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浅析莫扎特奏鸣曲K.332慢板乐章的演奏风格

发表时间:2025/05/11 06:21:31  浏览次数:45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周文静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一、莫扎特奏鸣曲的音乐风格

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音乐家之一,莫扎特继承和发展了巴洛克时期巴赫以及古典乐派海顿的创作风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可以说莫扎特是古典音乐风格的最佳代表。他的钢琴奏鸣曲始终保持着光辉灿烂、明朗活泼的性格,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旋律优美,在优美的旋律中体现出作者内心一丝常人难以体会的忧伤。他与其他音乐家相比,他的钢琴作品更少有激情和华丽的演奏技巧。更多体现的是透明的音色,灵敏的触键,均匀的跑动,以及华丽但又不失自制的节奏。莫扎特以其热爱音乐的态度创造了表现生活真实情感风格的奏鸣曲,为以后的浪漫主义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2的创作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共有21首,创作时间从1768年开始一直到1789年。莫扎特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是一首规模很大,章法相当稳重的钢琴奏鸣曲,有自由而富于幻想的性格。于1778年夏天在巴黎谱成的,属于五首“巴黎奏鸣曲”其中的一首。莫扎特在近两个月中连续完成了四部钢琴奏鸣曲(K.310、K.330、K.331、K.332),这四部作品显示出莫扎特的创作走向成熟,看到了莫扎特的情感的变化:从天真烂漫转向成熟稳重,从对生活陶醉转向了深刻的反思。这首奏鸣曲最富有灵动的气息,音乐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人感觉十分亲切。同时,它也代表了莫扎特创作作品中早期音乐风格的特点:典雅、优美、明朗、流畅、欢快、动听,并为莫扎特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三、作品的演奏及其风格

莫扎特奏鸣曲K.332慢板乐章(即第二乐章)是作曲家以长呼吸的歌唱性旋律写作而成的,我们在对乐曲的整体结构有了清楚的了解后,粗略地知道了在感情色彩上怎样去把握,就有必要知道怎样去表现其中的音乐要素,怎样去演奏好作品。

1.力度和速度

莫扎特的作品很多都具有温暖抒情的特点,所以应避免过强或过弱。虽然在莫扎特时期钢琴制造有所发展,但远远不如现今钢琴音色丰富、洪亮,声音也不能像现在的钢琴延续得那么长,因此其力度比现代钢琴整整低了一个等级。因此,在现代钢琴上弹奏莫扎特奏鸣曲的慢板乐章时,应当控制的力度范围——在“p”与“f”之间,最大的音量仅至“mf”—“中强”,而最轻的音量,则应相当于“ppp”。强奏时手指手腕要放松,弱奏时相反要绷紧。



莫扎特奏鸣曲演奏的速度是十分重要的,任意变化速度都有损于莫扎特的音乐风格。这个乐章的速度是allegro(快板)。莫扎特最常用的就是allegro﹑adante和adagio三种速度记号,但他的作品从未标上节拍机速度记号,但从整体而言,弹奏他的作品有个速度的定量。时次:每4个16分音符的4分音符的速度一般在每分钟120~126次之间。虽然作品体现出快和轻快,但常常也是中等的速度,可以有少量的适度的节奏自由性。但是只能在很小的尺度内表现节奏松紧,比如弹奏歌唱性的旋律,要表现出旋律的气口,把旋律拉开。节奏感既要稳定均衡,又要有弹性,如同心跳的脉搏,呼吸的律动。

音乐具有哲学式的沉思,它的流畅进行,仿佛可以听到脆弱心灵的轻微颤动和深藏的感情流露,所以当第一小节开始右手主题的出现,旋律十分优美,演奏时模仿小提琴的音色,左手以十六分音符进行的分解和弦,可以使节奏的律动更倾向到第一、第三拍上,这种音型通常用在旋律优美的乐曲中,弹奏时应注意音长和音质的均匀,保持流畅的歌唱性,不可以一出来就弹得很重。

在体现这些力度和速度时,首先应要有平静的内心,即想象出手指所弹奏的音响效果,只有用心弹奏出来的音乐,才是有生命力的音乐。有了这种内心的感受,再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音型节奏,找到相应的弹奏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弹奏,表现这一乐章。

2.触键与音色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要求声音富有灵动性,音色晶亮透明,音质均匀清晰,节奏生动活跃,气息流畅悠扬,旋律要有圆润优美的歌唱性,表现出古典主义特有的典雅和高贵的气质,而良好的音色的实现是通过触键来完成的。因而在对于音色的控制上就要求演奏者更加地谨慎。

在奏鸣曲K.332中,我们知道了第二乐章的基调是温柔真挚的抒情风味,是一种悠缓的咏唱,是温暖的感情和光明的幻想,所以,音色要圆润,弹奏富有歌唱性。

(1)触键方式

手掌自然打开,手指贴琴键,但不伸直,以敏感的指腹作为触键的主要部位。触键要慢,指尖轻轻往下推,指尖在发音后一定要轻轻支撑住,以达到音色的圆润﹑甜美。手腕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不能乱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声音富有颗粒感,像许多晶莹剔透的珍珠,用一条细细的线串联起来,做到圆滑饱满。将典雅﹑精致﹑细腻的音乐特征表现出来,音符密集之间隐约萦回着殛待倾诉之情,手指触键要快速灵敏,指尖就像芭蕾舞演员的脚尖一样,勾住地面。装饰音美妙地维系着纤丽的环节,要加强音色及语气上的对比,音符控制均匀,基本上掌握“上行渐强,下行渐弱”这样一个原则,奏法上注意触键的要求,注意语气的起伏。

