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练习曲线,克服练习种急躁的情绪 练习是刺激与反应的重复,我们常发现练习一首乐曲时开始的感觉很好,可是越练越没感觉,有时简直怀疑自己越弹越退步。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从练习曲线可以知道它是正常的。练习曲线的特点是;第一,开始进步快,这是因为开始阶段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质变过程,而且还由于新鲜感和好奇心等强烈的动机驱使,表现出进步很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停顿期(即高原期,亦称高原现象),意指在练习曲线中出现的一个暂时停止增长的时期,高原期的出现原因很多。如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兴趣降低和出现疲劳等。第三,后期进步慢。在高原期后仍会出现进步,但速度变得很缓慢。第四,总的趋势是进步,但有时会有暂时的退步。 在了解练习曲线后,我们在练习时就不用过于急躁,在高原期出现后我们千万不要再过多地机械地重复练习的所有内容,而是有针对性地对旋律与和声进行分析,练习个别片断,练习一些难点,去找有关音响资料,对这谱认真听,做有关记录与分析,使自己的练习更加科学化,走出练习中的“低谷期”。 2、结合心理练习,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 身体实际进行活动的练习称身体练习。同样身体练习相反仅在头脑内反复思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称心理练习。心理练习不受时间、地点、器械的限制,而身体几乎不会产生疲劳。实践证明,若能将心理练习与身体练习想结合,其效果最好,那么如果练习呢? 1)对正在学习的动作进行回忆,包括动作的方向,弧度大小,要领在心里进行练习,然后结合身体动作进行练习。 2)把正在练习的曲子在心理默唱并想弹奏的每个动作,边想边用手弹奏。 3)经常在心理设计“考试”或“演出”场景,然后完整地演奏乐曲。 心理练习的效果决定于任务的性质,一般多用于乐曲的演奏。 3、合理地使整体练习与局部练习,集中练习与分配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练习一首乐曲在经过分析后第一遍最好能视奏一遍,对乐曲进行整体练习,然后进行局部练习,包括一个句子,一个片段以及一个乐段等直至各个局部能熟练地弹奏后,再进行整体练习。在时间分配上整体练习时利用集中练习法练习,即连续练习指导掌握为止,中间没休息。局部练习时利用分配练习法练习即把练习分为若干阶段,再各阶段中插入一定的休息时间。 4、练习中的反馈作用使我们的弹奏准确无误 没有比用耳朵来听自己的弹奏声音是否正确更重要的了,练习不是动作的简单重复,我们要时刻注意声音的反馈是否正确以便调整弹奏的动作,使我们的弹奏准确无误。
|


有效地把握“练习”与“反馈”使获得演奏技能的保证
下一篇: 关于“折指”问题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