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声乐舞台表演中眼神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5/04/20 06:06:45  浏览次数:17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邵景霞 靳 波

(四川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摘 要: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眼神的运用尤其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能传神,传情,传递心灵的各种信息。中国戏曲表演中有句谚语:“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这就充分的体现了眼神对于表情的重要性。眼神在声乐表演中同样很重要,以眼传情,以目传神,才能使作品有了灵动的感召力。本文就以声乐舞台中眼神的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舞台表演;眼神;应用

声乐舞台表演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演唱形式,还需要有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说到了面部表情,就不得不提到眼神的运用。而一个优秀的歌唱演员,就必须做到“神到”、“眼到”、“行到”,才能演唱出回味无穷的歌曲,使得歌曲在观众心目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恰如其分的眼神在声乐舞台表演之中必不可少。

一、声乐舞台表演之要求

声乐表演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一首歌不但要好听,还要生动。因此歌唱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不单单是美妙的歌喉,还要有神行兼备的舞台艺术气质。只有美好的歌曲和传神的舞台艺术表演相结合,才能使歌曲更加生动悦耳,舞台艺术表演更加形象。在声乐表演中,一个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神态,对增加歌曲的表现力,展示作品内在的情绪,有着至关紧要的联系。歌曲里的喜怒哀乐,通过眼神结合面部表情,真实地反映出来。一个优秀的歌唱演员,应做到“神到”、“眼到”、“行到”。所谓“神到”是指在表现歌曲内容时,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适当的夸张。但不娇柔做作。“眼到”是指不同的神态都体现在脸部,最集中的则是人的眼神。“行到”是根据歌曲内容所需要的神态,来运用眼神,手势和形体动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来促进演唱更加生动。

二、眼神的作用

在歌唱表演中,眼神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歌曲演唱中所表达的美丑善恶,贪婪残忍,放达不羁,阴险狡诈,脉脉含情,兴奋欢愉,踌躇满志等诸多表情,都要靠眼神来传递,一笑一颦尽展歌曲的别样魅力。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她的眼睛就很有神韵,能把她在表演过程中涉身处地的所感所想全都通过,她的眼神传递给观众,使观众也融入她所要表达的歌唱意境中去,同时也使观众从中获得到美的享受。她演唱的《小背篓》这首歌,宋祖英的眼神是沉醉,回忆,和新奇的。她沉醉在童年的记忆里,由妈妈背下了吊脚楼,一次接触外面世界的惊喜和好奇,追忆那妈妈深沉爱伴着她慢慢长大,她的眼神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听众随着歌声的起伏,融进了她的世界。她以眉目传情,她以独特的艺术创造,收到了极好的演出效果,赢得观众的喜爱。

三、眼神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应用实例

既然眼神如此重要,下面就以《孟姜女》作品为例予以应用说明。该作品分四个部分。第一段:“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客盈盈。人家夫妻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这一段表演者看似波澜不惊,在平稳的演唱。其实内心充满了忧伤,孤独之感,还有对丈夫的深深思念。此刻肢体语言就会觉得乏味,不能表达孟姜女真实感情,唯有眼神,歌者把那种伤感和思念之情,通过眼神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

第二段落也是四句:“牛郎会织女点燃的红灯笼,我与祀良哥何日能重逢。夏夜里银河飞流星,那是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描述孟姜女七夕节的晚上,独自看着牛郎织女星,触景生情而发出的感叹。勾起了对祀良思念之情。继而望着星空,满腹的愁苦化作两眼深泪。这段演唱尤其离不开眼神,“那是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雾蒙蒙是一种状态,也是此小节的关键,这就需要歌者,融入歌曲中,为自己铺设一幅画,心里想着,牛郎和织女一年都能见上一次,我和丈夫那?悲从心来,慢慢地泪盈双眸,声音仿佛也哽咽了。这种悲凉的思绪由眼睛传递出来,以此种泪眼朦胧状态来打动观众,引起共鸣,取得完美的表演艺术形象。

第三段落是一个哀婉抒情的段落描写,孟姜女在“落叶飘秋风凉,窗前月如箱”的时候,给“亲人做衣裳”的情景。轻轻地诉说:“天冷了秋风凉了,月夜惨淡了,想起了奴的丈夫,还没有过冬的衣裳。”于是配合肢体动作,假设针针线线都在手中,带着她的情意把思念絮进寒衣里,此刻她的眼神是悲伤的,坚定的。决心要给丈夫去送寒衣。整首曲调委婉凄凉,如泣如诉,眼神和感情由悲伤地声泪俱下,唱出“声声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漫青山,漫青山!”怀着绝望与愤慨,从而完成全曲的演唱。

四、结语

俗话说的好,“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声乐舞台表演中,只要透过这个“窗户”,就可以识别歌者是否融入情景当中,是否通过艺术魅力打动观众的心灵。也就是说,站在角色和境界之外的歌唱是苍白无力的,是独自歌唱的发挥而不是表演真谛的生动诠释。而通过诸多著名歌唱家的成功演唱解读可知,眼神在声乐舞台表演之中的应用,不仅在演唱歌剧选段和叙事体歌曲时非常关键,而且对于演唱其它类型的歌曲也同样至关重要。因此,眼神在声乐舞台表演之中的恰如其分应用,可谓是具有“神来之笔”“画龙点睛”的重要韵味,不可等闲视之而予以忽视!

[参考文献]

[1] 王凤云.声乐教学中常被忽视的一个内容——歌唱中的“眼神”应用[J].黄河之声,2008,07∶78-80.

[2] 何萍芳.浅析声乐舞台表演能力的提升[J].大舞台,2015,11∶101-103.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