(2)手掌与手腕力量的进行

手掌与琴键尽可能保持密切的联系。三关节和手腕关节要十分灵活,以保持音群的快速流动,声音富有弹性而饱满。手臂和手腕要随着手指的跑动而横向移动。音阶的走句应干净、流畅。指尖动作越小越好,以颗粒清楚的“non legato”为主,但不要过分短,也不应沉重。优美歌唱性的旋律线条是主要的音色。

谱例2右手从第四拍起是三度音的旋律下行,要注意手腕的平稳,音色颗粒感整齐,由强至弱的连贯起来,要有想下走的感觉,才能弹得自然、有意境。

谱例2


(3)手臂的控制

手臂在演奏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演奏者要通过手臂“松”而不“懈”的力量,控制自己的肌肉和用力的方式,弹奏出富于透明、纯净的声音,使音色应明亮而圆润,右手第一拍四分音符是重音,必须十分强调整个手臂的自然放松,让手臂的重量自然通到弹奏的手指尖上。这是一个轻松而快部的旋律,极其敏感,具有针尖般的细腻色彩。

(4)手腕的呼吸

重视乐句的构成。钢琴弹奏就像我们平时说话、唱歌一样,都是有“呼吸”的。演奏者通过手臂力量的“上沉”和“下抬”, 在手腕配合下,弹奏出有“呼吸”的乐句,实现乐句起伏中的“气息”。通过手腕、手臂的统一协调动作,来调节乐句,使声音和谐、统一,弹奏出美妙细腻的乐句。

3.装饰音

莫扎特的装饰音继承了巴赫的传统,他在音乐作品中所运用到的装饰音犹如建筑上的精细雕刻和服饰上的优美花边,不但为音色增加了华丽性,而且使节奏的韵律也有所变化,而在弹奏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为:

(1)倚音:倚音一般分为长倚音和短倚音。长倚音的时值是占主要音符的一半,倚音所占的时间,是从本音中抽出来的,不能增加原有拍子的时间。而短倚音则不占主音时值,演奏时要轻盈、快速、清晰。

(2)回音:回音的时值包括在主要音符时值内,弹奏装饰音时,其第一音应当在拍子上,而不是在拍子的前面出现。比如:谱例2的第二拍。

(3)颤音:颤音(tr)的弹奏有时也可以弹奏成“波音”或“回音”;但在更多得情况下弹成长颤音,所以奏法都是从所标明的主要音符的上方二度开始。颤音的时值较长,因而可以表现一种宽广、辽阔之感,在弹奏时手指要轻巧,长颤音的句尾要用手腕带起,颤音的音头要出来。在弹奏过程中要注意力度的均匀,声音要轻巧而干净。如谱例3。

谱例3


4.踏板

莫扎特的键盘作品都与巴赫的一样,基本上是为古钢琴而作。由于古钢琴依靠多排键盘或者“音栓”来改变音色、音区、音量,但不具备现代钢琴的放开制音器这样的装置,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不表有使用延音踏板的标记。但这不等于在演奏他们的作品时不需要使用延音踏板。但是,因为莫扎特时期的钢琴作品追求音色透明,音响清晰的效果,踏板运用必须谨慎、细致。

在这首莫扎特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为了使乐句更加的连贯,和声更加的丰富,可使用延音踏板。但是,在使用延音踏板的过程中,首先要尽量注意声音的清晰、干净,不能混在一起,使听者觉察不出来。其次,在有长时值音符的段落中,延音踏板应该踩浅一点,因为这时使用延音踏板主要是避免声音太过干燥,不够圆润,延音踏板的正确运用,能使整个乐句便显得十分连贯、歌唱,起到润色的作用。最后,谱面上的句法、连线和所有奏法应该清楚准确的演奏,包括休止符,不能因为使用了延音踏板而变得模糊不清。

在莫扎特奏鸣曲当中,只能在长音、重音或者是乐章的结尾处“点”状踏板即可,否则会破坏莫扎特奏鸣曲的整体性和颗粒性。在奏鸣曲K.332第二乐章Adagio,整个乐章长达5分钟只多,但是只用了7次踏板,每次踏板均不超出一拍时值,而且都是配合sf或fp而使用踏板,这是使音响获得更丰富饱满的效果。在乐曲的第11小节,第三拍的和弦,力度标记是sf,这里需要踩一次踏板,与此相同的地方还有第15小节、第31小节和第35小节的第三拍。

四、结语

笔者从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入手,对奏鸣曲K.332第二乐章弹奏技术进行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莫扎特奏鸣曲慢板乐章表现了作曲家内心的深刻和外表的含蓄两者有机的结合。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充满了宁静、幻想、浪漫,细细品味,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静静的享受着古典的建筑,庭中小径,月光下的路灯,小草鲜花,清亮的流水声,漫天的星斗倒影在小池中……一曲终了,可以怀着安逸悄然入睡。我们仅从莫扎特的一首作品入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内涵,而正是这种蕴藏的内涵,体现了作者在创作上的特点,即莫扎特的风格。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大家把握莫扎特奏鸣曲的风格特点,表现出莫扎特的创作技巧以及作品的艺术魅力。

[1]钱仁平.《莫扎特》[M].东方出版社,1998年.

[2](法)米歇尔.保罗.《莫扎特:乐神的爱子》[M].张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3]郑兴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5]郭兰兰.《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声音与触键方式》[J].《人民音乐》2002,(7).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7266922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卓老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