌曲进行整理编创,以钢琴这种外来乐器重新演绎这首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以琴声代替歌声,使得音乐的形象更为丰富、更具血肉,也让这首原本受众面较窄的民间小曲得以升华,为更多的人所欣赏、喜爱。作品所体现、弘扬的是我国鲜活、强大的民族生命力,传递的是人民群众对祖国的深切热爱,更让后世的人们切莫忘记战争的灾难,需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生活环境。作曲家以这样一种通俗的音乐形式展现了这一地方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二)音乐风格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绵长的音乐历史,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音乐作品被永久烙上了我国民族音乐独有的印记,因此,极具民族韵味。钢琴音乐自传入以来,无论是演奏还是作曲方面都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这首《山丹丹》就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独有的审美风格,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军民劳动生活图景,更体现了我国劳动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音乐中所描绘的红艳艳的花儿,更象征着红军、象征着祖国,都像花儿一样,永远鲜艳、永远辉煌。

二、《山丹丹》之民族韵味

钢琴改编曲《山丹丹》以陕北信天游为主要音乐素材,旋律高亢嘹亮,展现了当地人民豪放、自由的性格。演唱信天游时,演唱者可以依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不同节奏的变化处理,而不用为歌词或者旋律所局限。这首钢琴改编曲也非常巧妙地保留了歌曲的这一特性。而作为一首由我国陕北民歌改编而来的钢琴作品,其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韵味,作曲家王建中在创作的过程中,以自己独创性的作曲技法将这种民族韵味进行升华,更具音乐表现力。

(一)民族性的音乐旋律

作品运用了变奏的写作手法,在保留歌曲原有音乐主题的基础上,以变奏的形式将音乐的旋律重新润色,使得音乐织体更加丰富,两段的旋律由于织体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如作品开始部分的单声旋律较为简单,具有歌唱性,更便于记忆,而在之后以变奏的形式,通过加花等技法进行旋律变化,产生戏剧冲突,展现了一幅军民合作、热闹劳动的场景。

此外,作品还运用了常出现于民族器乐作品中的“句句双”,以交替出现的连缀与重复技法营造出热闹氛围。如作品引子部分以单音为主旋律,线条较为清晰,体现了陕北民歌细腻、悠扬的音乐特色。而在之后音乐主题以变奏的手法重复出现,音型也由引子部分的单音变成了八度的柱式和弦,这种音型能够使作品的音响效果更为丰富,充分体现出陕北人们粗犷、豪迈的性格。

(二)民族性的织体、和声形式

西方的织体多为纵向的运动模式,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大多以横向运动为主。作曲家在进行这首作品的创作时承继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创作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在织体结构等方面也极具民族特色。如本曲第五小节左手旋律采用的和弦衬托式织体,左手以八度的音型来烘托右手的旋律,使旋律线条更为突出、清晰。

我国传统的作曲技法主要围绕五声调式进行,王建中在创作钢琴曲中尤为注重此问题,在我国独有的民族和声语汇中摸索出了一种新型的创作手法,使我国民族音乐的和声语汇更为丰富多彩。如这首作品中出现的三度和弦形式,在引子部分,作曲家以散板的节奏拉开音乐幕布,自由、辽阔的节奏无疑将陕北人民豪放、洒脱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快速、流动的左右手交叉演奏的七和弦琶音音型,更为音乐增添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再如,作品结尾处以二度关系进行的终止式,不但体现了我国独特的五声和声进行,更赋予了音乐浓郁的中国风情。

三、结语

由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素材改编的钢琴作品是我国钢琴音乐不可忽略的关键元素,它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首极具我国民族韵味的钢琴作品不但向世人展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更将陕北人民对于祖国、对红军的热烈欢迎表现得惟妙惟肖,这部作品不管是演奏难度还是内部情感都极具艺术价值,描绘了那一时代背景下的“红色印记”,更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对于“红色情怀”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这种将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色彩运用到钢琴这一外来乐器上的大胆尝试,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得以走向世界,为世界音乐增添光彩。

[1]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时代背景[J].黄河之声,2008(24).

[2]王新惠.钢琴改编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分析[J].艺术百家,2007(02).

[3]徐兆庆.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探讨[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

J624

A

陆玮(1992—),女,汉,安徽,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音乐史。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7266922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卓老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